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行宮

二宮門裡,正殿一座為便殿,殿東西有穿廊,院內有東西配房各一排。 寢殿後院有北房一排為照房,東西也有穿廊。 最後院北房一排為值事房,有東西配房。

德州行宮,坐落在今華聯商廈處,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
山東巡撫愛必達(滿洲鑲黃旗人,姓鈕鈷祿氏,遏必龍孫。乾隆年間由吏部郎中累官湖廣總督。)為乾隆帝的歡心,在德州城南興建。建築宏偉豪華,園林造景典雅優美。據清代《南巡盛典》記載;“德州行宮,在德州南門外,古廣川地,漢儒董仲舒故里在焉。川原曠衍,林木叢茂。前撫臣就其地恭建行殿,皇上南巡,入(山)東省第一程也。丁丑(1757年 )而後,屢邀駐蹕,疊煥寰章,蕞爾微塵,傳為勝地矣。”
德州行宮宮牆一周呈正方形,大宮門三間,南向,有八字門牆,宮門外有照壁一座。行宮牆以內,共分為中、東、西三部分,主要建築都在中軸線上。大宮門內有東西配房各一排。二宮門正門三間,東西各有便門。二宮門裡,正殿一座為便殿,殿東西有穿廊,院內有東西配房各一排。便殿後院有東西過廳通往東西院。再進垂花門,又有正殿一座為寢殿,東西各有穿廊。寢殿東有一小院落為佛堂。寢殿後院有北房一排為照房,東西也有穿廊。最後緊靠外宮牆,有北房三座,無名稱,可能是禁衛官兵的住所。
東路外宮牆有便門南向,院內有南房一排為朝房;北房一排為膳房。第二進院北房一排為值事房,東面外宮牆有東華門一座。值事房後為第三進院。再進垂花門為第四進院,有北殿一座,東西都有穿廊,最後院有北房一排為照房。
西路外宮牆有便門南向,院內有南房一排為朝房;北房一排為軍機房。第二進院為御花園,院內有山石花木,又有涼亭一座,名“四明亭”,院西南面再有小亭一座,北大殿一座,左右各有穿廊。最後院北房一排為值事房,有東西配房。
據志書記載,乾隆出巡,有9次路經德州,5次駐蹕德州行宮。駐後曾寫《德州行宮示山東大小官吏》七律詩一首,以“未敢深宮自晏居,萬民得所樂寧如”詩句告誡山東大小官吏。民國時期,行宮已湮沒無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