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語實錄:教育的真諦

心語實錄:教育的真諦

這本《心語實錄(教育的真諦)》(作者竇根鎖、楊喜生)是關於研究中國德育的專著。 《心語實錄(教育的真諦)》收錄了《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實現新課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摧傷雖多意越厲,直與天地爭春回》;《到廬山識其真面目——寫在竇老師人生啟迪後》;《由“遲到”引發的深思》等文章。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心語實錄:教育的真諦 心語實錄:教育的真諦
在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的討論中,可能更關注的是教學的方法問題是技術性問題還是藝術性問題。當強調教學方法是技術性問題時,可能會追循類似於自然科學那樣的技術主義路線,更多探尋教師教學的基本模式、基本規律,以便在教師培養程式中加以套用。
這本《心語實錄(教育的真諦)》(作者竇根鎖、楊喜生)是關於研究中國德育的專著。

作者簡介

楊喜生 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物理系,高級教師。先後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一中、鄂爾多斯市職業技術學校、鄂爾多斯市三中從事物理學、電子技術、電機學課程的教學。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來,擔任班主任11年,兼任校團委書記3年,任德育處主任13年,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德育工作經驗。1990年被東勝區區委、區政府授予“優秀教師”稱號,20lO年被鄂爾多斯市教育局評為“先進德育工作者”。多次在省、自治區級刊物中發表論文並獲獎。竇根鎖 畢業於太原師範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高級教師。先後在山西省河曲縣巡鎮中學、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第三中學任教二十八年,歷任教研組組長、教務處主任和政教處主任等職,多次獲得鄂爾多斯市優秀班主任、師德標兵和教學能手等稱號。2009年獲得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德育研究與實踐“先進實驗教師”稱號;2010年獲得中國教育學會內蒙古實驗學校骨幹教師稱號。先後在國家及省、市級報刊上發表教育教學文章計十餘萬字,並參與了全國教育“十二五”規劃德育研究與實踐的課題活動。

圖書目錄

編者的話——從愛心與責任出發
書信
引子
來自學生的信
給爸爸、媽媽的信
家信
心得
引子
第一次遠行
塞外生活
青春在事業中閃光
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生活
“大禹治水”對班級管理的啟示
繼往開來,再創母校輝煌
今天我上崗
怎樣度過高中三年的生活
突出主動參與,變“教師包辦”為“親身體驗”
“今天我上崗”一一讓更多的學生體驗成功
人生隨感
班主任:從管理者到指導者
為人師表,體會教育真諦
桃李滿園用心栽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實現新課標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
路在前方
新來的老師
心得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成功秘訣
托起明天的太陽
找回自信
摧傷雖多意越厲,直與天地爭春回
再塑人生
選擇目標
學會做人
感受老師
敢問路在何方
到廬山識其真面目——寫在竇老師人生啟迪後
晉西北的又一豐碑——記名師竇根鎖老師
贈恩師
五行的花環——給竇老師
我的“貴族精神”觀
感謝您,老師
青春·愛心
愛自己
愛他人
愛祖國
由“遲到”引發的深思
我與我的青春往事
自我認識
反省
在銘記與忘記的兩岸
值周總結
洗禮
感悟
體驗老師工作——當一回監考
難忘的一周
永不言棄
寫在高考一周年的日子裡
想想在95時的日子
日記
引子
1990年
1991年
1994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5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隨筆
引子
理想篇
目標篇
奮鬥篇
惜時篇
有恆篇
勵志篇
勤奮篇
求實篇
生活篇
自信篇
學習篇
思索篇
附錄
激勵性評語
後記

文摘

在所有棘手的問題中,最令我頭疼的還是學習上的問題。上了四年的大學,乃至這么多年的苦學,卻很少去真正地思考,去思考自己將來做些什麼,可是現在卻完全變了,現在上課中最多的就是追問(老師的追問和自己的追問)為什麼,雖然最後不一定能找出答案,但是這卻是一個不斷思索的過程。現在我感覺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太差了,因此我得努力去提高自己,但提高還需要以豐富的知識為基礎,為此我只好再去刻苦地學習,運用自己的大腦不斷地思索。
竇老師,近幾年來,我一直都會經常反思自己所經歷過的事情,所走過的路,其中您教我的那三年顯得尤為重要。那是一段自信與不自信的失望與奮發的過程。那三年,從始至終,若是沒有您的鼓勵與支持,恐怕我會對自己放棄的。高中時的經歷一直激勵著我的大學生活,但是這種激勵並未保持多久,我只是保持自己不落後的狀態。真正一次激發自己是在考研的過程中。在考研中,每當我想放棄時,就會想起自己的高考,就會對自己說:“當時那么差的你還能考上大學,現在你不是最好的,但起碼不是最差的,怎么能對自己失去信心呢?”就是在這樣的信念支持下,我堅持了下來。現在當我一次次聽說一些朋友本打算考研,可到報名的時候就改變主意,我真為他們惋惜。
竇老師,從我的經歷中,我感覺到其實任何時候都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確定的差生,只有不努力的、沒有堅定信念的學生,您說是嗎?我多么希望現在的師弟、師妹們能夠早一天意識到這點,早日成才!
其實在所有導致我失敗的因素中,最致命的就是懶惰和拖拉。雖然高考和考研都已經過去了,但是在以後的人生中,我也許還會經歷失敗。今天我之所以敢在竇老師面前把我的最大缺點揭示出來,就是想讓竇老師繼續監督我。我在全校師生面前說的話,我沒有忘記,我還得去實現自己的諾言。現在已經沒有人會在我後面促我前行了,我只能自勉。希望無論什麼時候,我都不會給您丟臉。
竇老師,還有就是上次昕曉燕談起趙老師要考研的事,現在還有整整一年時間,用來複習足夠了。只要先把英語搞好,其他功課應該不會成問題的,以後趙老師若有什麼需要的,也可以和我聯繫,我一定會盡力而為的!
學生:王芳
2001年11月10日
王芳,1992年因中考成績較低,自費上了高中。1997年考入山西大學。經過她的不斷努力,2001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2004年又考取了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
(二)
敬愛的竇老師:
一年沒有問候,愧疚萬分,多望老師原諒!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就過去一年了。新年將要到來,更讓人不由得想起流逝的過去。
從國小到現在,細數起來,走過的路其實並不漫長,然而教我育我的老師卻非屈指可數。這或許是由於我已站在一個特殊的角度。回首過去,更增加了一份對教過我的老師的感激:自己的每一步都凝聚了老師的心血和汗水。時過境遷,這份感覺愈發深刻。我每走一步,身後都留下了一大堆永遠無法還清的債務——師恩。
高中生活難忘,高三生活尤為難忘,文科班的情感經歷以及學習、生活上的體驗更是刻骨銘心、永遠難忘。至今想來,歷歷在目,讓人感動。慨嘆之餘,我倍加珍惜那份永久的記憶。
真的,竇老師,我的話語沒有半句是虛假的。高三生活,只要一想起來,我就會激動不已,我得到的太多了。這其中,大學的通知單只是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我在那裡學到了前所未有而又足以影響我一生的東西——如何學習、如何做事、如何做人。說到這裡,我想真誠地對您說:“謝謝,謝謝您了,竇老師!,’這儘管不足以表達我對您的感激之情,但我仍不由得想說,是您或言傳身教或潛移默化或直接或問接或鼓勵或批評,使我懂得了好多好多。臨行前您仍不忘叮嚀囑咐,給我們指點迷津。這些令我感受至深,無以言表。
高三的一年,因您及您的一舉一動,引發我的感想太多了。所有的一切,組合成一道奇特的風景線,煥發著不可磨滅的光彩,照亮我前進的道路,更給我以指示和鼓勵、鞭策和警示。我寫不出讚美您的壯美詩行,敬愛的老師,請接受我無華但卻是發自心底的讚美及感謝吧!
竇老師,跟您談談我現在的情況吧!這個學期就要結束了,現在我又開始為期末考試做準備了。這個學期除了英語等公共課外,開了三門專業課——教育概論、管理心理學和教育統計。經過一年的適應,在學習方法、心理上我差不多都調整過來了。對周圍的一切,我都不討厭了,所以也就能安心學習了。有時想想將來的事,我感到害怕,想到自己的淺薄無知,便想多學點東西。暑假,我是在忻州過的,給一個國中一年級的學生做家教。一個多月,儘管沒出現尷尬局面,但我深深感到了自己在各方面的欠缺。這更激起了我學習的強烈願望。現在,我沒有了高中時的壓力,空閒時可以在自己喜愛的書叢中信步,真是一種享受。
大學四年已過去了一年,時間過得讓人感到慌恐,不敢再抱怨、慨嘆無聊了。此時才明白,只有珍惜才是最理智的選擇。又不由得想起了您接班時的一席話,我感到很坦然。我將繼續努力讓自己三年之後不後悔,不敢奢望別的,能做到不誤人子弟就滿足了。
教師是崇高的職業,好教師更是為人們永遠尊敬的。P3-5

後記

本書作者中有一位從教近30年的老教師,他從教經歷的特點是,多年一直承擔著高中歷史課教學,兼任文科班班主任,而且至今仍然精力充沛地工作在教育崗位上。
鄙人在20多年前,曾經是他的班主任,兼授歷史課。在我從教的三十幾年裡,從事過多種領域的教學,而且從教育戰線上退休倏忽已十有餘載矣!所以單就高中教育這一領域來說,他比我的工作時間長得多,自然他的教學經驗與感悟也比我多得多。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他這個人總不滿足於做一個老實安分的教書匠,而是三十年如一日地追尋著自己的教育夢想。時常有新生的教育理念在閃光、在躍動;不時地有些與常人不同的做法在試驗、在踐行;他從不情願“吃別人嚼過的饃”。我認為這是一種精神,也正是他的難能可貴而又誠為可愛之處。
十年,在人生長河中是短暫一瞬,但對於一個認真做事的入來說,卻也是不算短的一段寶貴時光。本書的編者曾獲得歷屆優秀班主任、師德模範和教學能手榮譽稱號。2009年又獲得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德育研究與實踐的“先進實驗教師”稱號,近來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被評為“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和中國教育學會內蒙古實驗學校骨幹教師。但願他在未來的十年里,取得更大的輝煌。
應編者之約,寫下以上幾段話,權作《心語實錄》的後記,或當作一篇班內的“接力日記”,錄以留念。
趙三再
寫于山西忻州師範學院
2010年9月7日

序言

在教學是科學還是藝術的討論中,可能更關注的是教學的方法問題是技術性問題還是藝術性問題。當強調教學方法是技術性問題時,可能會追循類似於自然科學那樣的技術主義路線,更多探尋教師教學的基本模式、基本規律,以便在教師培養程式中加以套用。那么,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規律便可以在不同的人身上進行複製和傳遞,教育教學便似乎可以以一套科學的程式塑造出眾多的“魏書生”。
但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成長的教師往往會發覺,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很難技術性地去複製某位名師的“教學技術”,即使複製下來,在實際的使用中也會發覺此技術的效果非彼技術的效果。因而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育教學方法可能並不是一種技術化的路線,而是一種千人千面的藝術創造和理解。如果承認教學是一種藝術,那么就會注重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反思和理解,注重自身思想、修養對教學行為潛移默化的約束與指導,就會注重對教學生活的情境性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對人的關懷和理解,就會去追求理想中教育對人性的解讀和解放。一名新教師走向專家級教師的過程,不是一個獲取教學技術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個人教學生活的體驗和理解過程。伴隨其教學生活的是一種對生活的思考和理解,那是一種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經驗性過程。那么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對每一位專家級教師成長經歷的生活性閱讀和理解,可能更有助於教師形成自己對教育教學藝術的深層理解和體悟。
竇根鎖老師,正是這樣一位飽含生活熱情、追求教育理想、,不斷探索和體悟教育教學藝術而長期堅守在基層教學崗位的教師。我與竇老師相識近20年,對竇老師的人生歷程,特別是作為一名教師的成長經歷,我還是所知甚多的,因而也便欣然接受了為此書作序的邀請。
竇老師是在高中畢業後由於其對歷史學科的酷愛和出色的成績而被留校任教的。竇老師的教學生涯是在一種傳統的師徒式的幫帶關係中開啟和成長的。老師的示範,徒弟的理解和模仿,師徒在各自理解基礎上的分析和討論,徒弟在修改、調整中體悟著自己的學習生活,師徒就是在這種理解、討論、協商的過程中完善著教學的過程,體驗著教學的藝術。而竇老師與學生相處的藝術,也正是發軔於自己對老先生教學藝術的理解與感悟,豐富了自己教學實踐的體驗與反思。
本書作為師生在共同的教學場景中對教育生活的真實體驗與理解,再現了教育實踐場景中師生關係的構建過程,以及師生形成尊重、理解和互助的學習共同體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正是對“教學的藝術是愛的藝術”的至理的生活化的展現。
草草數語,且作為我對竇老師從教生活的一種理解和解讀。
趙振國
2010年11月1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