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傳錄

《心傳錄》宋於恕編。恕張九成之甥。

古籍簡介

《心傳錄》·三卷、《日新錄》·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四庫提要

宋於恕編。恕張九成之甥。此二書皆錄九成語也。前有淳熙元年恕序雲,無垢張先生,乃予母之兄。頃為春官宗伯,以議忤時相,一斥嶺下十四年。寓橫浦僧舍,嗜書不厭。晚年目昏,立短檐下展卷就明,向暮不輟,石間雙趺隱然。南安守張公見而嘆息,標記於柱,今猶在也。案《宋史·九成本傳》,稱九成召除宗正少卿,權禮部侍郎,兼侍講,兼權刑部侍郎,謫守邵州。秦檜又令司諫詹大方論其與徑山僧宗杲謗訕朝政,謫居南安軍,在南安十四年。以《橫浦集》考之,其到南安在癸亥三月,乃紹興十三年。其橫浦僧舍題柱字,據恕此序,是南安張守所記。而《南安府志》載寶界寺題柱識語為九成自題,又失張守之名,誤矣。陳振孫《書錄解題》曰:張九成《無垢語錄》十四卷,《言行編遺文》共一卷,九成之甥於恕所編《心傳錄》,及其門人郎昱所記《日新錄》。近時徐鹿卿德夫,教授南安,復裒其言行,系以歲月及遺文三十篇附於末。今此本止三卷。恕序稱與其弟憲徒步三千餘里,抵嶺下,得侍講論。難疑答問,莫不備錄,名之曰《心傳》。後恕以思親歸,弟憲獨住。各以所得,合為一集。又學生郎昱,粗得數語,纂為錄,故人刁駿序之。而後卷《日新錄》亦題甥於恕編,蓋非陳振孫所謂徐鹿卿裒集之本。中間止有序記等文凡八篇,亦與所謂三十篇者不合,故仍舊名曰《心傳》,曰《日新》,而不名語錄,是尚未經合訂者矣。明人刻《橫浦集》,已收入之。此其別行之本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