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鋒

徐建鋒

徐建鋒--男,2000年畢業於麗水師專物理系,懷著兒時的夢想,懷著對老師的憧憬,他來到了山口鎮中學,當了一名普通又高尚的人民教師,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自從走上工作崗位以來,他一直以優良的職業道德及愛崗敬業、勤奮努力而受到學生和家長,同事及領導的好評。

基本信息

簡介

徐建鋒,2000年畢業於麗水師專物理系,懷著兒時的夢想,懷著對老師的憧憬,他來到了山口鎮中學,當了一名普通又高尚的人民教師,實現了他多年的夙願。他懷著滿腔的熱情,對教育充滿了期望;他默默的、勤勞的工作;他孜孜的學習,不斷的進取,為了學生,他青春無悔。

個人品質

一、紮根教育,為人師表

自從走上工作崗位以來,他一直以優良的職業道德及愛崗敬業、勤奮努力而受到學生和家長,同事及領導的好評。他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立志以奉獻教育為人生之坐標;以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人生之追求;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陶先生為人生之楷模;以無私奉獻、無怨無悔來詮釋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教育的熱愛。

他力求和藹可親、貼近學生,總是用微笑去面對學生,用循循善誘去引導學生,用無私愛心去關愛學生,可以說為了學生的成長,他甘願無償付出;為了學生的明天,他執著追求。

對於一位青年教師而言,教學中總有這樣或那樣的疑難雜症。解決的方法,在他眼中,除了自他鑽研之外的一條捷徑即為“不恥下問”,虛心地向老教師請教詢問。他平時對自己嚴格要求,堅持以“嚴”律己,自覺模範地遵守《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並以其衡量自己的言行舉動,努力爭做優秀的中學教師。

二、關愛學生,善用微笑

教師的微笑是送給學生最好的禮物。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斯基曾經說過:學習並不是把知識從教師的頭腦轉移到學生的頭腦,而首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活生生的人的相互關係。當學生出色時,微笑是真誠的讚許;當學生出錯時,微笑是善意的寬容;當學生得意時,微笑就是甜蜜的分享;當學生迷惑時,微笑就是信任的期待……這就是微笑的魅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帕爾·梅拉恩做了多次實驗後得出這樣的公式:信息的總數效果=10%的文字+35%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印證了微笑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教師在微笑教育中,不僅克服了教師那一幅“為師”者的一張嚴肅的面孔,居高臨下的說教,學生望而生畏的派頭,而且促使自己從教學內容中挖掘微笑的材料,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幽默的語言等,促進了和諧的師生關係,還可以產生巨大的能動作用,使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使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氣氛中增強了自信心,養成自覺、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良好習慣,提高了學習成績。

微笑教育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敢於跟老師說心裡話,老師也就能針對實際幫助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克服困難,在挫折中找回自信。曾有一位學生,他上課非常認真,課後也積極努力,可成績老是不理想。導致他上課回答問題很緊張,不自信,總是把祈求的眼光投向講台。他發現問題後,跟他約了時間,一開始他較拘束,坐立不安,他親切悅色地告訴他:“他想跟你聊一聊”。他稍微放鬆了一些,慢慢地在他的引導之下,他進入了談話的主題。原來,他的心理壓力過重,害怕失敗,可又總是失敗,終於導致了惡性循環。因此,他跟他約定,老師上課提問時,如果會回答,你就高高舉起手,這樣首先消除了他的緊張心理,在他圓滿地回答了問題之後,老師用滿意和鼓勵的眼光告訴他,你做的很好,你成功了!在輕鬆愉快的教育中,他幫助他找到自己的學習風格,充分認識了自己,讓他感覺到了自己還能行!成功的教育告訴他:老師,請把你的微笑留下!

微笑著面對學生,給孩子營造一個美的氛圍,不僅使教師贏得學生的愛戴與信任,也使學生在教師的微笑中學會關心、諒解和善待他人,微笑著面對生活。

微笑不僅是一種表情,更是一種思想、一種過程、一種感覺,是融化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之中親親的、暖暖的“無痕”的教育。微笑也是一種內涵豐富的教育藝術,它要求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注重心靈的溝通和人格的尊重,以保護和尊重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為前提,欣賞每一個學生,把微笑微笑話做滋潤他們心田的陽光和雨露;讚美每一個學生,捕捉他們身上創造性的火花;寬容每一個學生,維護他們情感世界純真的童心。

三、一絲不苟,奉獻教育

作為一名教師,他深知只有自己擁有了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因而,自身知識的完善、自身素質的提高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前提。為了使自己成長為一名高素質的新世紀教師,他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函授,並於2004年7月獲得物理教育專業本科學歷。這樣,他的專業知識比之原來畢業時,提高了許多,紮實的專業基礎使他在教學實踐中收益頗多。

在平時的教學中,他總是將教學大綱的要求置於至關重要的地位,圍繞大綱制定準確、合理、詳細的教學計畫,並在深入鑽研教材、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編寫課時教案。教案的針對性強、靈活度大,富有創新意識。在課堂上,他總是兼容並蓄、取長補短地採用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最佳化課堂結構,落實教學目標,致力於創新型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的探索與研究。

十根手指,長短不一。學生的個人差異決定了優等生與困難生存在的必然性。教師的愛應當是公正的,對於優等生,他愛;對於困難生,他同樣地愛。為了使困難生早日擺脫“困難”的帽子,他常常利用課後的時間,給他們以耐心的輔導,幫助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對於他們點滴的進步,都給予絕對的肯定和鼓勵,使他們重塑信心,迎來學習上的成功。現在,3班的自然成績在穩步中成長。

四、開拓創新,勇於教改

江澤民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時代的呼喚,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教育要創新,首先是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創新。他要勇於創新、敢於創新。他立足於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緊緊抓住“興趣”,努力挖掘學科自身的興趣源,通過以討論、實驗、生活器具、生活事例、自然現象等多種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興趣,並最終使學生在寬鬆、無拘無束的氛圍內,動手動腦,主動學習。

他積極參加組的課改,積極參加組的課題研究,充當好助手,積極探索結合自己的課堂實際,以求尋找課改與教學的相結合的突破口。課題研究是給他一次機會,一個平台,一個發展的空間,他一定要利用好這一次機會,多探索,多學習,多提高,努力向科研型教師轉化,讓他的教學工作同課改相結合,適應新的形勢,讓學生主動學習,愉快學習,學有所想,學有所用。創新是素質教育的主旋律,教改是教育前進發展的第一步。他正默默地彈奏著創新的旋律,無怨無悔地走在教改的探索中。

五、五載奉獻,小有成績

五年的教學經歷,五年的教學生活,五年的無私奉獻,憑著一份勤奮,一份熱情,一份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獲得了一定的肯定。他撰寫的論文曾在市、縣獲獎。在校受到了學校領導的肯定和認可,曾被評為校“十大教學骨幹”、“學生滿意的老師”、校首屆“十大師德標兵”、“縣優秀實驗老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書讓他懂得了為師的艱辛,育人讓他明白了肩上的重任,為了這些可愛的孩子,為了孩子燦爛的明天,他將一如既往的、熱情高漲的、滿懷信心的投身於黨的教育事業當中去,添一份光,獻一份愛。為了祖國的下一代,他甘於奉獻,他青春無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