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隸屬於瓶爾小草科、瓶爾小草屬。根狀莖短細,直立,有少數粗長的肉質根。主要分布在陝西、甘肅、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西等地。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短細,直立,有少數粗長的肉質根。總葉柄長4-8厘米,淡綠色,向基部為灰白色,營養葉片長3-4厘米,寬約6-3.5厘米,為卵形或卵圓形,先端圓或近於鈍頭,基部深心臟形,有短柄,邊緣多少呈波狀,草質,網狀脈明顯。孢子葉自營養葉柄的基部生出,長10-15厘米,細長,孢子囊穗長3-3.5厘米,纖細。

分布習性

產江西、四川、青州、雲南、台灣、福建。生密林下。朝鮮、日本、印度、越南、南洋羣島、南美洲也有分布。

參考文獻

心臟葉瓶爾小草

OphioglossumreticulatumLinn.Sp.Pl.II(1763)1063;Hook.etGrev.Ic.Fil.(1831)t.20;Hook.etBak.Syn.Fil.ed.2(1874)446,proparte;Bedd.FernsS.Ind.(1873)t.70;Handb.FernsBrit.Ind.(1883)465,f.290;Prantl.inJahrb.Bot.Gard.u.Mus.-Berl.III(1884)330,t.8,f.32;H.Ito,Fil.Jap.Illustr.(1944)t.502:Christ,Farnkr.d.erde(1897)363;DielsinEngl.u.Prantl,Nat.Pflanzenfam.I,iv(1899).469;C.Chr.Ind.Fil.(1905)472;v.A.v.R.Handb.Mal.Ferns(1908)776;Tard.-BlotetC.Chr.inFl.Indo-ChineVII,ii(1939)7;DeVolFernsEastCentr.ChinainNotesBot.Chin.Mus.Hende,No.7(1945)50——OphioglossumcordifoliumRoxb.inCalc.Journ.Nat.Hist.Soc.IV(1844)475——OphioglossumpedunculosumDunn&Tutch.Fl.Kwangt.&Hongk.inKewBull.Add.Ser.X(1912)356,nonDesv.1811.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傈僳藥】檢你俄:全草治蛇傷,癰疽等《怒江藥》。功用同尖頭瓶爾小草O.peduncu-losum《苗醫藥》。

來源:《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

分類:醫藥

全草(一支箭):微苦,平。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蛇咬傷、癰癤瘡毒。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藥材認識

【出處】出自於《草木便方》

【拼音名】YìZhīJiàn

【英文名】Adder'sTongueHerb,HerbofAdderTongue,HerbofCommonAdder'sTongueFern,HerbofPedunculateAdder'sTongue,HerbofreticulateAdder'sTongue

【別名】青藤、蛇咬子、小青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瓶爾小草科植物尖頭瓶爾小草、鈍頭瓶爾小草、一支箭、狹葉瓶爾小草及心臟葉瓶爾小草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OphioglossumpedunculosumDesv.2.OphioglossumpetiolatumHook.3.OphioglossumthermaleKom.[O.angustatumMaxim.;O.vulgatumL.var.thermaleC.Chr.]4.OphioglossumreticulatumL.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挖帶根全草,去泥土,洗淨,陰乾或鮮用。

【原形態】

心臟葉瓶爾小草植株高15-45cm。根莖短而直立,圓柱形。根肉質而長。具總柄1-2個,長6-14cm;每總柄有營養葉1片,近圓形或寬卵形,長5-7cm,寬4.5-6cm,基部心形,邊緣全緣,先端尖或鈍,有柄。孢子葉自總柄上端抽出,長8-25cm。孢子囊穗狹線形,長3.5-6cm。

【生境分布】

.心臟葉瓶爾小草生於海拔1600m以下的密林下。

.心臟葉瓶爾小草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廣西等地。

【性味】苦;甘;微寒

【歸經】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主癰腫瘡毒;疥瘡身癢;跌打損傷;瘀血腫痛;毒蛇咬傷;燒燙傷;瘀滯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附方】1.治疥瘡身癢:一支箭、蒲公英、魚鍬串、側耳根,燉鱔魚服。(《四川中藥志》)2.治癰腫初起:一支箭、魚膽草、鏵頭草、野菸葉,搗爛敷。(《四川中藥志》)3.治乳癰:一支箭、蒲公英各適量,搗爛外敷。4.治癤瘡癰腫:一支箭、熟大黃各一錢五分,對經草四錢,柴胡二錢。水煎服。5.治毒蛇咬傷,無名腫毒:一支箭鮮品適量,搗爛外敷。6.治小兒疳積:一支箭、使君子、雞內金,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各家論述】1.《草木便方》:清熱毒,除風熱。治腎囊腫痛,疔腫惡毒,胸腹宿血,蛇毒。2.《分類草藥性》:治癢子,消瘡毒,跌打損傷,腫毒。3.《四川中藥志》:清熱解毒,消癰腫。治犬傷,疥瘡。

【摘錄】《中華本草》

藥材鑑別

心臟葉瓶爾小草總葉柄長4-10cm,營養葉卵形或近圓形,長5-7cm,寬4-5.5cm,先端尖或鈍,邊緣波狀,基部心形,有短柄,草質,網脈明顯。

植物圖片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心臟葉瓶爾小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