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義

徐建義

徐建義對於檢修工作中遇見的各種“疑難雜症”,他都能手到病除。他的足跡遍布北京城大大小小上百座的變電站,上萬台大小開關都經過他的“妙手”,恢復了良好的運行狀態。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徐建義對於檢修工作中遇見的各種“疑難雜症”,他都能手到病除。他的足跡遍布北京城大大小小上百座的變電站,上萬台大小開關都經過他的“妙手”,恢復了良好的運行狀態。作為北京電力公司唯一一名檢修專業首席技師,徐建義有著創新能手的美譽。改進技藝對於他來說,是家常便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徐建義幾乎年年都能拿出幾項技術革新。2000年後,他有22項成果獲得北京市成果獎,並被大量套用於生產。徐建義把自己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企業帶出了一批技術尖子。徐建義多次放棄參加北京市和全國技能大賽的機會,主動申請擔當教練。從制定培訓方案到編寫教材再到指導訓練,徐建義都親力親為。

人物事跡

堅守工作第一線

變電公司檢修處是北京電力公司一支專業檢修隊伍,肩負著支撐北京電網的重要設備的正常檢修和事故搶修工作。徐建義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儘管只有國中文化程度,但從當學徒工起就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經過多年的生產實踐,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在華北電網高壓開關專業內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足跡遍布京城大大小小上百座的變電站,成千上萬台的大小開關都經過他的“妙手”,恢復了健康良好的運行狀態。秦皇島供電局的110kV組合電器安裝工作是在他的指導下完成的。2003年夏天,龍山變電站110kVGIS內部出現故障,情況緊急。徐建義直奔現場,走到正在商議派誰進去的領導面前,說:“我進去看看。”不容分說,年屆五十的徐建義,穿上防護服,爬進充滿高溫和毒氣的GIS艙體查清故障點,一乾就是1個多小時。爬出來的時候,他臉色蒼白,被汗水浸透的防護服緊緊貼在身上,他只說了句“故障找到了”就暈倒了。大家趕緊把他的防護服脫下來,只見他的全身已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紅點:在艙體裡的時間太久了,再嚴密的防護也無法完全隔離無孔不入的SF6氣體,現場的同事們落淚了。整整一周,徐建義在龍山、昌平兩座變電站之間往返指揮,連夜趕工。

2006年在安裝南苑變電站110KVGIS驗收傳動時,出現了當拉開116-4隔離開關時4-7接地刀閘自動合上的現象,如運行倒母線操作時發生這種情況,就是母線帶電合接地刀閘的嚴重問題,會造成4號母線接地斷路,並會殃及5號母線造成110KV全停的嚴重事故。徐建義分析出,這是由於此隔離開關的結構不合理造成的,因行程開關損壞接觸器不返回電機繼續轉動接地刀閘就會合上造成事故。為消除這一隱患,他及時向上級反映情況,並提出了加裝行程開關具體解決的辦法。蓮花池變電站隔離開關合閘操作失靈,現場工作人員處理遇到了困難,徐建義及時趕到現場後,爬到設備上認真查找故障原因,發現了是由於操作機構中電機所帶的渦輪與蝸桿卡勁電機損壞,提出手動操作恢復供電,並親自操作檢查無問題及時恢復了運行。

技術革新

徐建義憑著過硬的技術和對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忍著長期大強度勞動落下的病痛,廢寢忘食地工作,致力於檢修專業技術革新,不斷改進工藝,為確保首都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徐建義和班組職工一起,從檢修實際出發,先後有蓄壓筒密封結構的改進、少油開關本體密封墊結構改進、液壓機構檢測試驗台、華通開關氣動閥壓縮機檢修試驗台等成果得以套用,還開發出了SW系列少油開關專用檢修工具、CY3-II機構活塞桿墊更換專用工具、LW6(平開)信號缸提取專用工具、LW17(上海華通)二級閥檢修專用工具等,極大地方便了班組職工的檢修及維護工作,提高了設備可靠性和勞動效率,保證了檢修質量。2000年,徐建義申報的創新成果取得華北電力集團公司合理化建議一等獎一項,北京電力公司科技成果一等獎兩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兩項。其中,氣動機構空氣壓縮機除水裝置的研製成功,從根本上解決了長期以來北京地區電網運行的220kV-SF6型開關氣動機構的空氣壓縮機開關機構受潮生鏽的事故隱患,填補了一項技術空白,榮獲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合理化建議一等獎及北京電力公司科技成果一等獎,並已在華北電網全面推廣實施。徐建義針對安定500kV開關空壓機出口逆止閥漏氣造成的非計畫停電事故,提出了加裝閥門以便具備帶電檢修的措施;針對LW11-220動靜觸頭對中精度不夠引起的噴口被撞碎的問題,提出了精確、實用的通燈法;為提高GIS集中供氣系統的運行可靠性,開發並研製了可移動式氣站。2000年以後,他又組織實施了幾十項技術革新,每一個項目都是在為首都電網穩定運行加固著支撐點。

培養後備人材

同事尊敬徐建義,不僅佩服他高效的專業技術,更佩服他甘當人梯的樸實人格和寬廣胸懷。徐建義最大的心愿就是抓緊時間為公司帶出一批檢修專業技術人才,把他多年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讓年輕人都成為技術尖子、業務能手,成為企業的棟樑。2004年,徐建義主動申請擔當教員。教員不夠,他一個人頂著幾個教員的課程,制定培訓方案、編纂教材、指導選手們訓練,常常是剛從這台開關上演練完,又操起工具奔向下一台。兩個月大強度的培訓工作,他發起了高燒,可比賽迫在眉睫,他揣著藥片堅持完成了最後一周的訓練。後來,由徐建義培養的檢修技術人員在2004年北京新世紀技能大賽檢修專業決賽中包攬了前十名中的八個席位,並在全國檢修技術大賽中有5名選手進入前20名,他參與培訓的兩支隊伍分別獲得全國檢修技術大賽團體第三名和第八名的好成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