愛傾苗鄉青年團

愛傾苗鄉青年團

愛傾苗鄉青年團(原貴州小花苗大學生“愛傾苗鄉”支教團、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是在2015年9月由苗族大學生馬松、李東才、顧紹全、陶師德四人發起並組織的,是由一群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熱愛公益事業的大中專生以及部分優秀的社會青年組成的學生公益性組織。自從成立之日起,在第一屆主席團的帶領下,已在納雍縣、赫章縣和水城縣的一些學校開展了義務支教活動,參與支教人員累計達70人次,總計服務600多名學生,服務400多個小時;自從創辦之日起,在水城縣、納雍縣和赫章縣開展了“苗族文化巡演”文藝演出活動、“看望孤寡老人”公益活動、鳳凰村“賞苗嶺花香·歌民族風情”大型文藝演出等活動。

概況

簡介

愛傾苗鄉青年團(原貴州小花苗大學生“愛傾苗鄉”支教團、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是在2015年9月由苗族大學生馬松、李東才、顧紹全、陶師德四人發起並組織的,是由一群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熱愛公益事業的大中專生以及部分優秀的社會青年組成的學生公益性組織。其宗旨“以傳承民族文化為己任,遵守憲法和國家法律,貫穿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重要方針、政策,以苗族文化為研究對象,發掘、蒐集、整理、保護苗族文化遺產,為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服務。並著力推動黔西北苗族優秀文化走出大山,提高黔西北苗族文化的影響力,實現民族文化的多樣性,為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發展貢獻力量。”團隊由主席團領導,下設秘書部、組織部、宣傳部、文藝部、詩文部、外聯部、思教部、支教團等部門,現人員已超過80人。目前,團隊已有章程、團歌、團徽、團旗、網站(小花苗網http://www.xhmwhw.com)、新浪官方微博“小花苗網”、微信公眾號“小花苗網”等團隊文化符號。自從成立之日起,在第一屆主席團的帶領下,已在納雍縣、赫章縣和水城縣的一些學校開展了義務支教活動,參與支教人員累計達70人次,總計服務600多名學生,服務400多個小時;2016年2月8-11日,團隊在納雍縣姑開鄉和水城縣金盆鄉舉辦了“苗族文化巡演”文藝演出活動。2017年1月9日—10日,到水城縣化樂鎮鳳凰村苗族寨子進行苗族教育發展交流活動;17日-22日,在水城縣、納雍縣和赫章縣開展了“看望孤寡老人”公益活動;1月30日,作為協辦方,在水城縣化樂鎮鳳凰村開展了“賞苗嶺花香·歌民族風情”大型文藝演出;2月2日-4日,第二屆主席團主席胡健林和愛傾苗鄉青年團聯合創始人陶師德兩人受盤縣大學生聯誼會邀請,作為代表到達盤縣妥樂東協國際會議中心參加首屆GCA會議(貴州省縣域大學生組織聯席會議)之盤縣會議;2月16日,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六盤水市苗學會會議室順利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以馬松為理事長的第一屆理事會和以胡健林為主席的愛傾苗鄉青年團領導集體。

愛傾苗鄉青年團友誼討論交流會合影愛傾苗鄉青年團友誼討論交流會合影

機構

主席團秘書部組織部宣傳部文藝部詩文部外聯部思教部支教團

歷屆理事會人員名單

第一屆:
理事長:馬松
副理事長:陶師德、李東才、顧紹全、楊林珍(女)
理事:陳發高、熊友貴,馬松、李清春、李東才、王虎艷(女)、羅賢美(女)、羅松、顧紹全、顧紹賢、楊紅傑、陶師德、胡健林、熊海、楊林珍(女)

歷屆主席團人員名單

第一屆:馬松李東才顧紹全陶師德
第二屆:胡健林熊海楊林珍(女)祝光勇
第三屆:胡健林王飛(女)熊海朱遠貴李金海

第四屆:曹天海祝玉方 陶世傑 楊麗誠(女)熊賢俊

2015年-2016年舉辦的公益活動

義務支教活動

1.第一次:箐營國小支教
2015年1月,由馬松、羅賢美等人組織的貴州小花苗大學生“愛傾苗鄉”支教團在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松林鄉箐營村箐營國小開展了為期20天的義務支教活動。
2.第二次:光彩國小支教
2015年7月20日,愛傾苗鄉青年團(原貴州小花苗大學生“愛傾苗鄉”支教團、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開赴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興發鄉民族村光彩國小進行為期10天的義務支教活動。
此次支教活動由四川農業大學學生顧紹全和南昌大學共青學院學生李東才負責,參加此次支教活動的學生共有18名,其中16人來自赫章縣,分別是就讀於蘇州市職業學院的曹淨淇、貴州師範大學的熊友貴、黔南民族幼兒高等專科學校的陳發高、貴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的羅松、銅仁幼兒高等專科學校的李清春和熊賢俊、江西服裝學院的馬松、首都師範大學的祝偉、貴州大學明德學院的肖宏(漢族)、貴陽學院的祝光勇、六盤水師範學院的祝髮瓊、黑龍江科技大學的陸義(彝族)、貴陽學院的羅慧、赫章實驗中學的朱遠貴(除兩位負責人外);2人來自六盤水市水城縣,現就讀於貴州師範學院的楊禮元和六盤水市第一實驗中學的陶世傑。此次支教活動參加人員有高中生,也有來自各大學各專業的大學生,如舞蹈、音樂、漢語言文學、美術等等。
此次支教活動從7月21日正式開始,7月31日結束,歷時10天時間,8月1日為結課文藝匯演時間。
此次支教活動課程除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體育、音樂、自然和社會外,另加一節舞蹈課和一節具有民族特色的課程“苗化”,“苗化”是苗族文化的簡稱。是此次支教活動的亮點,此課上課期間,老師向學生講解一些苗族歷史、苗族(主要是小花苗支系)蘆笙知識、苗族(主要是小花苗支系)飛歌、苗族(主要是小花苗支系)民間故事、苗族(主要是小花苗支系)蘆笙舞等;在下課學生回家後,向父輩諮詢、學習“苗化”,在上課時與大家分享。此課程設定主要是:激發苗族學子對苗族文化的學習興趣以及讓學生意識到傳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此次支教活動亮點除開設“苗化”課程外,另一亮點就是使用雙語(小花苗支系語言)教學,這也是一種嘗試,因在苗族的小花苗支系聚居地的學校從未有過雙語教學。此次雙語教學,在低年級的效果特別顯著。
3.第三次:發戛國小和石丫國小
發戛國小:2015年1月13日,愛傾苗鄉青年團支教團發戛支教隊成員在下午2點已陸續到達本站支教點——貴州省水城縣發箐鄉發嘎村發戛國小。愛傾苗鄉青年團是由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的苗族青年大學生組成的愛心團隊。以支教活動為載體,以服務貧困地區苗族兒童為主線,利用寒暑假期志願服務,幫助其學習。這項活動積極向上,銳意創新,不僅推進了團隊的工作,更為本團隊打下了良好的民眾基礎,使百姓接納我們。把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帶向鄉村,給同學們帶來知識和希望。
愛傾苗鄉青年團成員本著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帶著各自的行李從各地來到這裡,長途汽車和火車的煎熬都不能阻擋我們對支教的熱情。當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候,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了。當我們下汽車後,互相幫助,互相扶持,把行李扛在肩上,走在泥濘的小路上還是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
2016年2月28日上午,愛傾苗鄉支教團第一分隊發戛支教隊於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保華鎮發箐村(原發箐鄉發噶村)發戛國小舉行結課文藝匯報演出。全體學生與愛傾苗鄉支教團發戛支教隊隊員共同表演並欣賞節目,當地村委幹部、學校領導及老師出席演出,各學生家長受邀觀賞演出。
此次支教最突出的特點是開設“苗化”課程、進行“雙語教學(苗語和中文)”和“以教材為基礎,以勵志課程為輔”。“苗化”,是苗族文化的簡稱。課程內容包括蘆笙及蘆笙舞、飛歌、民族民間故事等等,苗化課程是這次活動的亮點,期間學生自主向老一輩問些常識,老師傅展示苗族文化的風采,激發學生對苗族文化的學習興趣以及讓學生意識到傳承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在本次支教活動中,支教隊成員祝健琳、祝娟和陳艷三人因認真負責、表現優異,被評為“優秀教師”榮譽稱號。一年級到六年級共有36名學生被評為“優秀學生”榮譽稱號。
本次結課文藝匯演也是支教活動結束的標誌。在文藝匯演上,各年級學生全力發揮自我才能。節目有學生的獨唱、合唱、舞蹈(包括苗族蘆笙舞)等,也有由支教隊成員帶來的苗族優秀傳統文化“噶夫朵”、口琴苗歌等。
石丫國小:2016年1月20日,愛傾苗鄉支教團石丫支教隊在隊長顧紹全和馬松的帶領下,16名義務支教隊員一起來到了貴州赫章興發石丫國小開展為期10天的義務支教活動。

苗族文化巡演

1.引底河站
2016年2月9日,時值猴年正月初二之際,由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愛傾苗鄉支教團主辦的“弘揚苗族優秀文化·展現民間多彩世界”苗族春節文藝演出在納雍縣姑開鄉引底村引底河畔取得圓滿成功。
文藝演出由小組和支教團成員羅賢美、羅慧、陳艷、祝菊、祝娟、楊林珍、祝海燕、祝海蘭共8人組成的合唱團,以一首小花苗飛歌(俗稱“嘎夫朵”)拉開帷幕。文藝演出由李東才、李清春和陳發高合唱的苗語版《我在貴州等你》將演出活動推向高潮。此次文藝演出受到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嘎夫朵傳承人前來助陣。在《雙截棍》《武術表演》等節目中,觀眾掌聲、喝彩聲不斷。
據悉,此次苗族春節文藝演出由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愛傾苗鄉支教團主辦,納雍縣姑開鄉引底村民委員會協辦,中國民生電視台中國苗族青年網、苗族文化網、三苗網、昭通苗族網、小花苗網、青年網等媒體支持,深圳市蚩尤協力實業有限公司和貴州省農夫窖酒有限公司贊助。
納雍縣姑開鄉引底村民委員會黨支部支書楊海,全工委主編的大型畫傳《圓夢中華時代楷模》特約編委、青年網總編輯、小花苗網站長陶師德,姑開鄉及其附近鄉鎮的千百苗族人及各界人士觀賞了此次苗族春節文藝演出。
[8]
2.營發站
2016年2月10日下午16時許,水城縣金盆鄉雙塘村(原營發村)“美麗鄉村-幸福苗寨”春節籃球邀請賽進入了頒獎典禮和閉幕式文藝演出階段。文藝演出由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和愛傾苗鄉支教團承演。六盤水市人民代表大會人大代表、水城縣人民代表大會人大代表陶健華,第六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水城縣委員會委員、原營發村民委員會主任陶明忠、全工委主編的大型畫傳《圓夢中華時代楷模》特約編委、青年網總編輯、小花苗網站長陶師德一起與12個球隊及其雙塘村數百村民觀賞了文藝演出。
文藝演出由祝光勇、朱遠貴、祝娟、楊林珍主持。
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分管負責人、南昌大學共青學院學生李東才向在場的苗族同胞及各界人士簡單地介紹了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與愛傾苗鄉支教團。
文藝演出由小組和支教團成員羅慧的一首苗語版《五十六個民族》拉開帷幕。文藝演出由李東才的苗語古歌、笛子演奏將閉幕式文藝演出推向高潮。年過75歲的陶明全、陶學文兩位苗族老人表演傳統的蘆笙舞蹈,舞台下觀眾喝彩不斷。舞台上不僅有年輕人和年老者,更有一個特殊的組合—一歲多的弟弟、三歲左右的哥哥和二十多歲的母親。節目還有《雙截棍》、武術表演《老爸》、苗族飛歌(嘎夫朵等)、口琴等等。這一個一個的節目,加上四位苗族主持人用苗漢雙語主持閉幕式節目,令整個閉幕式文藝演出幽默詼諧,精彩不斷,掌聲連綿。在一片片熱烈的掌聲中,“美麗鄉村-幸福苗寨”春節籃球邀請賽活動結束了,村民們高聲吶喊,期待來年舉辦更加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也期待新的一年有新的收穫。

2016年2月,苗族文化巡演水城縣營發站參演人員合影2016年2月,苗族文化巡演水城縣營發站參演人員合影
據悉,此次籃球邀請賽由水城縣金盆鄉雙塘村籃球邀請賽主委會主辦,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和愛傾苗鄉支教團協辦,六盤水市鐘山區欣俊辰汽車租賃公司、貴州苗幸曹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城縣營發苗香農家樂和水城縣旺旺窗簾布藝經營部進行贊助。
參加本次籃球邀請賽的球隊有12支,分別來自金盆鄉雙塘村、金盆鄉天生橋村以及金盆鄉周邊村寨。2月9日,12支球隊通過激烈競爭,有6支球隊進入半決賽。2月10日,經過半決賽角逐,青林鄉二寨村捍衛者籃球隊、納雍縣姑開鄉未來式籃球隊、木果鎮朵落戰狼隊三支球隊進入決賽。最後,捍衛者籃球隊奪得冠軍,戰狼隊奪得亞軍。

苗族採風活動

2016年8月18日,愛傾苗鄉青年團(原“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老成員在赫章縣水塘鄉森林公園發起了苗族採風活動,水塘鄉新河村新河國小部分學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苗族採風活動由愛傾苗鄉青年團(原“小花苗文化學習小組”)第一屆副主席李東才、支教團團長李清春和財務部副部長陳發高發起並組織。
此次採風活動主要由流動性的文藝表演構成。有蘆笙獨奏、蘆笙舞、笛子獨奏、苗歌飛歌、口琴獨奏等。期間,老成員李東才、李清春、陳發高三人合唱苗語版《我在貴州等你》(詞:李東才),學生合唱《山卡卡》。
採風過程中,還穿插了講故事比賽、猜謎語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途中,除了教學生苗族歌曲,還給森林公園旅遊的客人帶去蘆笙表演以及一些苗族文化的解說,並和遊客們留影。
此次苗族採風活動不僅讓苗族孩子們學到苗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還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提升了孩子對苗族更深層次的認識。

友誼討論交流會

2016年11月12日,愛傾苗鄉青年團友誼討論交流會在貴州民族大學取得圓滿成功。
出席此次交流會的有全國促進傳統文化工程工作委員會《圓夢中華時代楷模》特約編委、青年網總編輯、水城縣大學生聯合會理事會副理事長、愛傾苗鄉青年團四個發起人之一、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一屆主席團副主席陶師德,第一屆財務部長楊禮元、文藝部副部長朱遠貴等首屆幹部。還有愛傾苗鄉青年團在貴陽的人員,以及來自黔西北畢節、六盤水等市的十多名大學生。
愛傾苗鄉青年團發起人之一的陶師德出席並作致詞。在致詞中,受遠在畢節市赫章縣的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一屆主席團主席馬松、在南昌市的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一屆主席團副主席李東才和在成都市的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一屆主席團副主席顧紹全的委託,轉達了他們了他們向出席和參加此次交流會的來賓和各界朋友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親切的問候。陶師德說:“在此,我謹代表愛傾苗鄉青年團四個發起人和首屆主席團向大家提三點希望。第一,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第二,健全團隊各種規章制度,積極開展各項公益事業;第三,我們要“五做好”,特別是要做好黔西北苗族初高中生的引路人。”
愛傾苗鄉青年團現任主席團副主席熊海向全體人員匯報了《愛傾苗鄉青年團2015年—2016年工作總結》和《愛傾苗鄉青年團2016年——2017年工作計畫》。在2015年—2016年間,愛傾苗鄉青年團在赫章縣松林鄉石丫國小和水城縣保華鎮發戛國小開展了第三次義務支教活動;在納雍縣姑開鄉引底村和水城縣金盆鄉雙塘村(原營發村)開展了春節苗族文化巡演文藝演出活動;在赫章縣水塘鄉森林公園舉辦了苗族採風活動;以及組織了多次的團內活動。各個活動得到了中國網城鄉中國、山河網、中國苗族網、中國都市新聞網、搜狐網、一線聚焦、企業家日報網、共工網、青年網青年線上、中國民生經濟網、中國企業新聞網、甘肅零距離網、中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微公益網、京都網等幾十家媒體(網站)的大力支持和宣傳。2016年—2017年,愛傾苗鄉青年團將繼續在黔西北部分縣(市)開展義務支教、資助留守兒童、看望苗寨孤寡老人和苗族抗戰老兵、收集整理苗族文化、調研苗族文化、苗族文化演出進苗寨等活動。
參加此次交流會的人員一起聽了愛傾苗鄉青年團主席團作的工作報告和工作計畫,並積極提出自己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討論得出了許多對愛傾苗鄉青年團發展有很重要、很大幫助的意見和建議。

2017年舉辦或參與的公益活動

苗族教育發展交流活動

2017年1月9日—10日,愛傾苗鄉青年團受水城縣化樂鎮鳳凰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順及鳳凰村支兩委的邀請,第二屆主席團主席胡健林、第一屆主席團主席馬松、副主席陶師德、現任副主席祝光勇和熊海、主席助理朱遠貴以及各部成員陳艷、祝娟、祝凌、楊聖共十人到達鳳凰村苗族寨子進行苗族教育發展交流活動。

“看望孤寡老人”公益活動行

1月17日—22日,愛傾苗鄉青年團的胡健林、熊海、馬松、楊林珍、楊聖、陶師德、曹淨淇、李東才、顧紹全、朱遠貴、楊紅照、祝福秀、陳艷等成員攜帶著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募捐的衣服、毛毯、鞋子、大米和菜油等物資驅車到六盤水市水城縣、畢節市納雍縣和赫章縣的鄉村看望了11位“空巢老人”。
此次公益活動得到青年網青年線上、飛鳥傳媒、獵狐網、搜狐公眾號《南南北》、中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中國公益線上、千閱網、紹興頭條網、好頭條網、納稅人報-新聞1+1網、時代傳媒網、意不盡傳媒網、中國風景區攝影網、今日北京網、固安信息港、晨報新聞網、中國新農民網、東方都市網、甘肅零距離網、中國都市新聞網、中國發展新聞網、企業家日報網、中國民生新聞網、共工網、中國藝海網、珠穆朗瑪網、中國時代藝術網、產新聞等幾十家媒體(網站)的大力支持和宣傳。特別是青年網青年線上還派出了首席記者南南北全程參與,全程報導。

“賞苗嶺花香·歌民族風情”大型文藝演出

1月30日(農曆雞年正月初三),由六盤水市水城縣化樂鎮鳳凰村村委會主辦,愛傾苗鄉青年團協辦,青年網青年線上、今日頭條公眾號《南南北的季節》、台北時間公眾號《南南北》、今日北京網、搜狐公眾號《南南北》、中國消費商網、意不盡傳媒網、小花苗網、固安信息港、飛鳥傳媒、紹興頭條網、納稅人日報-新聞1+1頻道等幾十家媒體(網站)支持(宣傳)的“賞苗嶺花香·歌民族風情”大型文藝演出活動在鳳凰村石包包組圓滿落下帷幕。愛傾苗鄉青年團30多人參加了此次文藝演出活動,鳳凰村及其附近苗寨、兄弟民族共同觀看了文藝演出。

GCA會議之盤縣會議之行

2月2日—4日(農曆正月初六—正月初八),愛傾苗鄉青年團現任主席胡健林,全國促進傳統文化發展工程工作委員會《圓夢中華時代楷模》特約編委、愛傾苗鄉青年團發起人兼第一屆主席團副主席、水城縣大學生聯合會副理事長、青年網、小花苗網、飛鳥傳媒三網總編兼首席記者陶師德二人受盤縣大學生聯誼會邀請,作為代表到達盤縣妥樂東協國際會議中心參加首屆GCA會議(貴州省縣域大學生組織聯席會議)之盤縣會議,於2月4日晚返回水城,順利完成了此次行程。

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

2月16日,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六盤水市苗學會會議室順利召開。
此次會員代表大會的召開,一是確定成立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一屆理事會並選出理事會成員;二是增加主席團常務副主席一職,其主要責任是管理團隊日常大小事務;三是選舉產生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三屆主席團及各部部長;四是表彰2016-2017年度優秀人員;五是協商愛傾苗鄉青年團其他事宜。
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一屆主席團主席馬松同志在致辭中強調:作為當代的青年人,我們應當投入到志願者的行列當中,服務奉獻社會,播撒文明之種,繼承愛傾苗鄉青年團的精神和優良的傳統,用責任心和愛心奏響一曲嘹亮的青春之歌。之所以換屆,是為了挑選出優秀的團隊接班人,出任各部門幹部,不斷為團隊提供新生力量,讓每一個新的成員都有機會鍛鍊自己,使團隊更加優秀和繁榮。第二屆主席團主席胡健林在會上指出:團隊建設,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作為當代大學生青年,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去服務社會,服務家鄉,讓這個社會充滿愛!
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一屆理事會成員由第一屆主席團成員馬松、陶師德、李東才、顧紹全,第一屆各部正副部長以及眾多老成員組成。愛傾苗鄉青年團發起人、第一屆主席團主席馬松同志當選理事會理事長,愛傾苗鄉青年團發起人、第一屆主席團副主席陶師德、李東才、顧紹全以及第二屆主席團副主席楊林珍同志當選理事會副理事長。理事會具有指導和監督團隊各部門運作狀況的職能,對各部門負責並受其監督。
在理事會選舉後,還選舉產生了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三屆主席團成員及各部部長。胡健林同志擔任主席,王菲同志擔任常務副主席,熊海同志擔任納雍代表主席(主席團副主席),朱遠貴同志擔任赫章代表主席(主席團副主席),李金海同志擔任水城縣代表主席(主席團副主席);曹淨淇同志擔任秘書部部長,楊紅照同志擔任財務部部長,楊雷同志擔任支教團團長,熊賢俊同志擔任文藝部部長,曹天海同志擔任組織部部長,楊聖同志擔任外聯部部長。之前的詩文部和思教部兩個部門併入其他部門。
選舉會上,還對愛傾苗鄉青年團各個部門在2016-2017年度工作中表現優異的23個人進行了表彰和獎勵。
通過本次會議,可以看到,愛傾苗鄉青年團相關制度正在逐漸完善,步入正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大家的同心協力下,愛傾苗鄉青年團一定會變成一個更加熱愛民族文化,熱愛祖國,有愛心,有奉獻,關注公益事業的社會公益性、非盈利性團體。
附屬檔案、愛傾苗鄉青年團2016-2017年度受表彰人員名單
熊海、胡健林、楊林珍(女)、祝光勇、馬松、陶師德、顧紹全、李東才、曹淨淇、楊雷、熊賢俊、楊聖、陳艷(女)、朱遠貴、王虎艷(女)、祝福秀(女)、祝開榮、楊紅照、王菲(女)、曹元

第二屆友誼討論交流會

11月11日,愛傾苗鄉青年團迎來了第二屆友誼交流討論會暨新老成員見面會,會議在貴州民族大學順利舉行。出席此次活動的人員有:愛傾苗鄉青年團現任主席胡健林、常務副主席王飛、副主席熊海、副主席朱遠貴、第一屆主席馬松、第一屆副主席顧紹全及各部門部長、副部長,還有來自貴陽、畢節、納雍、凱里、赫章等地40多名新老成員,大家齊聚一堂,圓滿的完成了本次活動。

第二屆友誼交流會合影第二屆友誼交流會合影

2017年團隊成就或榮譽

1、三組合獲赫章“苗族踩月節”一二三等獎

2017年2月4日-6日,愛傾苗鄉青年團的陳艷和王虎艷、“湐娜絲組合”和“九黎部落組合”在參加由赫章縣委宣傳部主辦的貴州·赫章“苗族踩月節”歌手大賽中分別榮獲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榮譽。活動結束後,陳艷受到赫章電視台專訪。

2、團隊組合進星光大道貴州賽區前30強

2016年12月-2017年3月,愛傾苗鄉青年團下的“五朵金花組合”和“湐娜絲組合”參加星光大道貴州賽區六盤水分賽區,並進入前十強。3月份,“五朵金花組合”和“湐娜絲組合”赴貴陽市參加貴州賽區複賽,“湐娜絲組合”進入貴州賽區前30強。

2018年舉辦或參與的公益活動

第二次赴鳳凰村公益支教活動

1月16日,愛傾苗鄉青年團寒假支教小分隊又一次回到了六盤水市水城縣化樂鎮鳳凰村,並於2月初在這裡圓滿的進行了為期15天的義支教公益活動。

(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二次赴鳳凰村支教小隊隊員合影)(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二次赴鳳凰村支教小隊隊員合影)

據悉,這是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五次公益支教活動,也是在鳳凰村開展的第二次支教活動,早在去年7月份,愛傾苗鄉青年團就在鳳凰村開展了第一次支教活動,並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

4月6日,愛傾苗鄉青年團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在愛傾苗鄉青年團總群舉行。大會認真聽取並通過了《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三屆主席團工作報告》、《愛傾苗鄉青年團2017-2018年財務收支報告》、《愛傾苗鄉青年團第四屆主席團人事建議名單(草案)》。仔細醞釀考慮人事任命情況,選舉產生了以曹天海為主席的第四屆領導班子。

第三次赴鳳凰村公益支教活動

8月10日,愛傾苗鄉青年團赴水城縣鳳凰村第三次支教活動落下帷幕。在鳳凰村村委會、原鳳凰村第一書記陳順同志和鳳凰村各村民同胞的支持和鼓勵下,在全體愛傾苗鄉青年團成員的勉勵和奮鬥下,在鳳凰村全體小朋友的堅持和努力下,20天的支教活動隨著頒獎儀式的落幕,也宣告愛傾苗鄉青年團赴鳳凰村第三次支教活動圓滿結束。

村委會代表、村民代表和支教隊員的合影
村委會代表、村民代表和支教隊員的合影

第三屆友誼討論交流會

12月8日,正直寒冬之際,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三屆新老成員見面會在貴州民族大學舉行。

出席此次活動的人員有:愛傾苗鄉青年團現任主席曹天海、副主席楊麗誠、副主席熊賢俊、愛傾苗鄉青年團第一屆主席馬松、第二屆主席胡建林、第二屆副主席朱遠貴,還有來自納雍、水城、赫章、凱里等地30多名新老成員,大家齊聚一堂,圓滿的完成了本次活動。

合影合影

2018年團隊成就或榮譽

2月20日-22日(農曆正月初五-初七),在畢節市納雍縣董地鄉青山村舉行的首屆苗族傳統文化藝術節比賽中,愛傾苗鄉青年團成員榮獲流行組和原生態組冠亞軍。

(曹天海、李東才、祝光勇、朱遠貴、祝髮輝)(曹天海、李東才、祝光勇、朱遠貴、祝髮輝)

首部微電影《在路上》

影片概括

影片講述了來自全國各高校的山區苗族大學生,通過網路自發組織了一支義務支教隊——愛傾苗鄉青年團,在隊長祝健林的帶領下來到偏遠山區,一個即將搬遷的苗族古村落,在條件艱苦的村落里,進行長達一個月的支教生活。在這裡他們教給孩子們不一樣的知識和思想,讓孩子們好好讀書。同時,也感受到村民的善良、淳樸的民風,感受了滿滿的溫暖。多年後,在政府的關心下,這個貧窮的山村,改變了舊貌,那些渴望知識的人也都已長大,走出了大山,開始了各自不同的幸福生活。自首登騰訊視頻以來,影片反響良好,紛紛得到很多網友大力轉發和宣傳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截止到2019年1月24日,僅騰訊視頻的關注度已達到2.7萬人次。

開機

10月1日,由愛傾苗鄉青年團出品攝製的微電影《在路上》(原名《最後一次支教》),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陰底鄉舉行開機儀式。

開機(拍攝)地點開機(拍攝)地點

上映

2019年1月5日,由愛傾苗鄉青年團編劇、策劃、執導、拍攝並主演的青春勵志公益微電影《在路上》在騰訊視頻正式上線(名為“愛傾苗鄉青年團《在路上》”。目前,已陸續登入愛奇藝和優酷。

影響

自首登騰訊視頻以來,影片反響良好,紛紛得到很多網友大力轉發和宣傳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截止到2019年1月24日,僅騰訊視頻的關注度已達到2.7萬人次。

影片從籌備、開機到攝製完成,得到青年網青年線上、中國民生新聞網、中國經濟新聞網、中國商務新聞網、中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中國藝海網、上海東方都市網、今早網、中視快報網、新華財經線上、獵狐網、黔青網、中國公益線上、益行網、中國聚焦網、中國輿情網、中國東協同胞網、新蜀報、企業家日報網、豫網等幾十家國內媒體的大力支持(宣傳)。

微電影《在路上》騰訊首映宣傳海報微電影《在路上》騰訊首映宣傳海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