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性司法

恢復性司法

恢復性司法代表一種傳統、根深蒂固的、但卻其他方法遮蔽了的司法理論的復歸。它在當代的再度出現,及其所顯示的廣泛的影響,給刑事司法的未來帶來的希望。恢復性司法研究中心的學術宗旨是:在中國全面系統地介紹下班主國家恢復性司法的理論與實踐;以恢復性司法的視角,對中國現行的刑事司法制度,以及正地進行的刑事司法改革,百行全面的研究與探討,並提出一系列的合理化改革建議。恢復性司法是善良的,它強調理解、寬恕、羞恥、仁愛;是溫馨的,強調心靈的溝通,有濃濃的人文關懷。

圖書信息一

恢復性司法恢復性司法

書 名:恢復性司法

作者:胡嘉金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5月

ISBN: 9787560144535

開本: 16開

定價: 33.00 元

內容簡介

《恢復性司法:以和諧社會為語境》將恢復性司法置於中國文化這一大視野內,討論了具有我國特色的、契合恢復性司法的和諧理念的糾紛解決模式。通過從哲學角度報應正義與恢復正義的優劣比較;從倫理學角度對恥辱與自尊、悔罪與寬恕的闡述;從刑法學角度對當今各國刑法典普遍採用的併合主義刑法理論面臨的困境分析,得出恢復性司法應該予以提倡的結論。

作者簡介

胡嘉金,男,江西樂平人。200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學院並獲刑法學博士學位,現為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江西財經大學、南昌大學兼職教授。

2005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曾榮獲“江西省優秀公訴人”稱號。

先後在《人民檢察》《法學評論》等雜誌發表論文十餘篇,參編並出版系列叢書《偵訴辯審辦案一本通》兩本。

圖書目錄

序言

前言

第一章恢復性司法概說

第一節恢復性司法的起源:

一、恢復性司法的歷史回顧

二、恢復性司法的復興

第二節恢復性司法的定義與特徵

一、恢復性司法定義

二、恢復性司法特徵

第三節恢復性司法模式及其適用範圍

一、恢復性司法模式

二、恢復性司法的缺陷

三、恢復性司法適用範圍

第二章恢復性司法本體論

第一節 哲學角度

一、正義

二、報應正義與恢復正義

第二節 倫理學角度

一、羞恥與自尊

二、悔罪與寬恕

第三節 刑法學角度

一、報應刑論、目的刑論及併合主義

二、併合主義面臨的困境與恢復性司法的提倡

第三章恢復性司法的實體價值

第一節 恢復性司法的實體法表現

一、外國的立法

二、我國的立法

三、立法評析

第二節 恢復性司法的實體價值取向

一、刑罰輕緩化與非刑罰處理方法

二、刑罰個別化

第四章恢復性司法的程式價值

第一節 恢復性司法的程式法表現

一、外國的立法

二、我國的立法

三、立法評析

第二節 恢復性司法的程式價值體現

一、恢復性司法帶給司法機關的收益

二、恢復性司法促進和諧社會的達成

第五章恢復性司法理念在我國的實踐反映

第一節恢復性司法理念與中國古代法的智慧

一、恢復性司法與“息訟”“無訟

二、恢復性司法與“原心論罪”“原情執法

第二節 陝甘寧邊區的刑事調解

一、陝甘寧邊區刑事調解的立法規範

二、陝甘寧邊區刑事調解的具體運作

三、陝甘寧邊區刑事調解對我國當前法律建設的啟;

第三節 我國文化、道德、法律的割裂與演變

一、我國傳統文化對外來文化衝擊的應戰

二、我國近百年來道德的嬗變

三、我國近百年來法律的變革

四、評析

第四節恢復性司法的現行實踐

一、司法制度層面

二、司法實踐層面

三、恢復性司法對我國的啟示

第六章恢復性司法在中國的實現——刑事調解

第一節 刑事調解的必要性

一、恢復性司法與我國調解的契合

二、引入我國傳統的模式彌補人文關懷的缺乏

三、構建和諧社會與法治社會

第二節 刑事調解的可行性

一、思想觀念基礎

二、組織基礎

三、法制基礎

第三節 刑事調解的操作構想

一、立法

二、司法

三、行刑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圖書信息二

書名:恢復性司法論壇 作者:王平主題:法律,理論法學標籤:恢復性,司法,中國,恢復價格: ¥ 37.70齣版社: 民眾出版社; 第1版 平裝: 511頁 開本: 16開 ISBN: 7501436053, 9787501436057條形碼: 9787501436057 產品尺寸及重量: 24 x 167 x 19 cm ; 680 g ASIN: B001147NTU

恢復性司法論壇恢復性司法論壇

內容簡介

恢復性司法是善良的,它強調理解、寬恕、羞恥、仁愛;是溫馨的,強調心靈的溝通,有濃濃的人文關懷。

恢復性司法研究中心的學術宗旨是:在中國全面系統地介紹下班主國家恢復性司法的理論與實踐;以恢復性司法的視角,對中國現行的刑事司法制度,以及正地進行的刑事司法改革,百行全面的研究與探討,並提出一系列的合理化改革建議。其最終結果將促進中國刑事司法領域法治與人權的發展,促進中國刑事法治的現代化,為中國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作者簡介

王平,1961年12月生,安徽省全椒縣人。1992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法學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律學系,獲法學博士學位。2000年9月-2001年8月,加拿大刑法改革與刑事政策國際中心訪問學者。2002年12月-2003年6月,德國馬普外國刑法與國際刑法研究所訪問學者。現任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政法在學恢復性司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監獄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理事,國際刑法學協會中國分會會員。1999年、2002年連續兩屆獲中國法學會“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主要研究領域:刑法學、刑事政策、罪犯矯正、恢復性司法。代表作:《中國監獄改革及其現代化》,《犯罪學》,《刑法學》。

目錄

卷首語:第三隻眼睛看刑事司法

理論前沿

復和正義和監獄行刑

恢復性司法的根本原則

恢復性司法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功能

復和司法與犯罪青少年的社會矯治

恢復性司法實踐與理念及春對我國刑事訴訟制度的借鑑

“恢復性司法”在香港“警司警誡”計畫的套用

以復和公義處理學生欺凌行為

復和公義在香港的試點成效

學術專論

我國引入恢復性司法的程式設計

域外傳真

紐西蘭恢復性司法概況

世界恢復性司法概論

恢復性司法和性犯罪經歷

報應報事法和恢復性司法之關係的反思

恢復性司法概要

聯合國檔案

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準規則(北京規則)(中英文對照)

聯合國非拘禁措施最低限度標準規則(東京規則)(中英文對照)

關於犯罪與司法: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和維也納宣言(中英文對照)

執行《關於犯罪與司法: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挑戰的維也納宣言》的行動計畫(中英文對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