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代謝顯像

基本信息

原理

葡萄糖和脂肪酸等物質是心肌細胞代謝的重要能量底物,利用放射性核素對這些底物進行標記,靜脈注射後可被心肌細胞所攝取,套用體外射線探測及成像設備進行心肌顯像。需要注意的是,正常人在禁食狀態下,脂肪酸是心臟主要能量來源,而在葡萄糖負荷下(進餐後),血漿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上升,血漿脂肪酸水平降低,則心臟主要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物質。因此,在不同條件下套用相應的標記藥物進行代謝顯像,即可了解心肌的代謝狀態。心肌代謝顯像根據顯像劑和顯像原理的不同可分為葡萄糖代謝顯像、心肌脂肪酸代謝顯像、有氧代謝顯像以及胺基酸代謝顯像等。

方法

1.葡萄糖代謝顯像注射顯像劑前禁食至少12小時,測定血糖水平,若<150mg/dl,則病人口服葡萄糖50g;若≥150mg/dl,則無需口服葡萄糖。維持好血糖水平後靜脈注射18F-FDG185~370MBq(5~10mCi),45分鐘後進行發射掃描,然後進行透射掃描。

2.心肌脂肪酸代謝顯像一般在禁食狀態下檢查。靜脈注射123I-BMIPP,20分鐘和3小時分別作SPECT斷層採集後常規進行圖像斷層重建。如使用11C-PA時,則需套用PET進行心肌顯像。

正常圖像

1.葡萄糖代謝顯像18F-FDG葡萄糖代謝顯像一般與靜息或負荷心肌灌注顯像結合套用。禁食狀態或葡萄糖負荷後壞死心肌均不攝取FDG。葡萄糖負荷後,缺血但仍存活的心肌以及正常的心肌可攝取FDG。在心肌灌注減低節段,葡萄糖負荷後FDG顯像顯示相應節段有FDG攝取(灌注-代謝不匹配),提示心肌缺血但仍存活;反之,相應節段無明顯FDG攝取(灌注-代謝匹配)標誌心肌細胞沒有活性。

2.心肌脂肪酸代謝顯像圖像判斷參考心肌葡萄糖代謝顯像。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對脂肪酸的攝取是均勻的;在心肌缺血情況下,缺血區脂肪酸代謝顯像呈局灶性缺損,而FDG顯像同一部位則顯像劑攝取增高,表明能量代謝已由脂肪酸轉變為葡萄糖代謝。

臨床套用

進行存活心肌判斷,用於指導治療方案的制訂。此外,心肌脂肪酸代謝顯像還可用於評價擴張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