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德

徐宗德,陝西省音樂文學會理事、陝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鹹陽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曾先後在《詞刊》、《歌曲》、《兒童歌聲》等十八餘家報刊上發表作品。在歌詞創作之外,還創作了大量的詩朗誦、音樂小品等各種文藝節目。

基本信息

概述

舞台、音樂、掌聲薈萃著一台亦歌亦舞亦說亦誦的文藝節目,編劇、導演、作詞呈現出一個激情四溢而富有創造力的舞台藝術形象,他就是徐宗德——一個遊走在導演兼詞作家之間、不懈耕耘的文藝工作者,他是一個多面手,是一個弄啥成啥的怪才……

生平

秦嶺南麓的柞水縣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而距縣城五十公里處的石瓮溝,雖是算是山清水秀,但卻過於狹窄和荒僻,徐宗德,就出生在這裡。也許是受飽讀孔孟之書父親的影響,也許是一種潛質的自然萌生,他從小就喜好讀書,天生對音樂有著不同常人的敏感。
當大人唱歌時,他就會豎起耳朵來,山歌、號子、孝歌、甚至是罵人順口溜裝滿了兒時的記憶庫。然而,命運卻不讓他的夢飛翔。他國中剛畢業時,家和地主成份劃上了等號,他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因為成份不好,他被迫輟學。
1967年的臘月二十八的那天,雪下的很大,可徐宗德和他大兩歲的姐姐卻要陪常年有病的母親,在大雪天接受批鬥。他怕母親有病的身體吃不消,就毅然決然的用他瘦削的身體背起母親,接受著劈頭蓋臉的指責,他低著頭,任憑淚水在臉上無聲的流淌。有些鄉親不忍看下去,竟也擦起了眼淚。
家庭的衰落不但沒有使對生活失去信心,反而使他加倍地刻苦用功。用他自己話說:“命運有時不公,但不公的命運往往是一個人以後求之不得的財富積累。”1972年,當了一年民辦教師的他又考入商洛師範學校。畢業後,他被分到柞水縣教育局。他的處女作《叫得再多不頂啥》一經面世,就引起 了不小的轟動,被多方傳唱。就在同一時期,他又創作了新民歌《山花》,受到了專家們的好評。徐宗德從此走上創作道路,此後他對音樂的痴戀程度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豐富自己的閱歷,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和作品的質量,他千方百計買來了介紹作詞的書籍和歌曲集,認真地學習創作經驗。不恥下問,是他獲取成功的秘訣。看不懂,就問朋友、老師,問當地的民間歌手,遇到自己不會的就用腦,用心去記。為了更好的挖掘素材,徐宗德利用業餘時間去採風,像一隻辛勤的蜜蜂,從生活、自然景觀、民間音樂中吸取藝術之蜜,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不斷地提高。1986年,很多人還不太認識這位鎖在大山之中的歌詞耕耘者,但在陝西民歌匯演中,那首獲獎作品《採桑葉》卻給人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影響。“桑葉大喲桑葉鮮,哥妹情絲桑林牽。哥說妹是葉,妹說哥是桿;妹說哥是架,哥說妹是繭,採桑人兒春花兒放,朵朵開在心坎坎。”詞意清麗,妙語連連,這位生在深山,從小爬慣了荊棘叢林和羊腸小道的山裡漢子,以他特有的憨情與淳厚寫出了他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洞開了一扇山澗詞風的小窗。
1991年,徐宗德從陝南調到了鹹陽秦都區文化局。從山裡來到了八百里的大秦川,從鳥語花香的清悠里走進了車水馬龍的喧鬧,一時間,周秦漢唐留下的雄風寶氣,他不知從哪裡入手,真好像一隻青蛙從井裡跳出來見到了大海。但徐宗德就是徐宗德,他一頭扎進了這塊豐厚的土地里,在秦磚漢瓦里找詞根,在無字碑上覓唐時的詞韻。
他以一個詞家的深邃與敏銳,不斷地潛心研究這裡的文化底蘊與藝術瑰寶,不到幾年功夫,就寫出了一批讓人稱道的作品;他與作曲家修駿合作的《秦川鼓潮》,獲得了1997年度陝西省“五個一工程”歌曲獎和全國群星獎銅獎。“秦川的鼓秦川的漢,擂動了地和天,手腕上翻飛著秦漢雄風,鼓點裡流淌著盛唐情韻,律動中縈繞著祖輩的期盼,擂喲擂,擂得日月光燦燦……”這磅薄的氣勢,這道地秦川味,讓人過癮,讓人震撼。他創作的《大海船》獲國家文化部、海洋局海洋征歌創作獎:“大海船啊大海船,行駛在宇宙間,巍巍高山是桅桿,茫茫原野是船舷,雷霆鳴汽笛,霞光輔航線,混沌初開起了錨,一行千萬年……”,這突兀的構思,這站在宇宙上俯瞰,著實讓人驚嘆,徐宗德的作品鄉土氣息濃,時代感強,語言活潑,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深得作曲家的青睞和讀者、聽眾的喜愛:“金蘋果呀手拉手,黃鴨梨呀頭碰頭,千樹萬樹紅柿子,打著燈籠喜鬧秋,歐!好政策描出富裕景,風兒也能釀出酒……”勾畫出一幅新時代的和諧景象。

多點開花

隨著創作風格的成熟和詞藝日趨精湛,徐宗德開始寫詩,寫散文,寫報告文學,寫專題片。他說,文化市場很大,在經濟槓桿下的文化人就應該去適應市場。他為各類文藝晚會撰稿:“五一”、“七一”“紀念長征”、“科技之春”、“春節晚會……”語言千雕萬琢,手法不斷更新,他編寫的主持詞有激情,有起伏、鬆弛有度,容易打動觀眾。他寫的小品《千金一吻》在省“公主杯”文藝匯演中獲獎;《螺絲帽》在全國職工比賽中獲獎;他寫的唯一一篇快板書,一投就刊在了全國一類刊物《曲藝》雜誌上;他寫的長敘事詩《公朴頌》在九七年竟連獲省《共產黨人》雜誌文藝作品和全國黨建文藝作品二、三等獎。他還寫了大量的企業歌曲:“的士歌”、“我們是人民健康的衛士”、“騰飛的偏轉”,為西安飯莊寫的“店歌”還在市行業歌曲中奪得了二等獎;他為鹹陽步長公司等單位撰寫的報告文學,為秦寶賓館、華清池、華山廠等單位撰寫的專題片和歌曲得到了廣泛的好評。1998年,鹹陽市舉辦紀念改革開放二十周年文藝晚會,他創作了記實敘事詩《鹹陽人》:“有人說,雄奇的莽原是骨,八百里秦川是胸,涇渭分明的是眼睛,那便 是鹹陽人;有人說,承繼著先周的禮儀,坦誠著強秦的剛毅,附著盛唐的神韻,那便是鹹陽人……”字裡行間透溢出鹹陽厚重的歷史和久無業的文化底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真正的藝術總是和民眾的心靈相通,排練時,幾名朗誦者情不自禁地落下淚水。在一次文藝匯演中,他寫的《涇水河畔聳豐碑》,短短几分鐘,就有四次被觀眾的掌聲打斷,那句“乾陵的無字碑啊,你現在該知道應寫上什麼樣的文字,奔騰的涇河水啊,你到了長江大海就見到你的兒子馬斐……”現在,也被 大家所熟知。由此,許多人稱徐宗德為煽情高手,多次晚會上的詩朗誦讓人們淚水盈盈。二00七年鹹陽春節晚會中,他以一對母女的真情故事而創作了《春天來了》,演出時,台上台下一片唏噓的抽泣聲,幾位企業家當即現場捐款。在組織鹹陽市文藝家聯歡會時,他又創作了《花兒靜靜地開著》,第一次用詩朗誦的形式將鹹陽人搬上舞台,不僅感動了鹹陽眾多的觀眾,連省上前來參加聯歡的藝術大家們也交口稱讚,著名作家程忠實不時地抹著淚水。晚會結束,著名作曲家趙季平、著名評論家肖雲儒等走上台握住徐宗德的手連連誇讚寫的不錯,很感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

一首好詩未必是好歌詞,一篇好歌詞卻堪稱是好詩。作為時代的歌手,就應該為時代鼓與呼。徐宗德的創作理念始終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用敏銳的目光捕捉時代的閃光點,用無限的深情和獨特的風格構築出一幅幅時代的斑斕畫卷。徐宗德創作的《喜喜喜一九九九》被中央電視台拍攝成MTV,由著名歌唱家於文華和魏金棟演唱,並以此歌做為國慶五十華誕賀歲音樂片,在中央電視台及多家省市台播出。徐宗德的歌詞風格多樣、富有感染力。他說:“我不喜歡塗脂抹粉,喜歡直來直去。”“小甲甲籬笆外種冬瓜呀,小丫丫籬笆外種南瓜呀,冬瓜伸出了小芽芽,南瓜拱出了小莢莢”。這首《冬瓜和南瓜》,語言風趣,形象鮮活,將孩子提的稚幼、天真、活潑的靈性生動地表現了出來,讓人感到貼切和順適。作品一經問世,便在全國十八家刊物上刊載,被選入向全國推薦的百首歌曲之列,並相繼選入國小全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國小三年級下冊”、“五講”讀本等三種版本的教材中。其實,徐宗德所創作的歌詞看似極普通的語言,但是只有你身臨其境後才會深刻體會到它們是“容易寫,寫好難”。
2001年,為了喜迎建黨80周年,陝西省委宣傳部動員藝術家創作優秀作品,徐宗德的《握手》從幾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以“握手”為主線,用精練的筆觸描繪出“我爺爺、我爸爸和我分別和三代領袖在天安門城握手”時代形象,寓意深刻地表達出黨和人民緊密團結,領袖和民眾心心相連世代傳承的思想感情,它不僅是時代的真實寫照,更是時代的偉大讚歌。也因這首《握手》使徐宗德和我國的詞壇泰斗喬羽結緣。當《握手》歌輯送到北京時,全國音樂文學學會會長、著名詞作家喬羽先生聽完後,立即推薦給“中流砥柱大地情”暨“華夏銀行杯”優秀歌曲徵集組評審,稱這首歌詞切入點巧妙,以小見大,有內涵,有韻味。徐宗德見到喬老先生時,喬老拉住他的手說:“之所以獲獎,不是因為我,而是因為你的詞寫得好呀,不獲獎都不行喲”。
有的人善於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研究生活,從現實世界中發現詩意材料。徐宗德就是這樣把生活中的細節巧妙適時地穿插歌詞間,娓娓道來,張合有序。他的詞作既典雅精湛,又是地地道道的、鮮活的民眾語言的提煉和升華,筆墨間不時跳動著閃光的知識珍珠,令人擊節叫好,興趣盎然。現在,徐宗德一邊創作歌詞,一邊編導晚會,整天忙的不亦樂乎。2006年,在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走進鹹陽旬邑時,徐宗德創作的表演唱《剪》以它獨特的視點,新奇的立意表現出新農村建設的時代光輝。難怪,孟欣導演一看這個節目就敲定了。“笑在春天裡剪明天,越剪日子越香甜,剪一個幅字當空照,剪 一個輪圓月掛在日月潭……”他擔綱總導演的文藝晚會每每給人以鮮活、靈動的美。他說,搞晚會首先要把自己放在觀眾席上,了解觀眾的需求和喜好,把觀眾最為關心、關注的熱點和身邊的事通過晚會表現出來,晚會要突出“新、奇、特”。今年元月份,他和楊春聯手為柞水縣編導了“漁鼓鬧春”文藝晚會,贏得了省文化廳蔣廳長等一行專家的好評,稱這是一台獨具特色的好晚會;他為興平市、興化集團組織的晚會至今也讓人們稱讚。每當大家誇獎時,他又總是抿嘴一笑說:“成績是大家的,我所走過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大家的攙扶和幫助。”現在他又將視角轉到了電視劇主題歌的創作上。三十集電視連續劇《關中男人》的主題歌和二十六集電視劇《出路》片頭曲《走》相繼出籠,不久將與觀眾見面,聽著那片頭曲《走》,我不由想到,這不正是他本人的足跡嗎?“風雨走的是彩虹,日月走的是春秋,山裡頭山外頭,都有好奔頭呀,步步都是好時候……”
寫歌詞是件苦差事,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清貧,耐得寂寞。否則,誰也堅持不了。人家燈紅酒綠時,他卻寂寞孤獨夜。為了尋找一個嶄新的藝術角度,他要苦思冥想;為了一個鮮明的藝術形象,他要精心設計;為了幾行好詞好句,他要反覆推敲。總之,為了能寫出優秀的作品,徐宗德往往搞得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然而,人一旦進入了這種境界,苦,反而不覺得了,待到作品寫成功了,那種又美又樂的心情是誰也體會不了的。正是這種執著的精神支撐著他在歌詞創作的道路上一如既往地走下去;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他的心永遠依戀著他那寂寞而美麗的精神家園。
低調做人,視名利如雲煙;淡然處世,笑奢侈似草芥。徐宗德用詩詞為時代高歌,用他的舞台承載眼前的斑斕世界,用他誠摯的心向人們表白“愛你有顆透明的心,清清新新不染塵,純純淨淨不帶泥,浪花是你心中的歌,邊走邊唱不停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