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澤[清光緒朝吉林副都統]

恩澤[清光緒朝吉林副都統]
恩澤[清光緒朝吉林副都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恩澤(?—1899)噶奇特氏,字雨三,蒙古鑲藍旗人,荊州駐防。光緒初,以佐領從金順出關,克黃田,復烏魯木齊諸城,擢協領。其秋,回寇奔呼圖壁,追擊之,大潰,又扼之頭屯河,白彥虎益窘。進攻瑪納斯,轟潰城垣數丈,恩澤先登,諸軍繼之,城拔,晉副都統。歷權巴里坤、烏魯木齊領隊大臣。以劉錦棠薦。除吉林副都統,移琿春。

基本信息

拼音

ēn zé

基本解釋

[bounty,benefit received from above] 君主恩賜惠及臣民,如雨澤潤物。

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澤,而不敢自棄者也。——曹植的《上責躬應詔詩表》

普施恩澤。

“澤”的含義比較深刻,有寬廣無私的涵義,比如母親的恩澤,老師的恩澤。“惠”就比較淺顯了,你對我的恩惠,我對你的恩惠。一件小事可以叫做恩惠,但是絕不能用恩澤;比較長久的愛護,恩惠就形成了恩澤,大致就是這樣的。

引證解釋

1. 帝王或朝廷賜給臣民的恩惠。言其如 雨露 之澤及萬物,故云。

①《逸周書·時訓》:“大雨不行時,國無恩澤。”

②《史記·律書》:“今陛下仁惠撫百姓,恩澤加海內。”

③唐 薛用弱 《集異記·張鎰》:“因奏事稱旨, 代宗 面許宰相,恩澤獨厚。”

④《明史·循吏傳·曾泉》:“若使海內得 泉 等數十人分治郡邑,可使朝廷恩澤滂流,物鹹得所。”

⑤清 昭槤 《嘯亭雜錄·綠營定世爵》:“故人皆感激用命……蓋上之恩澤淪浹之深也。”

2. 特指 恩蔭

《宋史·選舉志五》:“﹝ 大中祥符 ﹞七年,帝幸 南京 ,詔臣僚逮事 太祖 者,賜一子恩澤。”參見“ 恩廕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