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之夢

愛之夢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寫為三首鋼琴曲,題作《愛之夢》(Liebestraum,S541),原來的歌詞,分別作為鋼琴曲的題詩,他也因此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第一、二首的題詩是德國詩人烏蘭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愛》(Hohe Liede)和《幸福的死》(Seliger Tod);第三首的題詩是弗萊里格拉特的《愛吧》(Olieb so lang dulieben kannst)。三首《愛之夢》都是夜曲體裁,特別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來的歌曲作於1845年,是一首用鋼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樂深情婉轉,抒寫弗萊里格拉特詩中的意境。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弗朗茲·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是浪漫主義前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於匈牙利雷定,六歲起學鋼琴,先後是多位鋼琴名家的弟子。十六歲定居巴黎。李斯特將鋼琴的技巧發展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極大地豐富了鋼琴的表現力,在鋼琴上創造了管弦樂的效果,他還首創了背譜演奏法,本人則具有超群的即興演奏才能,他也因此獲得了“鋼琴之王”的美稱。作曲方面,他主張標題音樂,創造了交響詩體裁,發展了自由轉調的手法,為無調性音樂的誕生揭開了序幕,樹立了與學院風氣、市民風氣相對立的浪漫主義原則。

他作有《塔索》、《匈牙利》、《前奏曲》、《瑪捷帕》、《普羅米修斯》等十三部前奏曲,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級練習曲等,大大開拓了鋼琴音樂的表現力。

相關的詩

In ihren Armen;

Erwecket ward ich

Von ihren Küssen;

Den Himmel sah ich

In ihren Augen.

中英翻譯

I had been dead

我曾死去

Before love's wonder;

在愛的疑惑前

I was buried

被它的雙手

Into its arms;

深埋於此

I was resuscitated

被它的深吻

by its kisses;

讓我甦醒

I saw heaven

我在它的眼中

in its eyes.

看到了天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