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我們

心理學的發展 心理學的明天 心理學的方法

心理學與我們

作 者: (美)費爾德曼 著,(中)黃希庭 著,黃希庭 等譯
出 版 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1
字 數: 722000
版 次: 1
頁 數: 338
開 本: 大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115187666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定價:¥58.00

編輯推薦

為了我們—中國讀者的閱讀和學習需要;
展示我們—中國心理學家的成就與貢獻。
本書亮點
1.繼《心理學與生活》之後,精品打造,重磅推出中美心理學家強強聯合之作《心理學與我們》一書。
2.此書由中外優秀心理學家首度合作編寫,歷時兩年之久,精雕細琢。
3.以美國著名心理學家Robert S. Feldman的暢銷教材Understanding Psychology(7e)為基礎,中國著名心理學家黃希庭教授領銜編寫。
4.貼近我國心理學教學體系,符合中國學生的學習習慣。精心挑選原書圖片打造21頁彩插,專業術語表、索引、參考文獻完全保留。
5.身邊事例,俯拾即是,書中大量圖表助你輕鬆解讀心理學。普及讀本,適合每一位對心理學感興趣的讀者。
6.“你想了解自己嗎”專欄,做個測試,輕鬆了解自己的狀態。
7.“心理學與人生”專欄,告訴你諸如“讓我們睡得更香”、“節食與成功減肥”的小方法。
8.“探索與發現”專欄,講一些學術前沿小知識和趣味案例,令你的閱讀變得更輕鬆。
9.《心理學與我們》會帶給你全新的閱讀體驗,讓心理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理論,拉近心理學與普通大眾的距離。
10. 點燃心靈中的真善美,提升人性之尊嚴。新曲線出品,品質保證。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外優秀心理學家首度合作編寫的一部心理學通論性著作。以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費爾德曼的暢銷教材Understanding Psychology(7e)為基礎,由中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黃希庭教授領銜,結合中國的研究成果、精彩案例對其加以改編和最佳化,使之更符合中國心理學的教學體系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同時,也保留了原書中大量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豐富的素材和圖片。
本書原著由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校區心理學教授羅伯特·費爾德曼執筆,中譯版由中國西南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黃希庭傾力改編。英文原著Understanding Psychology是一本內容豐富、生動有趣的心理學入門教材,自2004年面世以來長期處於同類圖書銷量榜之前列。大陸引進版更有黃希庭教授的傾力加盟,保留了原著精華,融入中華文化,結合當代中國現狀,關注日常生活,為國人量身打造了這本輕鬆易懂且內容全面的優秀教材。
本書共15章,內容涵蓋了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原理陳述部分極具可讀性,各章節均以日常事例開始,以簡單直率的問題切入主題,更有大量生活實例與現實資料的充分輔助,使讀者在解決日常問題的同時,了解心理學原理,並引發深入的思考;本書還加入了大量的新鮮元素,如“心理學與人生”“探索與發現”“你想了解自己嗎”等等,這些專題探討了與我們日常生活事件密切相關且受到普遍關注的話題,為我們的生活答疑解惑。
該書適合用作各大高校心理學專業學生的入門教材,經過黃希庭教授的改編,該書在結構和文章組織上更符合中國學生的閱讀習慣;各章節最後的“思考與套用”“推薦參考讀物”專題有利於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和複習。同時,由於本書內容的近時性和可讀性,它也同樣適合那些對心理學抱有濃厚興趣,對生活現象懷有好奇的普通讀者。
讀者對象:本書適合作為普通高校心理學課程、普通心理學公選課的教材,也適用於廣大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作者簡介

羅伯特·費爾德曼(Robert S. Feldman),麻薩諸塞大學心理系的教授,本科生部教學負責人,學院傑出教師獎的獲得者。他也在Mount Holyoke College、Wesleyan University 和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教授心理學課程。 作為本科生部的負責人,他發起了少數學生督導項目(Minority Mentoring Program),同時,他也在天才促進項目(Talent Advancement Program)中教授心理學導論。費爾德曼教授應邀頻繁做有關教學技術運用的講座,在麻薩諸塞大學開創了遠程教育課程。費爾德曼教授作為一名多產的、廣受歡迎的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知識普及的作者和心理學研究者,已撰寫、出版和發表了100多部著作以及科學論文。其中的一些(《非語言行為基礎》、《兒童非言語行為發展》、《社會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P.O.W.E.R.學習》)被譯成了多種文字(西班牙文、法文、中文以及阿拉伯文等)出版。他的研究興趣著重於誠實和欺騙行為,以及印象管理中非言語行為的運用。
黃希庭(1937--),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屆國家級教學 名師獎獲得者。1961年北京大學心理專業畢業,1967年北京大學普通 心理學專業研究生畢業。中國心理學會第七屆和第八屆副理事長兼 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現任西南大學學位委員會和學術委員 會副主任、國家級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和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 點負責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級精品 課程普通心理學負責人。已出版著、譯作50餘部(含合著、合譯)’發 表學術論文近300篇,其中4本教材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 一、二等獎,3項教學科研成果獲國家級和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一、二 等獎,9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一、二等獎。2005院授予的”“全 國先進工作者”稱呼。

目錄

第1章 緒論

心理學的性質
何謂心理學
心理學不是常識
你想了解自己嗎:心理學知識知多少
心理學的科學性
心理學的分支學科
基礎領域
套用領域
心理學工作者的職業
現狀
職業領域
培養途徑
心理學的發展
心理學與人生1-1:心理學博士談心理學學習的煩惱
心理學的昨天
構造主義
機能主義
格式塔心理學
心理學發展年譜
心理學的今天
五種主要研究取向
五大爭論
心理學的明天
基礎研究將更加深入
探索與發現1-1:文化的影響
套用研究將更多造福於人類
心理學與人生1-2:學會枇判性地思考
心理學的方法
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
客觀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
個性化原則
心理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選擇課題
提出理論和假設
設計研究方案
蒐集整理資料
驗證假設
心理學與人生1-3:留意身邊的一心理學問題
幾種主要的研究方法
實驗法
相關法
個案法

第2章 神經科學與行為

神經元
神經元的結構
神經元的激活
神經元的聯繫
神經遞質
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進化的基礎
行為遺傳學
內分泌系統
你想了解自己嗎:測測你對多動症的了解

腦的研究技術
腦的結構與功能
中央核
邊緣系統
大腦皮層
腦的修復
腦的兩半球
大腦半球的專門化
心理學與人生2-1:如何開發我們的右腦
探索與發現:人類多樣性與腦
心理學與人生2-2:通過生物反饋控制我們的
割裂腦

第3章 感覺與知覺

感覺概述
什麼是感覺
感覺閾限
絕對閾限
差別閾限
感覺適應
視覺
眼睛的結構與視覺信息加工
角膜、瞳孔和晶狀體
視網膜
傳向大腦的神經通路
視覺信息加工
色覺與色盲
心理學與人生3-1:適合你的色彩
聽覺和其他感覺
聽覺與平衡
聲音的物理屬性
聽覺喪失和聾文化
聽覺理論
平衡覺
嗅覺與味覺
嗅覺
味覺
膚覺
你想了解自己嗎:測測你的味覺能力
心理學與人生3-2:如何控制疼痛?
知覺
知覺概述
什麼是知覺
知覺組織原則
知覺恆常性
知覺加工
特徵分析
自上而下加工與自下而上加工
幾種主要的知覺
深度知覺
時間知覺
運動知覺
錯覺
探索與發現3-1:文化與知覺
閾下知覺
心理學與人生3-3:什麼樣式的服裝適合你?

第4章 意識與意識狀態

意識
什麼是意識
意識的層面
睡眠與夢
睡眠
生理節律
你想了解自己嗎:睡眠與夢知多少
睡眠的階段
睡眠的功能
睡眠障礙

西方關於夢的理論
中國古代關於夢的觀點
白日夢
心理學與人生4-1:讓我們睡得更香
催眠與冥想
催眠
什麼是催眠
催眠的作用
冥想
探索與發現4-1:改變意識狀態的跨文化途徑
藥物與意識狀態的改變
藥物的類型
藥物濫用的原因
改變意識狀態的藥物
興奮劑
鎮靜劑
麻醉劑
致幻劑
心理學與人生4-2:如何界定藥物與酒精濫用
第5章 學習
第6章 記憶
第7章 認知與語言
第8章 智力
第9章 動機與情緒
第10章 性別、性和愛情
第11章 人的畢生發展
第12章 人格
第13章 壓力、應對與幸福感
第14章 心理障礙與治療
第15章 社會心理學

專業術語表
索引
參考文獻

媒體評論

專家推薦
“費爾德曼教授的《理解心理學》第7版是一本優秀的普通心理學課程教材,內容全面且又具有近時性,結構新且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我們據此改編的目的是為我國社會大眾提供一本結構清晰、易於理解、能反映當代心理學的基礎知識,以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之著作。基於此,我們的做法是刪繁就簡,凸現精華,聯繫生活實際,以提升人性之尊嚴。”
黃希庭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西南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書摘插圖

第1章 緒論
現代人大多都知道心理學(psychology)這個名詞。但是什麼是心理學?它有哪些分支學科?心理學家的職業魅力何在?許多人可能並不了解。
何謂心理學
心理學不是常識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有關如何處理自己的人際交往,以及怎樣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種種“理論”。關於這些“理論”,人們很難清晰、邏輯地將它表達出來,但卻常常體現在諺語、箴言中。但這種關於心理與行為的“常識”又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對於要採取行動,有人說“三思而後行”,又有人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對於人際情感,有說“小別勝新婚”,又說“眼不見心不煩”;對於工作效率,亦有兩種相反的諺語: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與“三個和尚沒水吃”:對於人際吸引,也有“異性相吸”與“物以類聚”。這些諺語若不講條件地使用,那都是不可證偽的,因而是不科學的。
某些世俗信念可以被驗證,但它們往往卻被心理學研究證實是錯的。例如,對高中生課餘打工一事,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為是件好事,理由是:(1)打工掙到的錢可以貼補他們未來的教育費用和家庭開銷;(2)可以發展他們的工作情操,使他們在日後的職業生涯中可以承擔更多的責任;(3)可以幫助他們形成對美國經濟的正確看法;(4)由於體會到掙錢的不易,因而會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許多心理學研究表明,這些世俗看法都是錯誤的。高中階段的打工經歷對學生並不具有普遍的教育和提升經驗的意義。反倒讓學生對工作、對美國經濟可能的貢獻變得更反感和不尊重(Bachman&Schulenberg,1993;Steinberg,Brown.&Dombusch。1996;Steinberg,Fegley,&Dorn-busch.1993)。又如,常識認為學業成績優秀、喜歡讀書的孩子,其體能和社交能力都較差。大量事實表明,這類孩子不僅體能優秀而且社交能力強,更容易為朋友們所接納(Gage&Berliner,1984;Market Facts,1984;Zill&Winglee,1990)。雖然常識對於我們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常識不是心理學,心理學也不是常識。
心理學的科學性
鏡頭一:一對雙胞胎兄弟剛出生不久就被不同的人家領養。最近,他們參加了一項關於雙生子行為和人格特質相似性的研究。除了他倆之外,參與此項研究的還有另外幾十對雙胞胎。研究者希望通過對共同生活和剛出生就分開生活的雙生子的心理和行為進行比較,來考察遺傳和環境對個體的影響。
鏡頭二:學生處正面向全校公開招聘校社團主席,儘管名額只有一個,但前來應聘的學生卻絡繹不絕。大家都知道當上社團主席就意味著有更多的鍛鍊機會和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看著一個個躍躍欲試的年輕人,招聘老師不禁犯了難,這么多人,怎么選呢?社團主席的職務不是憑著一腔熱情就能幹好的,不僅要有活潑開朗的性格,還要有踏實苦幹的精神,以及敢作敢當的責任感和創造性。招聘老師不禁陷入了沉思……
鏡頭三:諮詢室里。諮詢師正耐心傾聽小敏訴說一件童年的往事。多年來它一直被埋藏心底,小敏從未給任何人講過,這還是第一次。他很痛苦,想改變卻又不知從何做起。諮詢師安慰他、鼓勵他,同時也讓他明白,其實有過類似痛苦的人不只他一個人,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在諮詢師耐心的開導下,小敏心頭的濃霧終於開始慢慢散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