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經濟效益

 對情報產生的直接經濟效果在數量或程度上的量度。反映情報的經濟功能價值,用來評價情報活動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情報具有為創造物質財富和獲取經濟利益服務的功能

情報經濟效益

正文

情報產生的直接經濟效果在數量或程度上的量度。反映情報的經濟功能價值,用來評價情報活動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情報具有為創造物質財富和獲取經濟利益服務的功能。情報產生經濟效果是由於它被用戶利用後發揮這一功能的結果。情報經濟效益的大小與情報的質量和信息量、 情報工作的優劣、 用戶的素質和能動性有關,也與利用情報的項目本身及物質條件和環境狀況有關。這些因素及其相互關係很難精確確定,因而國內外對情報經濟效益評價方法尚處於討論之中。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把經濟學中關於經濟效益的概念引入情報學中,得出下列計算公式:
一定時期的經濟效果×情報貢獻係數
情報經濟效益=───────────────────
同時期相應情報活動的總消耗
此法宜用於情報通過技術改造或革新轉化為生產力的情況。評價時需就公式中的各項建立一套指標系統,利用參數估值和統計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計算,其中一定時期的經濟效果由革新前後的產品成本C1和C2,投資額K1和K2以及行業標準投資效果係數E,按(C1+EK1)-(C2+EK2)計算,情報貢獻係數代表在所取得的經濟效果中情報應分攤的比例,用估值法確定;情報活動總消耗包括活化勞動和物化勞動消耗,並需考慮各種因素而引入修正係數。計算結果,比值越大,經濟效益越高。
第二種是評分法,需根據服務項目類型建立能全面、科學地反映經濟效果的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及有關權值,並按一定方案分級,制出評價表,由專家小組或抽樣用戶按預定規則打分,最後按一定計算模式做出評價。這種方法常用的指標有稅利增加額、投資節省額、投資利潤率、成本下降率、增產率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