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到十談養生

從一到十談養生

書彌補了大眾健康類圖書的斷章取義、管中窺豹的偏缺,將中醫理論中最骨幹、最重要的東西用“一”到“十”10個數字系統地串起來,對學習中醫達到養生保健的人士具有巨觀指導意義,從而對養生有整體了解。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個人簡介

張雪亮 教授 中國中醫科學院培訓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養生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北京亞健康防治協會常務理事,全國第二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先後從師於已故傷寒大師劉渡舟、北京四大名醫孔伯華之孫孔令詡教授。

相關研究

張雪亮教授從事中醫養生理論相關研究多年,對中醫養生理論和實踐有獨到見解與發揮,已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主要研究領域有中醫食療學研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研究中醫學已病防變理論、特殊人群亞健康狀態的中醫證型調查分析、疲勞綜合徵的中醫辨證應對策略、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模式與績效評價研究等。對亞健康中醫調治、婦女月子哺乳養生、養胎優生優育、古代養生文獻、穴位貼敷治未病等領域也有相關研究。張教授長年致力推廣中醫養生防病的學術教育及中醫養生科普類講座,出版相關著作多部,包括《中醫養生保健學》、《基層醫生臨床實用全書》、《健康管理師》、《現代肥胖症與減肥療法》、《簡明中醫美白學》等書籍。承擔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等多個科研項目,創建食療雙重干預方法。

指導思想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常常講到“天人合一”這個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的,後被漢代思想家、陰陽家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並由此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主體。天人合一在儒家、道家、禪宗等幾家觀點並存的情況下,運用到中醫學上則有其特殊而實際的指導價值。

從一到十談養生》亮點

系統、完整、生動、深入淺出談論中醫養生第一書。

 學習中醫養生的奠基之作。

 養生保健入門,一學就通。

 作者來自中醫界第一權威機構:中國中醫科學院,長期從事中醫培訓、中醫養生研究 包括理論與實踐。

 北京四大名醫孔伯華之嫡孫孔令詡作序推薦,孔子第77代嫡孫女孔德懋題詞。

內容簡介

 天人合一,養生之本。

 陰陽二氣,平衡養生。

 調理三焦,外動內靜,身動心靜。

 四診合參,望聞問切,因人養生。

 五行生剋,對應五臟,。

 六邪襲身,百病禍首。

 七情過度,養生大忌。

 八綱辨證,八法對證。

 九種體質,辨證調理。

 十全大補,喜登壽域。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講 天人合一是養生之本

養生大整體觀念——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

循天時之變,四季養生

靈活應對各種病症

防治科技發展帶來的現代病

正確理解順應自然:缺什麼補什麼對嗎

養生小整體觀念——人身亦一小天地

看內科還是看外科

引發咳嗽的一定是肺嗎

女性病症必問月經

經絡相通.肝膽相照

健康的最高標準是形神合一

第二講 陰陽二乏關係中醫養生的方方面面

陰陽是中醫的核心

中醫西醫是兩種體系

看中醫好還是看西醫好

中西醫名詞不能畫等號

中醫治療急症也有優勢

第三講 調理三焦.身動心靜

人體之氣通過三焦充沛於全身

是藥三分毒嗎

絕大部分中藥比西藥安全得多

毒藥也能治大病

養生中不可不知的一些藥品名單

氣功三調——調身、調息、調心

外動內靜,身動心靜

中醫養生五忌

若要身體安,常帶三分飢與寒

你的孩子為什麼愛得病

三分治.七分養

糖尿病為何發展成了腎衰竭

帶病也可以長壽

養生中最重要的穴位——足三里、三陰交

常拍足三里,防病又健身

經常揉按三陰交,養生保健好處多

中藥三大類

第四講 四診舍參.因人養生

中醫的四診

中醫不用問診能看出病來嗎

中醫號脈能號出男孩女孩嗎

中藥也有性格

中醫有四個穴位很重要

中醫的四大經典

不要神化經典

要樂於學習經典

第五講 互行配合五臟,健康的體質是平衡

中醫的多邊關係——五行學說

五行和五味

五行和五臟

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五行可以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養生有五難

第六講 養生要素六邪、順六經

養生中不得不防的六種邪氣

風邪易致人感冒

寒邪傷人怕冷疼痛

暑邪易致人中暑

濕邪易致人疲乏

燥邪易傷津液

火邪易致人身上起瘡

經絡在哪裡?說說六經

第七講 調節七情,自在養生

養生切忌七情過度

七情過度易傷臟腑

健康生活要遠離肝鬱

得病多因想不開,不如自在養生

中藥是怎么搭配的:七種方劑

第八講 八級辯證,八法對證

八綱辨證

中醫八綱

中醫八綱辨證

用藥如用兵:中藥調理治病八大法

汗法切忌關門打狗

吐法適用於急症

下法見效快

和法就是找一個平衡點

溫法可治療陽虛

清法可治療熱證

消法可治療積食不化

補法可治療虛證

第九講 暢通身俸九竅,調理九種體質

九竅要通。通則無病

眼睛保健四法

耳竅保健五法

鼻竅保健八法

口腔保健二法

通二陰

九種體質,養生各異

體質是如何形成的

如何辨別體質

你是什麼體質

用膳食來調養你的體質

第十講 十全大補須對征,正確進補登壽城

補出來的毛病

什麼人需要補

不要跟著感覺補

進補要辨證,虧什麼補什麼

進補要各取所需

附錄1 人生百病歌和人生百藥歌

附錄2 古今名人養生經驗

附錄3 他們為什麼反中醫

推薦序

我與雪亮的緣分要追溯到1993年。那個時候,他剛剛從坦尚尼亞做愛滋病研究歸來,出於對中醫養生的濃厚興趣,他沒有繼續愛滋病的研究,而是選擇到我的養生室。看著這個忠厚直爽、外粗內細的山東小伙子,我打心眼裡喜歡。1997年,全國第二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開始報名,雪亮提出要做我的弟子,我考慮他是中醫泰斗劉渡舟老師的學生,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妥。因為當年我在北京中醫學院讀書的時候,《傷寒論》是劉老教的,劉老也是我的老師。但看雪亮情真意切,非常堅持,我也就同意了。

雪亮是我幾個學生中頗具特色的一位,這個特色不是指別的什麼,而是指他對中醫,尤其是對中醫經典的深刻悟性以及對中醫學不同尋常的熱愛與追求,這是難能可貴和值得讚許的。雪亮對經典的執著與熱愛,以及在經典中醫研修方面所達到的境界,已在這部書稿中充分地展現出來,相信各位在閱讀此書後,應該有所感,有所得。

雪亮是20世紀80年代從山東考到北京來的少數研究生之一,曾經是學校里名列前茅的優秀學生。他以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功底、孜孜不倦的治學精神和長期反覆探索的臨床實踐,一步一步走上了治病救人的大醫之路,我心中頗感欣慰。

相識至今已近20載,名分上我們是師徒,相互砥礪,教學相長;工作中又是摯友,精誠團結,問難答疑;生活上又情同父子,心心相印,一往情深。

雪亮為人低調,治學嚴謹,喜歡厚積薄發。無論研習中醫經典有所心得,還是臨床診療多所感悟,總喜歡付諸筆記,反覆揣摩而不輕易示人。沉澱至厚而無疑礙者,方肯付梓發表。從醫20餘年來,雪亮發表的論文不是最多的,但我敢說篇篇是精品,句句有新意,其中蘊涵著真知灼見而不乏創新思維,是深得中醫治學之奧義者。

《 從一到十談養生》是雪亮積數年之功的扛鼎之作,即將付梓之際來找我索序。診療之餘,我是抱著先睹為快的心情認真研讀此書的。展卷細讀,收穫良多;掩卷沉思,感慨萬千。雪亮講中醫,不僅觀點純正,言之有據,而且邏輯嚴密、層次清晰,加之文采飛揚,語言生動,深入淺出,娓娓道來,如哲人發聵解謎,似雅士行吟低唱。他的言談中沒有不著邊際的囈語,沒有似是而非的鉤玄,於平淡中能把三焦、四診、五味、六淫、七情、八綱這些深奧艱澀的中醫之理講得如此明晰透徹,又如此生動通俗,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余既訝其功夫深,又嘆其才學秀。轉而思之,這實源於雪亮的學貴沉潛,思貴專一,更源於他淡泊名利,造福社會的精誠醫德。我知道,他經常不顧自己疲勞,堅持出診;傾心帶徒,毫無保留;當面對疑難頑症,一時拿不準時,絕不會顧及臉面,敷衍塞責,而是坦誠相告,再行探索,或者虛心向別人請教解疑。

《從一到十談養生》的問世,能幫助大家對中醫有個整體的了解,知道什麼是中醫,中醫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為什麼中醫養生會受歡迎。還會為希望通過學習中醫達到養生保健的人士提供幫助,同時還對學習中醫有巨觀和具體的指導意義。以此為基石,漸次邁進,對以後學習針灸、推拿、刮痧、拔罐、食療、手診、面診以及其他中醫保健方法、養生方法都會有所幫助。中醫是一通百通的,中醫理論能指導一切中醫臨床,指導一切中醫實踐。余以為,這是本書所要表達的深刻主題與主旨所在,也是我欣賞並肯定這部著作的緣由。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深望雪亮筆耕不輟,在中醫學領域再鑄輝煌。

作者:孔令詡

音像教材

產品封面圖片 產品封面圖片

主講:張雪亮

構成:6DVD

出版:北京東方影音公司

上市日期:2010-02

定價:380元

目錄

第一講 天人合一、養生之本(上)

第二講 天人合一、養生之本(下)

第三講 陰陽二氣、天地之道

第四講 調理三焦、身動心靜

第五講 四診合參、綜合 判斷

第六講 五行生剋、多邊協調

第七講 六邪襲身、祛邪為先

第八講 調節七情、自在養生

第九講 八綱辨證、八法對證

第十講 九種體質、養生各異

第十一講 十全大補、補需得當

第十二講 指責中醫的十二條理由剖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