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後

麥金太爾是當代西方最重要的倫理學家之一,倫理學與政治哲學中社群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 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麥金太爾以其大量的著作,對摩爾以來的元倫理學進行了不懈的攻擊。 他的重要著作《追尋美德》(1981)、《誰的合理性,誰的正義》(1988)以及《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觀》(1990),在對西方現代性的根源的追溯中,促進了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倫理學在當代的復興。

內容介紹

第一章 一個令人憂慮的聯想
第二章 當代道德分歧的性質和情感主義的主張
第三章 情感主義:社會內容和社會背景條件
第四章 先前的文化和啟蒙運動對道德合理性的論證
第五章 論證道德合理性的啟蒙運動為什麼失敗
第六章 啟蒙運動論證失敗的某些後果
第七章 “事實”、闡釋與專門知識
第八章 社會科學中普遍概括的特徵及其預言力量的缺乏
第九章 尼采還是亞里士多德
第十章 英雄社會中的德性
第十一章 雅典的德性
第十二章 亞里士多德的德性論
第十三章 中世紀的狀況
第十四章 德性的性質
第十五章 德性、個人生活的整體和傳統的概念
第十六章 從各類德性到德性及德性之後
第十七章 正義:變化中的德性概念
第十八章 德性之後:尼采或亞里士多德、托洛茨基和本尼迪克特
第十九章 第二版跋

作者介紹

A.麥金太爾(1929— ) 早年就讀於曼徹斯特大學,先後執教於曼徹斯特大學、利茲大學、波士頓大學與維特比德大學,現任美國鹿特丹大學哲學系麥克馬洪與哈克榮譽教授。麥金太爾是當代西方最重要的倫理學家之一,倫理學與政治哲學中社群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麥金太爾以其大量的著作,對摩爾以來的元倫理學進行了不懈的攻擊。他的重要著作《追尋美德》(1981)、《誰的合理性,誰的正義》(1988)以及《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觀》(1990),在對西方現代性的根源的追溯中,促進了亞里士多德的德性倫理學在當代的復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