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以聽覺障礙為主,無明顯周身不適,體溫可微有升高,早期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者可有高熱,哭鬧不安。積極治療鼻腔、鼻竇及鼻咽部疾病。鼻、咽部急性炎症消退後,可行咽鼓管吹張。

疾病介紹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以聽覺障礙為主,無明顯周身不適,體溫可微有升高,早期小兒
卡他性中耳炎又稱滲出性中耳炎
上呼吸道感染者可有高熱,哭鬧不安。聽力減退為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主要表現,主要為傳音性耳聾,伴自聽增強,即聽外界聲音低,但聽自己說話聲增大。在吞咽時,患耳內有回聲。當頭向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可暫時好轉。少數病人可出現感音性聾,多為輕度。小兒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也可出現低音耳鳴。在打呵欠、擤鼻時,可出現氣過水聲,耳鳴則片刻好轉。病初可有輕微耳痛。多以阻塞感或悶脹感為主,壓迫耳屏上述症狀可暫時減輕。
疾病分類:耳鼻喉科
症狀體徵:耳悶、耳鳴、耳痛、聽力減退、自聽增強等症狀。

疾病病因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又稱為分泌性中耳炎、滲出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等,常導致鼓室積液,是中耳的一種非化膿性炎症,多發生於幼兒。

引起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咽鼓管阻塞:常見於增殖體(腺樣體)肥大、鼻咽部腫瘤和先天性或後天性咽鼓管功能不全(如齶裂等)。
2)上呼吸道感染。
3)氣壓損傷:飛機或潛水上升、下降過快,中耳內氣壓不能及時平衡所致。
4)放射線治療後。
5)變態反應。
6)中耳某些類型的細菌及病毒感染。

疾病分類

耳鼻喉科

症狀體徵

耳悶、耳鳴、耳痛、聽力減退、自聽增強等症狀。

疾病病因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又稱為分泌性中耳炎、滲出性中耳炎、漿液性中耳炎等,常導致鼓室積液,是中耳的一種非化膿性炎症,多發生於幼兒。

引起急性卡他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咽鼓管阻塞:常見於增殖體(腺樣體)肥大、鼻咽部腫瘤和先天性或後天性咽鼓管功能不全(如齶裂等)。
2)上呼吸道感染。
3)氣壓損傷:飛機或潛水上升、下降過快,中耳內氣壓不能及時平衡所致。
4)放射線治療後。
5)變態反應。
6)中耳某些類型的細菌及病毒感染。

疾病危害

1、各種膿腫,如耳後骨膜下膿腫、顳肌下膿腫、外耳道後壁膿腫等,出現膿腫後,在局部可摸到很軟的包塊,紅腫、疼痛劇烈,並有高燒。如果處理不及時,膿腫向頸部擴散,引起頸部轉動時疼痛,嚴重時會有破壞頸部大血管,導致死亡。
2、面癱,面神經距中耳腔很近,若損傷它,就會引起口眼歪斜。  3、中耳炎有化膿性與非化膿性兩類,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又有單純性,膽脂瘤型和骨瘍型三種。非化膿性和單純性化膿性中耳炎一般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不會發生嚴重的併發症。但膽脂瘤型和骨瘍型兩種可發生各種併發症,如果是顱內合併症就有危害。

診斷檢查

1.病史 注意有無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傳染病史(如麻疹、猩紅熱、百日咳等)、鼻部疾病,有無耳悶、耳鳴、耳痛、聽力減退、自聽增強等症狀。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2.體檢 ①注意鼓膜有無充血、增厚、腫脹及膨隆。初期鼓膜緊張部的毛細血管呈放射狀,且有擴張的血管沿錘骨柄伴行,炎症發展後則全部鼓膜充血。注意鼓膜活動度,有無間接壓痛。②音叉檢查及電測聽檢查是否呈傳導性耳聾。③鼻腔及鼻咽部檢查,注意鼻腔、鼻咽部有無可影響咽鼓管通暢的因素(如炎症、腫瘤)。
3.檢驗血象

治療方案

1.積極控制炎症,給予有效的消炎藥物、抗過敏藥物,局部用1~2%酚甘油滴耳。防止併發症及轉為慢性。
2.積極治療鼻腔、鼻竇及鼻咽部疾病。鼻、咽部急性炎症消退後,可行咽鼓管吹張。
3.理療。

卡他性中耳炎預防護理

1、平時注意加強體育鍛鍊,以增強體質,預防感冒。
2、病中,可以經常自行“捏鼻吹張法”,每天至少一次。也可做耳周按摩及導引。
3、如使用吞咽吹張法或導管吹張法,則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①鼻腔有急性炎症或膿涕多時,忌做。
②吹張過程中需要耐心細緻,動作要輕。遇有鼻中隔彎曲,妨礙導管插入時,可改用彎端較長的導管,由對側鼻腔進行吹張。
③吹氣時捏球送氣用力不能過猛,以防吹破鼓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