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華銀行青島分行舊址

德華銀行青島分行舊址

德華銀行青島分行舊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青島路口,建於1899-1901年。1922年至1923年曾作為日本總領事館,現為民居。該建築為典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宮殿風格,其設計者為海因里希·錫樂巴和路易斯·魏爾勒。

基本信息

德華銀行青島分行舊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太平路-青島路口,建於1899-1901年。1922年至1923年曾作為日本總領事館,現為民居。該建築為典型的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宮殿風格,其設計者為海因里希·錫樂巴和路易斯·魏爾勒,有說法認為這一設計參照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建築師安德烈亞·帕拉弟奧所設計的市民大會堂(位於維琴察古羅馬廣場舊址南端),唯屋頂和基礎處理有所差異。

歷史

德華銀行青島分行設立於1898年5月15日,為青島市近代歷史上第一家銀行,同年10月,該行在青島的首次土地拍賣中置下了岸邊的這塊地產,並於次年開始建造分行大廈。該行主要用於維護德國在青島的經濟利益,並支持德國洋行對青島、山東對外貿易的控制,使其成為德國商品傾銷市場和原料供應基地。1907年6月,該行開始發行以墨西哥銀元為本位的銀元票,1909年10月又發行5分和10分的鎳幣,這些貨幣被強制推行在青島和膠濟鐵路買車票、交運費、完糧納稅,以至於該行逐漸控制了青島的金融市場。
1899年6月,該行曾聯合本國銀行集資成立山東路礦公司,以進行膠濟鐵路的建設,並開發鐵路沿線30華里以內的礦產資源。該行還曾在1909年和1911年先後兩次政治性借款給山東巡撫衙門
1914年11月日本占領青島後,德華銀行青島分行及其投資的鐵路、礦山全部被接收,德華銀行停業,所發貨幣由中國政府收兌。1922年12月,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德華銀行青島分行復業,但業務遠不如昔。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時期,該行曾與日本銀行共同參與對中國的經濟掠奪。1946年1月,該行由中國銀行青島分行接收。

建築

該建築高約15米,連地下室三層,室內層高約4.5米。灰色牆面,臨街立面設雙層拱券凹廊,屋頂為黑色鉛板。兩面的入口均呈不對稱狀(這種非對稱性也通過其屋頂邊緣口欄桿的短分格予以強調),其大坡度的蒙莎屋頂在青島的建築中尤為獨特。其結構為磚石與鋼木的混合體系,支柱、券拱、牆基、屋檐、裝飾線及頂部的細方石均採用花崗石砌成,轉角處以石料鑲邊,並設計成凸凹狀規則堆砌的形式。該建築中央是一間大廳,另外在北側有一幢設有附屬建築的小樓。

所在 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
分類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 1899-1901年
編號 4-206
登錄 2006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