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資本

心理資本

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是企業除了財力、人力、社會三大資本以外的第四大資本,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是超越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一種核心心理要素,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心理資源。

簡介 

心理資本心理資本
心理資本簡稱PCA(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是超越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的一種核心心理要素,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心理資源。心理資本是企業除了財力、人力、社會三大資本以外的第四大資本,包含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樂觀、堅韌、情緒智力等。企業的競爭優勢不是財力,不是技術,而是人。人的潛能是無限的,而其根源在於人的心理資本。

內容

心理資本心理資本

心理資本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希望:一個沒有希望、自暴自棄的人不可能創造什麼價值。
樂觀:樂觀者把不好的事歸結到暫時的原因,而把好事歸結到持久的原因,比如自己的能力等。
韌性:從逆境、衝突、失敗、責任和壓力中迅速恢復的心理能力。
主觀幸福感:自己心裡覺得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情商:感覺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進行自我激勵、有效地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組織公民行為:自覺、自發地幫助組織、關心組織利益,並且維護組織效益的行為,它並非直接由正式的賞罰體系引起。

用途

國外研究通過效用分析發現,心理資本增加2%,每年就可能給公司帶來1000 多萬美元的收入。心理資本是貯藏在人們心靈深處一股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實現人生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對學術界、套用領域和普通大眾都有震撼效應 。由於人的潛力巨大,所以相對於資金、市場和技術資本而言,心理資本的升值空間是最大的。心理資本可以帶來決定性的競爭優勢。擁有過人的心理資本的個人,能承受挑戰和變革,可以成為成功的員工、管理者和創業者,從逆境走向順境,從順境走向更大的成就。自信、樂觀、堅韌的人,勇於創新,敢於創新,能夠因地制宜地將知識和技能發揮到最大限度,成就自己也成就企業。

對於企業而言,擁有出色的企業精神、團隊文化、心理資本優秀的管理者和員工,就具備了最有價值的核心競爭力。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使得很多卓越的企業敢說,能挖走我的人,但不能複製我的精神和文化!心理資本,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個人,都可以有意識地去獲得、保持和提升。如果企業仍然只強調資金、市場、和技術,個人的充電仍然只局限於知識和技能,那必定會落後於時代競爭的步伐。通過拓展訓練等活動,認識和提升自我,激發自我潛能,建設企業文化,將是終身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

心理資本具有投資和收益特性,可以通過特定方式進行投資與開發,將其潛力挖掘出來,是在當今工作場所中能被測量、開發、有效管理、進而能提升績效的能力。員工可以植入、開發、測量和訓練這些品質,從而持續地實現生產力的增長。增加企業的績效和利潤。

對個人而言,心理資本是貯藏在我們心靈深處一股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實現人生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對學術界、套用領域和普通大眾都有震撼效應。正如著名壓力管理專家郝濱老師所言:人的潛能是無限的,而其根源在於人的心理資本。由於人的潛力巨大,所以相對於資金、市場和技術資本而言,心理資本的升值空間是最大的。心理資本可以帶來決定性的競爭優勢。擁有過人的心理資本的個人,能承受挑戰和變革,可以成為成功的員工、管理者和創業者,從逆境走向順境,從順境走向更大的成就。自信、樂觀、堅韌的人,勇於創新,敢於創新,能夠因地制宜地將知識和技能發揮到最大限度,成就自己也成就企業。

比較

心理資本及其與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的比較

人力資源,一般是指單位組織中的所有人。人力資本是指體現於人本身的知識、能力和健康狀況。是指存在於人體之中的各種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能和體力(健康狀況)等因素之和。人力資源不等於人力資本,人力資源只有經過培訓,才能真正成為資本。相對於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心理資本更關注個人的心理狀態。人力資本指員工身上所蘊含的知識和技能,如可以通過經驗的積累、接受教育、培訓技能等手段提升人力資本;社會資本指通過關係、聯繫網路和朋友而建立的關係資源,是包含在員工群體和員工網路中的知識;心理資本則描述了員工對未來的信心、希望,它是一種狀態,而非特質,與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相類似,心理資本可以通過訓練獲得並發展。
人力資本強調“你知道什麼”,諸如知識與技能;社會資本強調“你認識誰”,諸如關係和人脈;而心理資本則強調“你是誰”及“你想成為什麼”,關注的重點是個體的心理狀態。
心理資本是超越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一種核心心理要素,通過投資並開發“你是誰”來獲取競爭優勢,其基礎由“你是誰”組成而不是“你知道什麼”或“你知道誰”。心理資本基於積極的心理學範式,關注人的積極方面和優點,體現個人對未來的信心、希望、樂觀和毅力,關注個人或組織在面對未來逆境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個人層面上,心理資本指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的心理資源。在組織層面上,與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類似,心理資本通過改善的員工績效最終實現組織的投資回報和競爭優勢。心理資本具有獨特性,能有效地測量和管理,通過投資與開發心理資本,能改善績效,形成組織競爭優勢。
相對於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心理資本更關注個人的心理狀態。人力資本指員工身上所蘊含的知識和技能,如可以通過經驗的積累、接受教育、培訓技能等手段提升人力資本;社會資本指通過關係、聯繫網路和朋友而建立的關係資源,是包含在員工群體和員工網路中的知識;心理資本則描述了員工對未來的信心、希望,它是一種狀態,而非特質,與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相類似,心理資本可以通過訓練獲得並發展。

因為失業或崗位變動帶來的高度緊張,員工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和壓力。如果不能適當處理員工的緊張心理狀態,容易降低員工滿意度和對組織的承諾,最終對績效產生負面影響。不確定性、壓力和焦慮易導致員工對自己在日益變化的環境中處理問題的能力缺乏信心。尤其是在技術快速變化的時代,員工對使用新技術的牴觸並不是因為擔心技術本身,而是因為他們在心理上對自己能否成功運用新技術並取得良好績效缺乏信心。因此,急劇的社會和經濟環境變革,使員工面臨更大的心理焦慮和壓力。組織為了求生存、謀發展,培養自信、樂觀、滿懷希望、強堅韌性的員工就顯得特別重要。
“心理資本”歷史性的突破了傳統的“人力資本”,“社會資本”,“顧客資本”的思維方式,對於深刻理解知識經濟時代日益變革的組織中的員工具有及其重要的意義。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2年09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2年09月IN辭彙總|會議殺手| 交通心理煩躁症 |網路地主 |瓷男 |反PS潮 |逆齡族 |購物療法 |職場匆忙族 |心理資本 | 陪讀家長|視覺差異|白領冷漠症 |約跑族 | 過勞肥 |無意識加班 |碎鑽王老五 | 心罰 | H族 |職場小黑人 |生機飲食法 |閃職族 |婚內沉默症 |泡沫高薪 |蹺蹺板夫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