悚仄

惶恐不安,亦作“ 悚側 ”。

基本信息

sǒng zè
亦作“ 悚側 ”。
惶恐不安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近遞中捧教,至荷勤重之旨,不任悚仄。”
宋 蘇軾 《與廣東提舉蕭大夫書》之二:“某始寓僧舍,凡百不便,近因正輔至郡,許假館行衙,不及面稟,輒已遷入,悚側不已。”
張煌言 《上行在陳南北機宜疏》:“時臣方收燼於 淛 ,而使臣又停棹於 閩 ,未獲具疏陳謝,至今悚仄。”
陳確 《與吳裒仲書》:“去冬, 韞斯 過,復寄 考兄 一書,輒至數千言,尚口之羞屢違明訓,極為悚仄。”

解釋

漢字悚

基本解釋
悚 sǒng
害怕,恐懼:毛骨悚然。悚悚。悚栗。悚懼
筆畫數:10;
部首:忄;
筆順編號:4421251234
詳細解釋
悚 sǒng
【動】
(形聲。從心,束聲。本義:恐懼)
同本義〖terrified;horrified〗
悚,懼也。——《玉篇》
人君聞此,可以悚懼。——漢·王符《潛夫論·慎微》
又如:悚怯(惶恐膽怯);悚愧(惶恐慚愧);悚栗(恐懼戰慄);悚駭(驚恐);悚異(驚異)
歡悅〖please〗。如:悚抃(歡愉);悚戴(歡欣奉戴);悚躍(歡悅跳躍)
聳立;高聳〖tower〗。如:悚立(聳立,豎立);悚峙(高聳峙立)
恭敬〖respect〗。如:悚敬(恭敬)
悚懼
sǒngjù
〖fear〗害怕
悚懼不安
悚然
sǒngrán
〖terrified;horrified〗形容害怕的樣子
毛骨悚然
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雲中。——《淮南子·道應》
舉戈林竦,揮鋒電滅。——《文選·木華·海賦》
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釘著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魯迅《祝福》

漢字仄

基本解釋
仄 zè
傾斜:仄立。日仄。
狹窄:逼仄
〔仄聲〕古漢語中“上聲”、“去聲”、“入聲”的總稱。
心裡不安:歉仄
narrow平
筆畫數:4;
部首:人;
筆順編號:1334
詳細解釋
仄 zè
【動】
(會意。小篆字形象人側身在山崖洞穴里的形狀。本義:傾斜)
同本義〖oblique〗
仄,側傾也。——《說文》
行山者仄輮。——《周禮·考工記·車人》
眾畏其口,見之仄目。——《漢書·息夫躬傳》
日極則仄,月滿則虧。——《管子·白心》
每旦視朝,日仄乃罷。——《後漢書·光武紀》
又如:仄歪(方言。傾斜搖晃);仄日(夕陽,斜陽);仄席(不敢正座,側身坐在席上。形容憂心的樣子);仄起(傾斜突起);仄目(斜著眼看);仄步(行走歪斜貌)
內心不安〖worried〗
衷懷歉仄,自嘆無緣。——《紅樓夢》
又如:仄悚(恐懼不安);仄兀(歉疚不安)
置〖placeoneself〗。如:仄身(置身)
[方言]∶仰,抬起〖raise〗
她仄起頭兒,眨巴著眼睛瞅江濤。——梁斌《紅旗譜》


【形】
狹窄〖cramped;narrow〗
險道傾仄,且馳且射。——《漢書》
又如:人多地仄;仄小(狹小,窄小);仄陋(狹窄簡陋);仄狹(狹窄);仄徑(狹窄的小路);仄道(狹窄的小路);仄仄(狹窄)
社會地位或政治地位低下的〖humble〗
明明揚仄陋。——《書·堯典》
又如:仄微(卑賤,社會地位低)


【名】
通“側”(cè)。旁邊〖side〗
若子之材,可優遊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崑山之仄。——《漢書·段會宗傳》
行山者仄輮。——《周禮·考工記·車人》
罷退外親及旁仄素餐之人。——《漢書·鮑宣傳》。顏師古雲:“仄,古側字也。”
又如:仄足(側足);仄室(側室)
仄聲,古漢語四聲中上、去、入三聲的總稱〖obliquetone〗。如:仄韻(凡上、去、入聲的韻,皆為仄韻與“平韻”相對);仄韻詩(指韻腳用仄聲字的舊體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