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學與防治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學與防治》是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雲德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在與傳染病鬥爭的過程中,病毒病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因為許多病毒病目前前還沒有有效的預防性疫苗,病毒治療在原則上也尚未突破。在病毒性傳染病中又以呼吸道傳播的病毒病最為突出,它可在短期內引起人群大規模的流行,對人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學與防治
民健康,國家安全和經濟建設造成嚴重後果。

本書的宗旨是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呼吸病毒的病原學和防治手段的最新研究成就。全書共分十二章:預防和控制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學概況和基本特點,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冠狀病毒科,腺病毒科,小RNA病毒科,呼吸孤病毒科,皰疹病毒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概況,非特異性廣譜抗病毒肽-干擾素和生物防禦和病原生物監控系統。

本書內容,既有作者本人自1955年以來從事病毒學研究的軌跡,也有作者所在實驗室——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病毒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同時還大量介紹國際上在這一領域的最近研究進展。

本書在寫作上,採用病毒科的方式進行全面介紹,例如,SARS病毒性冠狀病毒科,我們介紹了不僅是SARS病毒,而且包括整個病毒科的特點,以利於讀者能夠對SARS病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禽流感病毒也是這樣。

本書可作為工作在第一線的全國省市級疾病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員以及從事預防醫學有關學科的研究生的參考資料;對傳染病院和防治所的各級醫務人員以及各類從事病毒學和生命科學研究的科技人員也有參考價值。

目錄

第一章 預防和控制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控制傳染病流行是一項長期任務

二 控制傳染病也是生物反恐的需要

第二章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學概況和基本特點

一 引起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毒群

二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病學的基本情況和臨床表現

三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特點

第三章 正粘病毒科與禽流感

一 流感病毒的分類與命名

二 流感病毒毒粒的基本特徵

三 流感病毒基因組的結構

四 流感病毒的蛋白

五 流感病毒基因組的轉錄與複製

六 人和動物流感的流行病學

七 流感的預防和控制

八 禽流感病毒

第四章 副粘病毒科

一 副粘病毒科的基本特徵和分類

二 副粘病毒毒粒結構和基因組的基本特點

三 副粘病毒的轉錄與複製

四 副流感病毒

五 腮腺炎病毒

六 麻疹病毒

七 呼吸道合胞病毒

八 Nipah病毒

新城疫病毒

第五章 冠狀病毒科——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的病原理

一 冠狀病毒科的分類

二 冠狀病毒的毒粒形態與結構

三 冠狀病毒的基因結構

四 病毒蛋白

五 冠狀病毒的基因組的轉錄和繁殖周期

六 人類的冠狀病毒感染

七 人類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

八 動物冠狀病毒

九 我國控制SARS流行的研究對策

第六章 腺病毒科

一 腺病毒科的分類

二 腺病毒的毒粒結構

三 腺病毒基因組的結構

四 腺病毒基因組的轉錄和病毒蛋白質

五 腺病毒的繁殖周期

六 腺病毒與SV40重組體

七 腺病毒載體

八 人類腺病毒感染

九 腺病毒感染的分子病理

十 腺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

第七章 小RNA病毒科

一 小RNA病毒科的分類

二 小RNA病毒科的毒粒結構和基因組成

三 小RNA病毒科基因組轉錄、翻譯以翻譯後加工

四 小RNA病毒科的繁殖周期

五 引起人類呼吸道感染的小RNA病毒科

第八章 呼吸孤病毒科

一 呼吸孤病毒科的分類

二 呼吸孤病毒科毒粒結構

三 呼吸孤病毒科的基因組結構

四 呼吸孤病毒科基因組的轉錄和複製

五 正呼吸孤病毒

六 輪狀病毒

七 環狀病毒

八 植物呼吸孤病毒科

斐濟病毒屬

十 胞質多角體病毒

第九章 皰疹病毒科

第十章 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概況

第十一章 非特異性廣譜抗病毒肽-干擾素和生物防禦

第十二章 病原生物監控系統

附錄:流感疫苗的生產與使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