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建築技術方案經濟效果的計算、分析、比較、論證和選優的方法。生產某種建築產品,因採用不同的設計方案、不同的建築材料、不同的施工工藝和機械設備,而導致生產費用、使用功能、服務年限以及使用費和維修費的差別,即產生不同的經濟效果。

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就是從多個技術方案中,選擇經濟效果最佳方案的科學手段,對促進建築生產技術的發展和節約社會勞動有著重要意義。
評價原則 在中國,建築技術經濟評價遵循社會主義技術經濟評價的一般原則,要求以儘可能少的勞動消耗和勞動占用,達到技術方案的既定功能目標;當技術方案的局部經濟效果與國民經濟效果相矛盾時,應以國民經濟效果的大小作為評價的最終標準。
評價步驟 建築技術經濟評價的基本步驟是:①列舉可供選擇的技術方案;②確定對比標準和可比條件;③建立反映經濟效果的指標體系,規定計算方法;④計算不同技術方案的技術經濟指標值;⑤進行比較、分析、評價和選優。
評價方法 主要有下列幾種:
多指標評價法 通過對反映建築產品功能和耗費特點的若干技術經濟指標的計算、分析、比較,評價建築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又可分為:
① 多指標對比法。將指標體系中的各個指標,按其在評價中的重要性,分為主要指標和輔助指標兩組,根據各項指標值進行分析和綜合比較,提出評價意見。其特點是在功能相同的前提下比較勞動消耗和占用。這種方法在中國套用較多,常用的主要指標為工程造價、主要材料耗用量和工期;輔助指標有活勞動消耗量、施工機械設備和生產基地一次性投資,建築物使用壽命以及能源消耗量等。
② 多指標綜合評分法。在多指標對比法的基礎上增設功能指標(如適用性、安全性、耐久性、藝術性等),按功能好或差和勞動消耗小或大分別制定評分定量標準,以功能好和勞動消耗小者得分高,並確定各項指標的相對權重值,將不同計量單位的各項指標值轉化為可相加的分值,然後進行綜合評價。其計算公式為

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式中CR為技術方案的綜合分值;Ci為第i項指標的分值;Wi為第i項指標的權重值。
計算結果,以綜合分值較高的方案為優。
投資回收期法 以投資回收速度衡量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僅適用於有收益項目的技術方案經濟評價。其計算公式為
R=I/P式中R為投資回收期(年);I為技術方案所需投資額;P為方案實現後每年的淨收益。
計算結果,R值小於定額回收期時,方案可行。
投資補償期法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工程項目的初始投資和經常費(或產品成本)互有差異時,可用這種方法對技術方案進行評價。其計算公式為

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式中Ie為投資補償期(年);I1、I1為技術方案1、2所需初始投資(I1>I1);C1、C1為方案1、2實現後的年度經常費(或成本,C1<C1)。計算結果,以Ie值較小的方案為優。
折算費用法 以不同技術方案建成工程項目的年度經常費,與按標準投資效果係數折算的年度初始投資之和,作為技術方案經濟評價的依據。其計算公式為
Cv=C1+EI式中Cv為年折算費用;C1為年度經常費;E為標準投資效果係數;I為初始投資總額。
計算結果,以Cv值較小的方案為優。
全壽命費用與效益分析 屬於動態分析法,其特點是考慮資金的時間因素,通過計算技術方案所服務項目的全壽命費用和收益,評價技術方案的經濟效果。房屋建築和構築物的全壽命是指從勘察、設計、施工、建成後使用直至報廢拆除,即壽命終了這一全過程。全壽命費用的組成:①初始建設費,包括:土地開發費、勘察設計費、工程建造費;②使用期維持費,即房屋建築、構築物、設備的日常維修管理所支出的人工費、材料費、保險費和稅金等;③拆除費,即拆除工程的設計、發包、監督、檢查費等扣除工程殘值後的餘額。效益是指使用期內的收入,如住宅的房租、影劇院的票價收入、橋樑與公路的養路費或過路費等。常用的這類方法主要有:
① 淨現值。適應於有收益項目的方案評價。其計算方法是將方案全壽命期內逐年的現金流入量和流出量按基準折現率折算成現值,然後求其代數和即得。當淨現值大於或等於零時方案可行;多方案比較時,以淨現值較大的方案為優。其計算公式為

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式中NPV為淨現值;Pt為第t年現金年流入量;Ct為第t年現金年流出量;i為基準折現率;n為工程項目的壽命(年);t為收益或費用發生的年數。
② 淨現值比。即淨現值與所需投資現值之比。比值較大的方案為優。其計算公式為
NPVR=NPV/IPV式中NPVR為淨現值比;NPV為淨現值;IPV為投資總額的現值。
③ 年等值。將淨現值以投資回收係數折算為全壽命期內的年度等額費用,即為年等值。其評價結論與淨現值相同。可在此基礎上對方案的經濟壽命進行研究,確定合理而經濟的使用年限。其計算公式為

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式中AC為年等值費用;NPV為全壽命淨現值;i為基準折現率(利率);n為工程項目的壽命(年)。
④ 內部收益率。是全壽命淨現值等於零時的投資收益率,亦即按折現方法計算的投資收益率。它只適用於有收益項目的技術方案評價,是評價技術方案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之一。計算公式為

建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求解式中之i′,即得內部收益率。當i′大於基準收益率時方案可行。多方案比較時,取內部收益率較大的方案為優。
對於公共建築和公用工程(如橋樑、公路、鐵路)的技術方案,決策時主要應考慮國民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所以費用和收益的計算範圍,除須計算工程本身外,還須擴大到與本方案相關的部門。例如:公路工程的費用除了一次性投資和維持費外,還包括占用農田的損失費用;收益除了養路費(或過路費)外,還包括行駛車輛運輸成本降低、時間節省帶來的收益等。對不易以貨幣衡量其價值的收益,如對社會、環境、生態等方面的影響,可作定性論證。
參考書目
 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主編:《基本建設工作手冊》,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1983。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