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漢語字]

懟[漢語字]

懟是一個漢語字,拼音為duì,基本意思是會意字,說文,心部,從對聲。對,相持也,意為互相對峙,底下加“心”,表示心裡牴觸,對抗。引申為怨恨,故而懟,怨也。 北方方言中表達“用手推撞”或者“用語言拒斥反駁”的意思並且讀音為“duǐ”的字,應當為“㨃”。大眾媒體中使用“懟”來表達該含義和讀音是一種錯誤。 2017年12月12日下午,《咬文嚼字》評出了2017年度十大流行語,“懟”字位列其中。 2017年12月18日,“懟”入選“2017年度十大網路用語”。

基本信息

字形字義

duì

(1)〈文言詞〉〖動〗怨恨[hate]

懟,恨也。――《廣雅·釋詁四》

以死誰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力盡則懟。――《穀梁傳·莊公三十一年》

以懟父母。――《孟子》

懟以手自搗。――《漢書·外戚傳》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九歌·國殤》屈原

又如:懟恨(怨恨);懟憾(怨恨);懟怨(怨恨);懟怒(怨怒);懟筆(出於怨恨的記載)

(2)〈文言詞〉〖動〗狠戾,違逆

今殺王子,王其以我為懟而怒乎!——《國語·周語上》

(3)〈文言詞〉〖形〗兇狠

《詩經·大雅·盪》:“而秉義類,彊御多 。”

古代文獻記載

說文解字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卷十】【心部】 duì 丈淚切

懟,怨也。從心對聲。

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書影(原文已勾出) 說文解字注書影(原文已勾出)

〖怨也〗

今與憝音義皆同。謂為一字。許不爾者、敦聲古在十三部。

〖從心。對聲〗

大淚切。十五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書影(原文已勾出) 康熙字典書影(原文已勾出)

【卯集上】【心部】 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類切,並音墜。《說文》怨也。從心對聲。或從言。

又《集韻》徒對切,音隊。本作憝,或作懟,義同。《詩·大雅》彊御多懟。

音韻方言

廣韻

目次:去六至

註解:怨也

推導現代漢語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調韻系韻攝
zhuì直類脂B合至B去聲三等合口脂B

方言

北方方言中表達“用手推撞”或者“用語言拒斥反駁”的意思並且讀音為“duǐ”的字,應當為“㨃”。 大眾媒體中使用“懟”來表達該含義和讀音是一種錯誤。

“懟”字的讀音為“duì”,從心部,表達的是怨恨這種心理活動。

“㨃”字的讀音為“duǐ”,從手部,本意是“排、推”的動作 ,引申為“拒斥、反駁”的行為。東北方言中“㨃咕”、“㨃搡”即是該字用法的例證 。

象棋用語中表達“以子換子、同歸於盡”的含義應當用“兌”字 ,意為“兌換”,例如“兌車”、“兌炮”。這種情況也不應使用“懟”字。

相關詞語

怨懟;冤懟;慍懟;陷懟;不懟;讎懟;懟怒;懟筆;懟恨;懟怨;懟憾;懟險;忿懟;憤懟;高懟;恚懟;愧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