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退化

患者的情感變得極幼稚或衰敗稱為情感退化。

概述

患者的情感變得極幼稚或衰敗稱為情感退化。
病因病理病機
1.情感幼稚:患者由於大腦皮質的控制能力減弱,其情感活動易受本能支配或直覺的影響,而缺乏克制和理解能力,且很容易流露出來。常見於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癔症痴呆患者。
2.情感衰敗:是整個精神活動衰退的一部分。常見於精神分裂症衰退型或痴呆患者。

臨床表現

1.情感幼稚(emotional infantility):是指患者的情感缺乏節制,極易流露出來,如同小孩一般表現。患者對外界刺激反應迅速而強烈,稍遇刺激則嚎啕大哭或暴跳如雷,而稍加安撫則破啼為笑。
2.情感衰敗(emotional deterioration):是指患者對各種事物逐漸喪失自己的內心體驗,帶著傻笑的面容或毫無表情,一般外界刺激很難引起情緒反應,對於重外界干擾可有些憤怒或迴避反應。

鑑別診斷

一、情感幼稚
(一)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患者,可出現情感幼稚表現,表情喜怒無常,忽哭忽笑,易受外界刺激干擾,時而衝動興奮、打入毀物,時而亂跑,學雞鳴狗叫,如同三歲兒童;同時具有思維零亂、破裂,行為愚蠢、奇特,有片斷幻覺、妄想,也可有性慾亢進意向倒錯,病程進展較快,遷延,人格逐漸衰退。
(二)癔症這類患者本身性格就有強烈情感性和情感多變性,情感活躍、生動、膚淺、幼稚,情感反應容易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部分癔症患者可表現童樣痴呆症狀,患者自稱為兒童,其談話聲調,內容、表情、動作都和兒童一樣,表現十分幼稚、頑皮。似乎好象痴呆狀態,但患者實際上並無智慧型障礙。
(三)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腦部長期的器質性病變,可出現痴呆綜合徵,表現全面的智慧型,記憶的衰退和人格改變,智力和記憶障礙是痴呆突出表現;人格改變主要表現在性情急躁易怒、多疑,倫理道德觀念減退,行為愚蠢,情感淡漠,幼稚、欣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二、情感衰敗
(一)精神分裂症衰退型(schizophrenia detriora teatype)精神分裂症患者,由於病程不斷進展,精神症狀日益加重,以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症狀為主,表現性情孤僻、意志活動低下,情感淡漠以至衰敗,整日傻笑,對任何刺激無動於衷,思維貧乏,喪失社會功能。
(二)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痴呆患者,由於智慧型減退、人格改變,表現社會功能衰退,孤僻、退縮、自語、傻笑,對外界刺激缺乏內心體驗。此類患者有腦部器質性病變的症狀和體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