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葆光

徐葆光

徐葆光,清代文學家。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徐葆光人才、品行為館閣之冠。曾任副檢計官。徐葆光在考取秀才以後,就已經享有聲名。康熙帝南巡時,徐葆光拜見獻詩,隨後就在京兆鄉試中舉。中舉後,更是盛名遠揚。但是,他參加壬辰科禮部會試,該科會試中式77人,會元是卜俊民,而徐葆光卻並未通過,經過特賜,徐葆光終於參加殿試。在特賜殿試15人中,被康熙帝選拔為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生平簡介

康熙五十二年,徐葆光充任會試同考官。徐葆光才華出眾,品格高雅,在內廷館閣眾臣中顯露頭角,康熙帝十分看重他。當時,正值琉球國王承繼王位,徐葆光被派往琉球,任敕封琉球國王的副使。賞賜徐葆光一品麟蟒服。不久,徐葆光告假歸鄉。此間,他撰寫了《中山傳信錄》六卷,述出國所見風情。康熙五十七年後,徐葆光在家閒賦數年。
雍正初年,徐葆光以御史掛名,不久,沒等到封官授職,他就去世了。

史籍記載

徐葆光擅長書法。清代吳修的《昭代尺牘小傳》中記載:“(徐)葆光工書。”徐葆光豐頤偉岸,身材高大,眉清目秀;晚年,虬髯鶴髮,龍章鳳姿。可說是儀表堂堂。徐葆光撰寫古文,辭語明峻潔純;而詩作,特別雄健排評,如同出入峨嵋、劍南之間。徐葆光詩作“楓嶺山行至梨嶺”中的佳句“風泉聒旅枕,壁燈照客起。”很為流行。

作品一覽

著有《中山傳信錄》及《二友齋文集》,另有《二友齋詩集》、《海舶集》、《奉使琉球詩》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