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

恁,拼音:nèn, 形聲。從心,任聲。本義:思;念。釋義: (1) 同“您”〈代〉,如恁兒(您兒子);(2) 恁約(思忖,思量)。恁 něn 三聲,天津方言,意同“怎”。如“恁么了?”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 恁

恁

nèn ㄋㄣˋ

1.那么,那樣,如此,這樣:~大。~高。

2.那:~時節。

3.怎么:“卻~地教甚么人在間壁吱吱地哭,攪俺兄弟們吃酒?”

4.思,念:“宜亦勤~旅力,以充厥道”。蔡邕註:“恁,思也。”

5.你,你們,你的,你們的:~家;~幾個人;我是不是~ 哥;

繁體字:恁

造字法:形聲

簡體部首:心

恁的部首筆畫:4

筆順:撇豎撇橫豎橫捺折捺捺

五筆86:WTFN

五筆98:WTFN

五行:火

UniCode:U+6041

四角號碼:22331

倉頡:OGP

GBK編碼:EDA5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恁nèn

〈動〉

(1)(形聲。從心,任聲。本義:思;念)同本義[think of]

宜亦勤憑旅力,以充厥道。——班固《典引》

(2)又如:恁約(思忖,思量)

詞性變化

恁nèn

〈代〉

(1)同“您”[you]多見於早期白話

恁不去出力,息生教娘娘和番?——馬致遠《漢宮秋》

(2)又如:恁兒(您兒子)

(3)這樣;那樣 [such;that]

君非我,任功名意氣莫恁徘徊。——辛棄疾《沁園春》

(4)又如:恁般(恁的。這樣;如此);恁地(如此,這樣);恁樣(如此,這般);恁么(這樣,如此)

(5)這,那[that]

早知恁般么,恨當初不把雕鞍鎖。——柳永《定風波》

(6)又如:恁時(那時候)

(7)誰;保,什麼[who;what]。如:恁地(什麼);恁人(誰,何人);恁么(怎么樣;什麼)

(8)怎,怎么[how]

卻恁地教什麼人在間壁吱吱的哭,攪俺弟兄們吃酒。——《水滸全傳》

恁nèn

〈連〉

任憑[at one's convenience]

花布恁商營。——費信《星槎勝覽》

其它字義

● 恁

nín ㄋㄧㄣˊ

古同“您”。

潮州話詞義:nin你/你們

方言集匯

在山東青島地區方言中,“恁”是你或的意思,也有點尊稱的意味(有同您們的感覺)。

在鄭州話中表示你們的意思。

河南、內黃、滑縣、及周圍濮陽一帶方言:“恁”有兩種意思1.你、你們。2.那么。

例:①恁(你)家在那兒呢?②你咋恁能啊(就表示那么)。

粵語:jam6

客家話:[寶安腔] ngim3|[客英字典]ngim5[海陸豐腔](an3)ngim2,ngim6[梅縣腔]jim5,ngim5 [台灣四縣腔](an3),ngim2,ngim5,[客語拼音字彙]an2,an4

潮州話:rim6(jĭm)[澄海]ring6(jĭng),ning2(níng)[揭陽]nêng2(néng),neng2

關中方言:wen

南寧國語:nen第一聲表示這個人很俗,抑或表示很土氣,常形容為人處事方面不經大腦的那一類人。例:你個恁嘿,跟農村佬有什麼區別?

十堰房縣方言:“恁”是那么,那樣的意思。例:恁好啊!

拼音是nen的漢字

拼音是nen的漢字共有5個,如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