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麥島村

徐家麥島村背依浮山、南臨黃海,西與大麥島村接界,東與王家麥島村為鄰。全村共有605戶,1526人。200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1億元, 人均純收入達到6200元,各項經濟指標走在嶗山區的前列,被授予“青島市文明村莊”“五個好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中韓街道辦事處徐家麥島概況

相傳明朝永樂年間,沿海一帶經常遭到倭寇的燒殺搶掠。此時,有一個名叫徐能的年輕人武功不凡,協助抗倭將士搗毀倭寇老巢,使邊境太平。徐能遂自立山頭,在此安居、漁耕,逐漸繁衍成一個村落。
徐家麥島村1958年以前,都是徐姓人家。後增添了張、李、王、孟等姓。建國前,該村以農、漁為主,由於土地貧瘠,山地、丘陵、沙地多,糧食不能自給,常常以捕獲的魚蝦換取食物,是一個比較貧窮的落後村。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該村從實際出發,大力發展村辦企業,重點扶持房地產業,帶動第三產業, 經濟收入和民眾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村集體企業由80年代的6個,發展到現在的16個,產值也由20餘萬元提高到現在的數千萬元。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 糧食作物種植單一, 主要以地瓜、 玉米等耐旱作物為主,產量低。196 0年以前,單產僅在幾十公斤至100公斤左右徘徊。到80年代,依靠集體的力量整地改土,興修水利,增強了抗災能力;進行科學種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糧食單產提高了150%。總產量也相應提高了200%。海洋捕撈主要以掛子網為主,直到建國前漁業沒有大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漁業生產條件有所改善。1956年成立漁業社,從事漁業人數增加,1977年以後搖擼船改成機器船。隨著漁業的發展,1991年山東省下達“153”工程,鼓勵沿海地區發展灘涂養殖,到2001年,海珍品養殖面積達200餘畝,成為村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
第二產業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村里沒有副業。此後,逐步辦起了磨房、茶爐等項目。進入80年代,該村先後建起農機修配廠、火車配件廠、廚房用具廠、汽車修理廠、 塑膠廠、密封製品廠、服裝廠等。1993年6月經高科園管理委員會及上級主管部門批准,青島亞麥實業總公司成立。總公司固定資產5000萬元,員工1200人,科技人員135人, 其中高級職稱科技人員68人。總公司下轄亞麥房地產發展總中心、亞麥商貿發展中心、工貿公司、建築安裝公司以及貝類養殖研究中心、建築材料廠、預製構件廠等50餘個單位,年產值達1.3億元,利稅2000多萬元。
第三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以房地產為龍頭,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個體私營企業蓬勃興起。 1996年6月青島亞麥房地產發展中心第一個項目“亞麥花園”破土動工,占地面積4萬平方米,設計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1998年工程竣工驗收,完成公寓樓10座、別墅樓4座、教學樓2座,總建築面積約2.8萬平方米,實現收入7500萬元。房地產業以及旅遊業的發展,使交通運輸、旅遊服務、餐飲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經營業戶達100餘家,從業人員近1000餘人,產值達到2.4億元。
社會各項事業 建國前,村里沒有學校,只有極少數人入讀私塾。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得到發展。1958年開始普及國小教育,三村合辦了大麥島學校。由於村兩委重視教育教學工作,大麥島學校被評定為山東省和青島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1983年,該村建立了幼稚園,幼兒入住率達100%。該村連續多年被評為“尊師重教”先進單位。
村投資興建了敬老院, 增設了圖書室,建立了檔案室。1958年廣播喇叭入戶,1989年為民眾安裝了衛星接收電視系統。1999年又投資25萬元為每戶安裝了有線電視,改善了民眾收看電視的條件。
幾年來, 全村用於村內河道改造、排水、排污的工程投資達300餘萬元,村里成立了衛生專業隊伍,村內垃圾日清日潔。合作醫療水平不斷提高,民眾就醫難的問題基本解決,做到了小病不出村。該村文化活動頻繁,秧歌隊經常參加嶗山區和中韓街道的文藝匯演。
該村計畫生育工作是嶗山區“三為主”先進單位,從1991年到2001年間,該村的晚婚率、計畫生育率都達到100%,人口自然增長率在2‰以內。
從1988年起,徐家麥島村的老人(男55歲、女50歲) 每月可領取退休金150元。每年年底,從年老者到剛降生的小孩,甚至是年內剛進門的媳婦,都會額外得到1000元的生活補助。 1999年該村又投資600萬元給年滿25歲以上的村民辦理了農工商養老保險,達到年齡的可領取420~700元不等的養老金。另外,村民還享有人身保險、家財兩全保險、獨生子女備用金保險等。村民治病、住院可按比例在村里報銷,村里實行獎學金制,考上大學的學生獎2000元;考上中專的獎1200元。在上學期間,國小到國中每年考試前三名獎500元,國中到高中前三名的獎800元。

組織建設

1949年6月建立村政權,稱徐家麥島工作委員會。
1951年6月~1955年12月,由麥島鄉政府直接領導村工作。
主任:徐仲春(1949.6~1951.6)
鄉長:徐仲春
1955年12月,由大麥島、徐家麥島、王家麥島合建麥島農業社,同時建立黨組織。
書記:徐仲春(1955.12~1958.9)
社長:徐仲春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後,撤消麥島農業社建立麥島生產大隊,同時建立黨組織。
書記:徐仲春(1958.9~1961.3)
1961年3月三個麥島分開,徐家麥島村建立黨支部和生產大隊。
書記:徐仲春(1961.3~1966.5)
大隊長:徐萬慶(1961.3~1961.5)
書記:徐德玉(1966.5~1967.4)
大隊長:徐仲信(1961.5~1966.5)
大隊長:徐遷玉(1966.5~1970.4)
1969年4月建立村革委會。
主任:徐遷玉
主任:徐萬和(1971.2~1980.9)
1970年建立黨的核心領導小組。
組長:徐遷玉
1971年3月恢復黨組織,為村黨支部。
書記:徐遷玉(1971.3~1976.10)
1977年3月至今
書記:徐仲舉
1980年9月重建生產大隊。
大隊長:徐萬和(1980.9~1984.7)
1984年7月建立村委會。
主任:徐萬和(1984.7~1996.4)
主任:徐仲舉(1996.4~2002.1)
主任:徐仲鵬(2002.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