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空山景區

性空山景區

性空山景區位於黎城縣西井鎮杏樹灘村,距離縣城30公里。西井鎮位於山西省黎城縣北部,地處兩省(山西省、河北)三區(長治地區、邯鄲地區、晉中地區)四縣(黎城縣、武鄉縣、涉縣、左權縣)交界處,轄43個行政村,是長治市唯一一家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十四家小城鎮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性空山景區性空山景區

性空山景區位於黎城縣西井鎮杏樹灘村,距離縣城30公里。西井鎮位於山西省黎城縣北部,地處兩省(山西省、河北)三區(長治地區、邯鄲地區、晉中地區)四縣(黎城縣、武鄉縣、涉縣、左權縣)交界處,轄43個行政村,是長治市唯一一家被省委、省政府列為十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十四家小城鎮之一。

傳說

西井鎮得名的由來,有一個老傳說。相傳在古代西井村邊有一口水井,惟獨此井有泉,這個村子正好在井的西邊,因而得名西井村。隨著時光變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西井村更名為西井鎮。和西井鎮得名的靈妙勁兒有一拼的是,這裡山高嶺峻,峰奇崖異,水量充沛,溶洞資源豐富,山中植被豐富,古木參天,溪水長流。
西井鎮歷史悠久,流傳著許由洗耳、舜井等有關夏、商、周三代歷史的神話傳說,有創建於隋唐的洪門寺遺址,有明代題名的千佛洞,有世人傳頌的彭祖廟。革命戰爭年代,這裡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的腹地、在下寨村有抗戰三周年紀念塔,在南委泉村有太行第一屆群英大會舊址,在源莊村有抗日分校舊址,源泉烈士紀念亭等。源泉年平均流量0.36立方米,年出水量1135.3萬立方米,是黎城縣流量最大的泉水。

景色

性空山景區性空山景區

性空山主峰海拔1742米,山體形成於大約一億兩千萬年前,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區面積25平方公里,主景區15平方公里。山中有銀杏、白皮松等珍稀物種,有金錢豹、褐馬雞等野生動物。此處奇峰疊秀,蒼松翠林,東臥猛虎山,西騰鳳凰岩、南聳仙人峰,北立金雞寨。有大小景點10多處,由茅庵寺、三佛廟、捨身崖、閻王鼻、臥虎洞、石老漢山、金雞寨、猛虎山、鳳凰岩、仙人峰等諸多特色鮮明、風格獨特的景點組成。
從山根到山腰有半里地的路程。近90度的石階,僅能容一人上下,遊人只得腳蹬手攀,貼崖而行。身後陡崖,身前峭壁,向後看,如臨深淵,向上望,似泰山壓頂,使人膽顫心驚。上完石階,轉彎處便看見長約10米,寬半米,橫臥在千米峭壁中的捨身崖,過了捨身崖,順著直通性空山巔的腰道直上,就到了臥虎洞,傳說性空山的開山老祖在此修行時,養的一隻看山虎就住在洞裡。洞深約5米,廣口,裡面光滑。過臥虎洞,一條山谷直瀉下來,兩面的山崖如刀切般形成一個天然山門。往前20米,便是香客燒香叩頭的茅庵寺。過茅庵寺,山間小路,行斗折通向山頂。山頂東有相互對峙的二虎山,南有神仙峰。西有鳳凰山,北臨金雞寨。
相傳太原人李某至性空山喜其地靈山秀,留此養性還虛,開三教之門,採藥行醫,拯救百姓之苦,至此香火不斷,延續到今。
性空山老祖殿始建於明末清初,大殿依崖而建,是開山老祖李老祖修行坐化德道場。
據碑文記載,李老祖生卒名諱不詳,太原府人,天性好善,參禪問道,尋幽訪勝,遍履名山大川,夢中得知有性空仙界,便沿太行山南下,尋找此山,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上黨地區找到了性空山,隨後便幽隱山中,靜養身心,清嘉慶己卯年正月十三功成果滿坐化於老祖殿內一古藤坐椅上,壽考數百。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李老祖臨坐化前預知,幾百年後會有人上山來作亂,就告知其弟子,如有人將其推倒,就將其扶到崖後石床上,並給他在身上披上布被。果真,文革時期紅衛兵上山實行“破四舊”運動,將李老祖推倒在崖後床邊,後其弟子偷偷上山為其蓋上被子,並用石頭封於崖內。如今近兩個世紀的山風山雨,一百八十餘年之後,李老祖圓寂時的尊容並未改變,其遺體仍完整無缺地安臥在老祖殿後的石崖中,屍體未腐,而且異香盈洞。這種肉身標本,除此之外只有安徽九華山才有,因此,可稱為性空山一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