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侶

徒侶,朋輩;同伴。 晉 劉琨 《扶風歌》:“攬轡命徒侶,吟嘯絕巖中。”

基本信息

詞語注音

tú lǚ ㄊㄨˊ ㄌㄩˇ
徒侶

詞語釋義

(1).朋輩;同伴。 晉 劉琨 《扶風歌》:“攬轡命徒侶,吟嘯絕巖中。” 唐 穀神子 《博異志·白幽求》:“夜遭風,與徒侶數十人,為風所飄,南馳兩日兩夜,不知幾千萬里。” 元 戴良 《宿高密》詩:“仆馬立空曠,徒侶話曛黑。” 清 劉大櫆 《祭左繭齋文》:“今君之沒,猶此鄉鄰,然規繩自守者,無與為徒侶,而輕儇相尚者,無與為陶甄。”
(2).指黨與。《周書·李延孫傳》:“ 永安 之後,盜賊蜂起, 長壽 乃招集叛亡,徒侶日盛。”《北齊書·李愍傳》:“唯招致奸俠,以為徒侶。”
(3).門徒;學生。《壇經·頓漸品》:“自南北分化,二宗主雖亡彼我,而徒侶競起愛憎。”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褚生》:“嘗從塾師讀於僧寺,徒侶甚繁。” 梁啓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一節:“凡創一學說者,輒廣求徒侶,傳於其人,而千里負笈者,亦不絕於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