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視野下的法治現象

思想史視野下的法治現象

本書是《西方法律坐標叢書》系列之一的《思想史視野下的法治現象》引分冊,書中具體包括了:西方近現代法律制度和理性的自然法、柏拉圖關於法律的三個比喻、亞里士多德法律正義論的三重結構等內容。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思想史視野下的法治現象思想史視野下的法治現象
本書是《西方法律坐標叢書》系列之一的《思想史視野下的法治現象》分冊,書中具體包括了:西方近現代法律制度和理性的自然法、柏拉圖關於法律的三個比喻、亞里士多德法律正義論的三重結構等內容。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內容簡介

從思想史的角度梳理法治的理想圖畫、法治的理論淵源、法治的政治-社會結構和思想結構,破除人們對於17-18世紀西方學者的法治理想起源於何種歷史條件、西方法治理論的古典來源和基督教基礎立基於何處,以及20世紀之後西方法治理論發生怎樣的流變等方面的迷思,探索法治現象的內在結構,並解決中國法律傳統與西方法治主義之問融合的可能性與限度。

作者簡介

徐愛國,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律史學會西方法律思想史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涉足的法學領域有法理學、法律史學和侵權行為法學。主講過的課程包括:西方法律思想史和英美侵權法等。 代表性的論文:《歐洲結構主義符號學法學的幾個側面》、《英美法中“侵擾”的侵權行為責任》、《聖經里的法律思想》、《亞里士多德法律正義論的思想史探索》、《解讀柏拉圖關於法律的三個比喻》、《政體與法治:一個思想史的檢討》、《侵權法的經濟學理論:一個思想史的札記》等。 代表性著作有《破解法學之謎》、《分析法學》、《名案中的法律智慧》、《英美侵權行為法學》和《西方法律思想史》等。譯著有《私法的理念》和《哈佛法律評論-侵權法學精粹》等。

目錄

第一章 西方法治的理想設計

一、西方近現代法律制度和理性的自然法

二、系統完整的自然法理論

三、自然法理論之下的政治法律原則

四、古典自然法理論的得與失

第二章 法治理想的古希臘思想淵源

上篇 柏拉圖關於法律的三個比喻

一、古各斯的寶石戒指

二、醫生的教科書與他的經驗

三、金質的法律紐帶

下篇 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正義論

一、亞里士多德法律正義論的三重結構

二、法哲學意義上的正義論:終極價值v.相對價值

三、社會政治制度下的正義原則:自由v.平等

四、法律實踐理性中的正義論:矯正正義v.成本效益

第三章人權與法治的基督教神學基礎

引言

一、人權的基督教思想的早期淵源

二、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的人權與法治

三、天主教視野下近代世俗人權觀的缺陷

四、天主教神學視野下的人權與自然法

五、天主教教義下的人權體系

結語

第四章 三個古怪法學家的古怪理論

上篇 霍姆斯論法律之路

一、法律和道德的區分

二、歷史和社會利益決定法律的內容和法律的發展

三、法理學是一個成功的律師所必備的知識

中篇 傑克森的結構主義符號學法學

一、符號學、符號學法學和歐洲結構主義符號學法學

二、對法律現象的符號學分析

三、對法律理論的符號學分析

四、法律符號學的一些總結

下篇 甘迺迪教授的憤怒

一、甘迺迪教授之奇人奇事

二、甘迺迪與哈佛法學院

三、甘迺迪的著作和理論傾向

第五章 政體與法治的內在理論邏輯

一、主題

二、政體與法治的邏輯關係

三、民主憲政與法律至上

四、法治與社會秩序

五、結語

第六章 探尋中國“法治”的意蘊

引言

一、“法治”的三種意義及其內在理論關係

二、從中國古代法治工具主義論到近代法治目的主義論

三、中國法律傳統與西方現代法治的異質性

四、關於中國“法治”的推論以及關於“法治”熱點命題的點評

第七章 社會類型與法治取向

一、引言

二、“親親尊尊”的社會與“德主刑輔”的法律傳統

三、“個人自治”的社會與“法律至上”的法律傳統

四、和諧社會與法治取向

書摘插圖

第一章 西方法治的理想設計

一、西方近現代法律制度和理性的自然法

西方社會的近代或者現代是以資產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為標誌的,而這種法律制度的理論基礎則是起源於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文主義運動,直接淵源於啟蒙運動的理性主義,也就是過去我們經常提到的經典自然法學,按照我國約定俗成的叫法,為“古典自然法學”。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的許多法律制度和法律學說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是對於近代法律及其法律理論予以徹底性的批評,但是,直到今天,我們仍然說,西方法律制度體現了一種民主、自由和法治的精神,其理論基礎仍然是古典的自然法學。

自然法的觀念是古希臘和基督教的一種文化遺產,在古希臘和羅馬的法律思想中,自然法代表了理性,是普遍適用的,高於一切城邦法律之上。基督教的自然法體現了神意,是上帝統率人類的法律。經過中世紀神學的洗禮,人們又重新找到了人類的理性。隨著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深入,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理性主義作為一種思想武器得以長足地發展。到17、18世紀,由於啟蒙運動的宣傳,人類理性和自然法的運動達到了頂峰。這種理性運動在法律思想領域的體現,就是所謂的“古典自然法學”,這種理論主張,自然法代表人類的理性或本性,是最高的法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