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知肚明

心知肚明

心知肚明,心裡明白但不說破,形容心中有數。

基本信息

名詞由來

心知肚明心知肚明
古時候人們知道心在腹中,而且認定人是靠心來思考的,還把所有的智慧也歸根於心。所以,當時人們用於描述與思想和意識有關的問題時,就喜歡用“心”和“肚”、“腹”、“胸”等與心有關的名詞。比如說“胸有成竹”“滿腹經文”,還有你所說的“心知肚明”。
人們認定智慧來源於心,道德來源於心,感情來源於心。用於表達心理活動時,用“心緒”;用來描寫謀劃和打算時,用“心思”;用來描述感情時,用“心情”;意志和希望則用“心愿”;抑鬱和苦惱則用“心病”來描述。可以說,從古代到現在,所有與大腦活動相關的名詞,大多與心臟和它的部位有關。
時過境遷,中國的文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很多成語由於語出典故,而且蘊意深遠,因此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流傳。儘管很多成語從字面上看與科學事實不符,但並不妨礙他們發揮美妙的文學意義。

近義詞

心中有數、一清二楚、胸有定見、成竹在胸、胸有成竹、心照不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