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晶合金

在非晶基礎上形成的 納米晶軟磁合金。 2005年,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正式成立,標誌著我國的微納米套用技術起步,在滿足功能材料個性需要方面與已開發國家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microcrystal alloy
在非晶基礎上形成的晶粒尺寸為納米級的軟磁合金,亦就是納米晶軟磁合金
鐵基非晶合金中加入促進早期形核的和抑制晶粒長大的。先用單輥快淬法製取非晶薄帶,然後在略高於晶化溫度下退火可得到微晶組織。上述組織由晶粒和晶界兩相組成,前者占75%~80%,後者占20%~25%。微晶具有高的飽和磁感,低的矯頑力和鐵芯損失。
主要用作飽和電抗器高頻變壓器等電子器件鐵芯

微晶合金在減摩材料方面的發展

1990年7月,第一屆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在美國巴爾的摩舉辦,標誌著納米科學技術的正式誕生,該會議正式宣布納米材料科學為材料科學的一個新分支。
1999年,納米技術走向市場,基於納米技術的產品全球年總營業額高達到500億美元;一些國家紛紛制定相關戰略或者計畫,投入巨資搶占納米技術戰略高地。日本設立納米材料研究中心,把納米技術列入新5年科技基本計畫的研發重點;德國專門建立納米技術研究網;美國將納米計畫視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中國也將納米科技列為中國的“973計畫”。
2001年,源自納米技術所衍生出來的一個技術分支---微納米套用技術。已開發國家的微納米套用技術在基礎材料領域已經得到套用並取得了驚人的成果,尤其是套用微納米技術製造出的許多微晶合金材料,正在對人類產生深遠影響,已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
微晶合金是一種合金晶粒細化至微米級的合金材料,具有這種超微晶粒的合金可以實現在某一特殊方面表現出極其優異的綜合機械性能、超強的尺寸穩定性和耐磨性。
2005年,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正式成立,標誌著我國的微納米套用技術起步,在滿足功能材料個性需要方面與已開發國家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會員單位的科研人員將微納米技術套用在特種減摩合金材料領域,先後開發出了為滿足某些單項性能有特殊需求的微晶合金材料,如航空發動機用輕體鎂基微晶合金、耐高溫的鎳基微晶合金、要求高度可靠性的銀基微晶合金等。特種微晶軸承材料不僅填補了減摩材料國內的空白,而且從材料的單項性能方面保持了與世界微晶合金技術的同步發展。
2009年,中科院瀋陽金屬研究所、瀋陽鑄造研究所、瀋陽理工大學等微納米技術套用研究領域的專家們,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研發出一整套微合金化處理及低溫急冷等聯合熔鑄工藝技術(俗稱三次熔煉工藝法),實現了經濟型微晶合金的製備;目前已有四種經濟型微晶合金材料在國內已經實現了批量生產,其中包括具有超低減摩係數的微晶合金LZA3805,具有較大PV值特性的微晶合金LZA4008,具有超耐磨特性的微晶合金LZA4205,具有良好抗衝擊特性的微晶合金LZA4510等。
微晶合金可以滿足單項性能特殊要求的特性,是區別於傳統普通減摩合金的重要標誌,為裝備製造業實現減摩材料的定製化生產,滿足了設備製造的個性化需求,為實現裝備製造的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0年,採用微晶合金製造的軸瓦、軸套、蝸輪、滑板、絲母等系列減摩產品,已經成功地在鍛壓設備製造行業、數控工具機製造行業、減變速機製造行業、重型礦山設備製造行業、工程機械製造行業中得到了套用。
微晶合金產品以其高可靠性及穩定性成功替代傳統減摩合金和新型減摩合金產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巨大的經濟效益,標誌我國軸承合金進入了微晶合金時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