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瓊巴

”此後,惹瓊巴果然對尊者精勤奉侍,(如囑行持)。 尊者接著說道:“你現在既然有了這樣的徵兆,從此就不必和我住在一起,可以離去了。 ”於是尊者就贈給惹瓊巴一塊金子,又傳授他許多心要的口訣。

惹瓊巴的成就
敬禮上師。
尊者密勒日巴之心子惹瓊巴與貴族女甸布邂逅後,(在法上)發生了障礙;為了除遣惹瓊巴的障礙,尊者變現成一個乞丐到惹瓊巴門前來討飯。惹瓊巴有一塊雍要得布出產的大玉石。他就把這塊大玉石送給乞丐說道:“你拿這個去生活吧。”尊者想道:“我的兒子對世間的財物確是沒有什麼貪著,他的慈悲也很大啊!”
因為惹瓊巴布施這塊玉石的緣故,(惹瓊巴和甸布女發生了爭吵),惹瓊巴心生厭倦,離開了她,回到尊者的面前來。在途中遇見一家富戶正在為女兒作喪事,惹瓊巴就前往化緣,得到兩巨塊的胸脯乾肉。惹瓊巴仔細的包裝起來用手提起,(向尊者住處行來),準備把乾肉供養給尊者。
這時,尊者正在去巴,幾個徒弟正圍繞尊者在說話。尊者說道:“惹瓊巴就要到了,他給我們帶來一個連山谷都容納不下的大供養啊!”不一會兒惹瓊巴果然回來了,他把盛滿一大口袋的乾肉供養給尊者,並問候尊者的康健。尊者以歌答道:常住雪山瑜伽士,身體康健樂融融,已淨五毒垢染故,隨時隨地皆快樂。散逸游耍貪念斷,堪能獨住故快樂。斬斷世業牽纏故,無人山中獨居樂。已離世間家宅故,俗務不問心安樂。不作學者齦經書,心無負擔心性樂。不思談話無驕慢,無是無非心安樂。不識諂曲及欺騙,不作預籌乃真樂。不求名聞及恭敬,毀謗閒言寂滅樂。無地不適隨處樂,任何衣著皆可樂。任何食物皆可樂,我乃隨時快樂者,惹瓊來此亦樂耶?
尊者唱畢此歌,就把乾肉全部施給所有的徒眾吃了。有一個惹巴問道:“剛才尊者說惹瓊巴回來的時候,會供上一個山谷都容不下的禮物來,這禮物在那裡呀?”
尊者說道:“你們的肚子不是那山谷嗎?這許多的乾肉吃得肚皮發脹,不是山谷都容不下了嗎?”說著大家都呵呵大笑起來了。
隨後,尊者就要為徒弟們灌頂,說道:“為了表示緣起相應,你們各人應該準備供養。但惹瓊巴你可以例外,你可以不必供養。”惹瓊巴聽了心中不太舒服,但他仍舊參加了灌頂的儀式。等他走進曼陀羅的時候,看見曼陀羅中央有一塊亮亮的綠玉。(原來這塊綠玉就是惹瓊巴施給那個乞丐的)。惹瓊巴驚詫得發了呆,半晌才恍然悟到那乞丐原來是尊者的化身。他之所以能夠離開甸布女也是尊者的慈悲加持。這時他才深深的感激尊者的慈悲。
尊者說道:“惹瓊巴啊!如果不是我,你就會為了這塊玉石把自己毀滅了。因為你對我的信心不移,對眾生的慈悲不斷,(所以才能從這場障難中解脫)。你現在應該歡喜滿意了。”隨即歌道:父師加持威力大,密勒神通關鍵大,惹瓊悲心施捨大,施丐綠玉入我手,今夜上樂壇城中,供此綠玉求灌頂。悲憫無助無依者,即是供養三世佛,以慈悲心施乞丐,即是供養我密勒。眾生即是汝父母,於彼分別或歧視,如服劇毒甚愚蠢。僧侶學者應和諧,若執己宗興貪嗔,所學盡付流水中。佛法豈有好壞別?執著宗派即謗法,是為斬斷解脫根。一切己樂由他生,利他諸行終自利,害他諸行必自損,是故應生利他心,趨入佛陀之壇城,懺悔所有之罪業,嚴持淨戒三昧耶。
惹瓊巴聽了心生悔疚,就對尊者和金剛弟兄們唱了這首懺悔歌:身貪逸樂及散亂,為物所遷為境縛,迷行所集三途業,上師尊身前懺悔。語貪多言成欺騙,鼓舌頻頻地獄因,多食酒肉墮餓鬼,所言不直乏羞恥,(如是所作眾口業),上師妙語前懺悔。噁心之因在貪樂,為名之行多不淨,嗔恨所集諸罪業,上師智心前懺悔。身游市鎮系紅塵,壇城修供盡毀卻。頻作驅鬼降妖故,深秘真言威力失。眾事牽纏心役勞,善妙三昧力盡滅,(如是所做逆法行),壇城本尊前懺悔。眾墊叢中而睡臥,分別自他極銳利,不堪忍辱虧己事,金剛弟兄前懺悔。
尊者於是為眾惹巴灌頂及指示心性。灌頂完畢後,希哇喔從座列中起立說道:“尊者啊!惹瓊巴是已經得到心氣自在的修士,連他這樣的人在使用秘密佛母時,都需要尊者的慈悲照料,而且惹瓊巴居然還需要懺悔,這是什麼緣故呢?”尊者答道:“(密乘行人修雙運法),時節因緣是非常要緊的,不可不知。聽我歌曰:大恩馬爾巴師足前敬禮,令我心趨正道祈加持,洞識弟子根性祈加持。修法若不知時要,修行瑜伽成混亂。叮囑若不知時要,年老長者步驟亂。布施若不知時要,家庭主婦規則亂。作業若不知時要,僕從失據成混亂。抗拒強敵不知時,勇士敗失成混亂。應付外緣不知時,持律僧侶成混亂。不知何時予痛苦,一味助益成混亂。修行不知時精進,持守茅蓬成混亂。幫助此人不助彼,同伴道友成混亂。不依師囑如量行,師徒關係成混亂。嗟呼‘錯亂’有千萬,不可思議難具說,謹告聚此徒兒眾,應依師囑如法修。
大家聽了都生起了確切的信解。於是惹瓊巴對尊者發下誓言說道:“今後我的所作所為一定完全遵照尊者的指示。”此後,惹瓊巴果然對尊者精勤奉侍,(如囑行持)。
某夜,惹瓊巴夢見在路途上有一隻狗,負載著一馱羊毛,又聽見有個聲音大叫說:“寫字啊!寫字啊!”等他們行至山頂的時候,山這邊來了八十八個人護送;山那邊也來了八十八個人迎接。惹瓊巴就請尊者解釋此夢的意義。尊者以歌釋曰:犬者汝之伴侶也,羊毛汝心調柔也,字表學問淵博也,喊叫覺受歌唱也,迎送八十八人也。
一夜,惹瓊巴夢見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丟掉,然後用水洗身,自己變成一隻鳥飛到一枝樹上降落,然後朝向一面鏡子裡面看。尊者解釋道:脫卻現世八法衣,無垢口訣水洗身,慈悲鳥身展兩翼,具二資糧而飛空,降落菩提樹頂上,觀鏡空行示緣起。
又一夜,惹瓊巴夢見自己倒騎在一條毛驢上,身上穿了一件衣服,名叫“希望”。尊者解釋道:驢表大乘雄駒也,倒騎背舍輪迴也,涅磐前面迎接也,‘希望’眾望所歸也。
另一夜,惹瓊巴夢見頭上頂戴著一個大寶石,身上穿著一件無垢的衣服,向一面無有遮垢的鏡中觀看;右手拿著一個金剛杵,左手捧著一個盛滿食物的顱器,自己跏趺坐在一個蓮花座上,深厚圓光四射,周身出火,前面有一清泉,泉水不斷湧出;自己的心有日月二輪放出光明;左面有許多男女分別排列;右面有一隻羊和一個守羊的牧童。這隻羊忽然越變越多,竟變成一個很大的羊群了。惹瓊巴就請尊者解釋。尊者說道:“這夢的意思是這樣的:頭上有寶上師也,白衣嘎居無垢也,觀鏡耳傳明心也,右手金剛摧妄念,左顱空樂覺受增,蓮座表示離罪障,趺跏專一住三昧,背後圓光表證悟,泉涌暖相覺受生,身上火熾表拙火,日月燦爛住光明。左邊男女排列者,勇父空行迎接也,右邊有羊及牧童,能護自己眷屬也。羊數倍增復轉增,嘎居教法弘傳也!
尊者接著說道:“你現在既然有了這樣的徵兆,從此就不必和我住在一起,可以離去了。你的宏法利生的時節已經來到,你將為自他二利成就廣大的事業。”隨即歌道:惹瓊吾子且諦聽,心若不貪於外境,堪能長時住山洞,法爾自然獲成就。執著財物惡業根,心若能舍諸財物,無貪無著而行持,自然趨入大樂道。惹瓊吾子且諦聽,輪迴之根在生殖,若能斬斷子女愛,一人獨居離塵網,淨土法爾自現前。惹瓊吾子且諦聽,眼前佛法雖宏揚,仍有眾多假似法,摻雜外物不純淨,上師舍黎人眾多,巧舌多言貪慾事。子兮,汝應奮大力! 持善傳承宏正法,如是方為密勒子。惹瓊吾子且諦聽,汝若欲得佛陀果,莫思此生之逸樂,自心根本(明空體),(時時任運)勿忘卻,應使觀照常相續,修觀自在得堅固。
尊者說道:“惹瓊巴啊!過去你應該住下的時候卻總是想走。卻是真正到了應該走的時候了。你應該到香波雪山處的霞波森林,在羅若的朵境與西藏交界處(一帶)去利益眾生。聽我歌曰:長子惹瓊聽父言,汝今(離我而去矣),去往西藏衛境矣。我之四大徒子中,汝實最具丈夫氣!(惹瓊吾子大丈夫),頂戴上師而行兮。持續傳承使命子,守三昧耶而行兮。紹繼耳傳慧燈子,舍無明暗而行兮。於具善根作增上,於無緣輩應深秘,身荷佛法之心命,持大悲心而行兮,行往南方邊界兮。香波雪山(寂靜處),應往彼處習禪觀,朵境西藏交界處,建寺廟兮(宏正法)!
惹瓊巴於是整理行裝,然後向尊者頂禮,唱了下面這首歌:父之長子惹瓊巴,依師囑故衛境行,惹瓊赴衛旅程中,師金剛身賜加持,師梵天語除罪障,無分別心為開路,願師身體常康樂。惹瓊赴衛旅途中,尚祈悲佑作護送。三世諸佛總集體,眾生依怙仁波且,於我離此他去時,尚祈師尊善珍攝。具足神通及明變,具足法眼我上師,(於我離此他去時),尚祈師尊善珍攝。見者無不得利益,具大威力示佛道,(於我離此他去時),尚祈師尊善珍攝。
尊者對惹瓊巴臨別贈言,唱了一首見、行、修的短歌:見者不離己宗也,修者常住山洞也,行者離諸惡伴也,密戒心境融合也, 常念死亡得果也。
尊者繼續說道:“兒啊!你在木兔年馬月十四日以前應該回到此地,這是非常要緊的啊!”於是尊者就贈給惹瓊巴一塊金子,又傳授他許多心要的口訣。惹瓊巴雖然捨不得離開上師,但上師已經吩咐下來,所以知道必需前往衛地。惹瓊巴發願能再見師顏,他淚眼簌簌的以歌啟稟尊者道:尼泊爾河與恆河,地形不同流域異,二河水性本一味,流至大海得相遇。熙日銀月各西東,繞行四州不相逢,日月光明本一味,秋日晴空有遇時。如來妙智眾生心,以無明故似不同,法身體中本一味,奧明淨土得相融。惹瓊此番暫離別,遵師囑衛地行 ,別矣慈父上師尊,祈善珍攝常保重。
惹瓊巴接著五體投地作大禮拜,頂戴師足,發下許多善願,然後起程前往衛地。他在霞波森林的寺廟中居住的時候,他的(舊相識)貴族女前來懺悔。最初惹瓊巴拒絕見她,但經過仁親照的再三懇求,惹瓊巴心生憐憫就接見了她。因為歷經種種的身心苦痛和折磨,貴族女的境況非常可憐。她貧無立錐(衣衫襤褸),惹瓊巴見了,心起大悲,不覺流下淚來,當即贈給她一塊金子,隨即歌道:勝士密勒足前禮,常念師恩慈悲攝。能舌善道汝女士,今日不似往年人!當我回山禮師時,突見壇城中央處,有一美麗大綠玉,斯乃你我爭吵因;我見此玉汗毛豎,(驚詫感動難自己),回憶當初師屢言:汝今莫往衛地去!而今師尊頻咐囑:行兮、行兮,衛境行!念此誰不感驚奇!我父尊者一生中,視金如石如礫土。臨行贈我一塊金,言道:汝今持此去,念此感恩心歡喜。慈父所贈此金塊,可制佛像眾多尊,由此可淨身業障;多誦真言及儀軌,由此可淨語業障,亦可造塔及擦擦,依之業障得清淨;內觀自心得憑證,真實修觀耳傳訣,恆常祈禱上師尊,時時衷心求懺悔,若能依言如是行,必能成辦大事業。
惹瓊巴對貴族女和她的舅舅心生憐憫,就收留了他們,並傳以耳傳之口訣使之修行。不久,其舅之癩病得以痊癒。貴族女也產生了善妙的覺受和證解,以後竟成為一位堪能利益眾生的賢善瑜伽母了。
本篇註解
(1)直譯作:「身體康樂壇城廣」,此處「壇城」大概指身壇城,即自己之身體也。 (2)一般西藏人之房屋,皆無私人臥室,全家皆睡在一間大廳內。各人皆有一定之空間作夜晚之睡眠處所。客人至時亦睡在同一廳內。全家大小、男女老幼、主人客人皆睡在同一大廳內,故此大廳──吃飯及談話亦在此廳,通常可睡至少二、三十人之多。 (3)或譯作:「持明之神變」,或明體之神變(?),Rig.Pahi.rDzu.hPhru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