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鐵

恨鐵,原名孫開國,1965年出生,國家二級作家(系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常德市作家協會理事)。

人物簡介

恨鐵,原名孫開國,1965年出生,國家二級作家(系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常德市作家協會理事)。1984年開始練筆,已在《青年文學》、《北京文學》、《啄木鳥》、《星火》、《上海小說》、《廣西文學》、《小說月刊》、《黃河文學》、《遼河》、《創作》、《羊城晚報》、《湖南日報》等報刊發表中、短篇小說、散文等70餘萬字。 現任職於湖南石門《石門晚報》社。

作家恨鐵作家恨鐵

成長曆程

小時侯在農村,恨鐵吃過很多苦:6歲上山砍柴,因為中暑險些沒命;每到初春青黃不接的季節,天天把當地叫“瓢兒菜”的一種菜梗當飯吃,一吃就是個多月;許多人把紅薯當作上等食品的今天,他依然不願哪怕吃一次,他說那是小時侯吃得太多,現在看到就傷心;讀國小的時候,為了賺工分,哪怕小孩一天才3分工,每10分工才2毛多3毛錢,但他每到假日都要拚命去乾;17歲那年,中考以全縣第13名考入重點中學的優秀學子,因父親病重被迫休學一年回家。一年裡,他想自己賺足學費再復學,跑到石灰場賣苦力,為了一擔礦石可以掙到2毛錢,他把目標定到250斤(每百斤8分工資)……想不到第二年,父親撒手而去,恨鐵又是家中四兄妹的老大,他只得徹底放棄學業,撐起那個貧瘠的家。在接下來的時光里,他先後燒過木炭、學過篾匠、乾過鋸木匠,就不用說栽田打土塊了。
這種日子實在是太苦了,凡是人都想改變,恨鐵也不想就這么過一輩子。19歲那年(1984年),鄉文化站招聘輔導員,經過層層篩選,沒有任何背景且連高中都沒有上過的恨鐵,竟然賽過幾名高中生,成了一名雖然依然是農村戶口,但可以留在政府機關謀日子的臨時工。由恨鐵可見:我們國家的基層官場並不都是那么黑暗。就是這次轉機,讓恨鐵下定決心要徹底改變自己的生存方式。沒有其它更好的路,恨鐵便選擇了寫作――因為當時縣裡有檔案規定:只要在省級以上公開報刊發表三篇文學作品,就可以轉為國家幹部!
恨鐵選擇文學,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就是童年和少年,以及青年時代的苦難,使恨鐵懂得只有文字才是他傾訴的工具。多年前,他已經悄悄地拿起了筆。用筆,他述說他的不幸遭遇,以及他的父親和母親,還有周圍的父老鄉親們在窮困中掙扎的生活。這種自覺的文字的傾訴,使恨鐵痛楚的心靈得到了些許安慰。
可是,恨鐵畢竟是只有國中文化程度。儘管他寫了又寫,寄了再寄,一連許多年裡卻始終沒有發表哪怕一篇作品,但是,恨鐵始終沒有放棄,1985年到1989年間,他年年同時參加《春風》雜誌、《湖南文學》雜誌的文學函授學習,在老師們的指點下,恨鐵慢慢地進步了。其中的艱苦,只有恨鐵本人才知道。
1993年上半年,恨鐵終於發表了處女作,而且是在國家級刊物《青年文學》發表的。恨鐵發表的第一篇作品是短篇小說《走出浪漫》。不久,恨鐵的散文《電影回到俺們村》,又在《湖南文化報》上發表了,散文《新米飯陳米飯》也發表在《常德日報》上,還有詩歌《想你》,在《湖南廣播電視報》發表。短短一年裡,恨鐵寫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都發表了。但遺憾的是,憑文學作品轉乾的政策這時已經不再有效。
好在機會從來不會忘記有準備之人。1993年年底,當地縣報《石門晚報》創刊,儘管只招聘一人,儘管文憑要求“大專以上”,但只有國中文憑的恨鐵卻被破格錄用。恨鐵被破格錄用進《石門晚報》,再次證明:一個人只要努力,只要時刻準備著,總會有機會,我們國家還是有公平,還是好人,好官多。上有天,下有地,中間有良心。實際上,是陽光一路照耀著恨鐵前進。
恨鐵進到報社後,幾年裡,文學作品寫得少了。
到報社不久,報社領導先是把他解決非農業戶口,然後還讓妻子孩子由農村人變成了城裡人。恨鐵明白:是領導很重視自己。恨鐵得對得起領導,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抱著感恩的心態,恨鐵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到了工作崗位上。一晃就是5年,恨鐵幾乎跑遍了石門的山山水水,寫遍了石門的人和事。家鄉的小人和平凡事,常常撞擊恨鐵柔弱的心靈。實際上,這5年的時間沒有荒廢恨鐵,它不僅累積了恨鐵的生活,也磨練了恨鐵的心靈,為恨鐵後來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8年底,一次偶爾的機會,恨鐵與《青年文學》原主編李師東老師見了一面。李老師是恨鐵小說處女作的責任編輯,並連續編了恨鐵兩個短篇。儘管事過境遷,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李師東老師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恨鐵你怎么停筆了?”問過這句,李師東又指指隨行的湖南作家肖仁福(長篇小說《官運》的作者),繼續說:“你看肖仁福,1997年才在《青年文學》上發小說,現在馬上要出長篇了。你真是可惜啊。”
就是這次會面,恨鐵重新拾起創作文學作品的筆。
從1999年起,恨鐵開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業餘時間,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寫了再寫,投了再投。1999年至今的8 年裡,恨鐵先後在《北京文學》、《上海小說》、《啄木鳥》、《小說月刊》、《黃河文學》、《遼河》、《創作》、《羊城晚報》、《湖南日報》、《常德日報》等報刊就發表中短篇小說20多部(篇)、散文詩歌若干。大概因為恨鐵出身低微,他的不少作品也總是與“低微”相關,寫小姐,寫小偷,寫混混……更難得的是,他總是用平視的眼光,用一腔真情看待我們平常人眼中的 “邊緣”階層。他說他記得一句不知道出處的話:我在悄悄地下賤,你在高貴地無恥。我想,這想必就是恨鐵之所以憐憫那些“邊緣人”的動力吧。
恨鐵再次創作文學作品的時候,正是文學低落之際。但恨鐵的行動在告訴我們,他的文學路再也不會低落。發了,在寫;不發,也在寫。這時候的恨鐵,已經是用整個身心來愛著文學了。

主要作品

中篇小說:
《三月毛毛不過年》(載《延安文學》)
《別摸我的臉》(載《北京文學》)
燈草花兒黃》(載《上海小說》)
《墮落》(載《上海小說》)
《溫暖垃圾》(載《星火》)
《好大一塊碑》(載《清明》)
《浪漫抽搐》(載《星火》)
《泥巴蘿蔔》(載《啄木鳥》)
《唱就唱吧你別抽菸》(載《上海小說》)
《修路的花絮》(載《上海小說》)
《左眼跳右眼縮》(載《上海小說》)
《迷失的雲彩》(載《北京文學》)
《我和朋友如流水》(載《草原》)
……
短篇小說:
《串台》(載《遼河》)
《跟你說不清白》(短篇,載《廣西文學》)
《掛親》(短篇,載《黃河文學》)
《遍地野草》(短篇,載《小說月刊》)
《我沒有騙你》(短篇,載《遼河》)
《本不想騙你》(短篇,載《遼河》)
《誰告訴你名字只是代號》(短篇,載《創作》)
《走著走著不見了》(短篇,載《創作》)
《葉長葉落》(短篇,載《新創作》)
《走出浪漫》(短篇,載《青年文學》)
《我不認識你》(短篇,載《青年文學》)
《結伴而行》(短篇,載《芳草》)
《超重》(短篇,載《遼河》)
情人節的玫瑰》(短篇,載《三峽文學》)
……
散文:
《至高是水》
《電影回到俺們村》
《父親那句話》
《奶奶坐飛機》
《何日為你過生日》
《起落之間》
《走失的天籟》
《感受哭聲》
......

報告文學及個人專欄

《香爐岩的傳說》
《飛翔吧,小鳥》
《艱難的灑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