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流障礙

思流障礙

思流障礙是思維速度改變所致的異常,實際上是由一個概念引出另一個概念的速度超出正常範圍。在正常情況下反映這一思維特徵的是思維敏捷的猶柔寡斷,在此基礎上再向兩個極端擴展就構成了思流障礙。

病因

1.精神疾病

(1)精神分裂症:精神運動性興奮,精神運動性抑制、衰退。

(2)躁鬱症:躁狂相,抑鬱相及混合相均可出現。

(3)心因性精神障礙:劇烈精神創傷所致的木僵狀態及朦朧狀態。

(4)焦慮性神經症:焦慮或恐怖狀態。

(5)環性人格

(6)精神發育遲滯。

2.器質性疾病

(1)腦器質性疾病:阿爾采木氏病,顳葉闐癇,腦外傷性疾呆,腦血管病,顱內腫瘤。

(2)軀體性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3.精神活性物質濫用:急性醉酒,致幻性藥物或植物所致的銷魂狀態。

臨床表現

1.思維奔逸:是指思維過程中聯想速度明顯加快、大量的概念在大腦
思流障礙思流障礙治療
中連續不斷地湧現,甚至來不及表達,思維過程缺乏總的指向性,前後的思維內容由一些隨機發生的因素連線而成,這種連線通常是可以理解的,內容豐富生動,而不刻板單調、離奇古怪。病人的言語易被外界刺激或思維的表面聯繫而轉移或與當時環境中發生的事情有聯繫表現為通過頭韻、尾韻、諧音、諺語或成語、習慣用語聯繫起來的音聯、意聯。患者的主觀體驗是腦子轉得快,好象上了潤滑油,特別地靈活、聰明。

有時由於其言語過份的快速 ,這種聯繫表現不出來,易誤為聯想散漫或思維破裂,但若將這種過份快速的言語記錄下來仔細分析,還是能夠找出其內在聯繫的。患者的話多也與贅述不同,思維奔逸時思維生動誇張,而贅述時則表現為令人生厭的重複、囉嗦。

2.思維遲滯:本症表現與思維奔逸恰恰截然相反。是指思維聯想減緩、思流發展進度變慢,產生的觀念的表象的量也減少,回答問題遲鈍而且答語簡單,表現語速慢、語量少、語音低,但思維內容並不荒謬,能夠正確反映現實。病人體驗到,難以決斷,思維難以集中,思維不清晰。同時還有主動注意減弱,對事物銘記困難。

由於表現為話少、內容單調、易與思維粘滯、思維貧乏相混淆。思維遲滯只是聯想速度的減緩,與現實聯繫較密切,腦中可以產生完整的概念,只是速度太低,一般常識與理解判斷能力均保持良好。若給以充足的時間則可以充分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思維貧乏、思維粘滯則無法在腦中產生完整的概念,思路拓展不平。

3.聯想活躍和聯想遲緩:聯想活躍和聯想遲緩是思維奔逸和思維聯想遲滯這兩個極端與正常之間的中間狀態,這裡所說的正常是指個人病前聯想速度的一慣狀態或以大多數人的表現範圍作為基礎而言的。聯想活躍和聯想遲緩的表現形式分別與思維奔逸和思維遲滯類似,只是表現的程度稍輕。

鑑別診斷

一、思維奔逸
思流障礙障礙

(一)情感性障礙(affective disorder) 躁狂症及雙相障礙躁狂相時均可表現為思維奔逸,言語增多,患者的思維聯想超常迅速,概念的發展和轉換很快,概念涉及的範圍極廣,談話的主題隨時變更,說起話來聲音宏亮、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繪聲繪色,有種無所不能的自鳴得意,且喜形於色。同時出現的症狀有情緒高漲,動作增多。其情緒和行為隨觀念的變換而變化,精神活動相互協調一致,能夠感染人,由於病人說話多,常致唇乾舌燥、聲音嘶啞。有時患者表現陋睿智和戲謔,常逗得周圍人哄堂大笑。患者雖誇誇其談,但實際做事時卻往往輕率決斷,考慮不周詳。

(二)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本病患者在精神運動性興奮時可表現為話多、興奮、動作增多,但患者言語內容零亂,聯想松馳,甚至出現思維破裂,其言語雖句子完整,但前後各句缺乏聯繫,即使如實記錄後細緻分析也無從發現其句中的內在聯繫,思維的結構明顯異常。此類患者多情感不鮮明,欠協調或不協調,表情呆板,無法進行情感交流。其動作表現為盲目、衝動、缺乏指向性。

(三)精神活性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某些醫療性或非醫療性藥物使用後可引起躁狂發作,某些致幻物質如大麻、嗎啡及其他致幻性植物均可導致銷魂狀態,表現為思潮澎湃、浮想聯翩、觀念迅速流動,飄逸不定,同時可伴有情緒欣快、自笑,多伴有程度不同的意識障礙。藥物作用過後症狀消失,醒後不能完全回憶。

(四)急性醉酒(acute drunkenness)服用一定量的酒類後,在大腦皮層抑制前有一個大腦皮層內抑制解除(即脫抑制)的過程,此時飲酒者可出現聯想變快、話多、借題發揮,多伴有情緒欣快,部分醉酒者伴有輕度意識模糊或意識狹窄,繼續攝入酒精則進一步轉入抑制,事後多不能完全回憶。

(五)心因性精神障礙(reactive mental disorder)由急劇或持久的精神創傷引起,表現為話多、興奮、衝動、喊叫,其聯想內容均與其精神創傷內容相聯繫。急性期可伴有意識障礙。多表現先抑制後興奮,興奮症狀持續時間一般在數日至數周內。

二、思維阻滯
(一)情感性障礙 抑鬱症、雙相障礙抑鬱相較嚴重時均可出現思維阻滯,表現為懶言少語或不語,語速極慢,給以充裕的時間能表達完整的思想,常自貶自責,對生活缺乏信心,喪失主動性,動作遲緩,自感精力不濟,常有無用,無助、無望感,嚴重者常因絕望而自殺。患者睡眠障礙多為早醒,其抑鬱情緒多有晝重夜輕的節律變化。

(二)精神分裂症 緊張型患者表現為不食不語不動,表情呆板,問語不答,緘默。但患者雖然緘默不語,卻可能有豐富的思維內容,只是由於受幻覺妄想影響而不能予以表達。此類患者多具有衝動、違拗或怪異行為。單純型患者也表現為不語,其思維內容常極其貧乏,對問語多簡單答以“不知道”,此類患者多情感淡漠,對親人疏遠,親情體驗喪失,行為退縮,由於疏懶而表現個人衛生料理差,可有衝動行為。衰退型患者也表現為不語,也以內容貧乏為特徵,同時還存在情感和意志活動的衰退,一般病程較長,容易區分。

(三)腦器質性精神病(brain organic psychosis)顱腦外傷、占位性或炎性病變患者均可出現思維聯想遲鈍,但此類患者均有明顯的神經系統相應體徵,多伴有記憶減退和智慧型下降等疾呆症狀。

(四)甲狀腺功能低下症(thyroid dysfunction)表現為普遍的精神活動變慢、思維緩慢不靈活,啟動能力降低,可伴有幻覺妄想,病情一般進展緩慢,多常伴有步態不穩,手和舌部運動笨掘及眼球震顫等共濟失調的症狀。幼年患病者常有智慧型缺陷。

(五)精神發育遲滯(mental retardation)患者聯想遲鈍與其掌握知識水平有限有關。由於大腦發育受限,整個精神活動均表現低下,多有社會適應不良,自理生活不能。嚴重者不會使用語言,只能理解簡單的指令,甚至於不會說話,只發單音,對語言無反應。

(六)反應性木僵(reactive stupor)急劇而強烈的精神刺激引發患病,表現為緘默不語,呼之不應,僵住不動,思維可呈現短暫的停滯狀態,多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內緩解,一般不超過一周。木僵緩解後多轉為興奮狀態。

(七)重性焦慮或恐怖(major anxiety or phobia)驚恐發作或極度恐慌中病人表現為腦中一片空白,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常同時有心跳加速、大汗淋漓、震顫、呼吸困難等軀體症狀,自感似乎“馬上就要死了”。發作一般持續時間極短,間隙期可完全恢復正常。

三、聯想活路和聯想遲緩
可見於上述諸類疾病狀態,只是在程度上較輕,還可見於環性人格。

環性人格(cycle personality) 時而表現思維敏捷、精神煥發、雄心勃勃,內心無比喜悅,並做出大量的計畫和構想;時而又表現為沉默寡言、猶豫不決、萎靡不振、終日愁眉不展、甚至悲觀抑鬱。患者愉快時聯想活躍,悲觀時聯想遲鈍,常反覆交替,但每次發作均達不到診斷為情感障礙的程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