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以新

徐以新

徐以新,浙江衢州人。1927年參加上海武裝起義。同年加入共青團。曾任中央軍委機要秘書。1928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入黨,次年回國。後任鄂豫皖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參謀主任,參加了長征和西路軍,抗戰中任魯藝政治部主任、統戰部幹部科科長、中央直屬機關黨委書記、解放戰爭任依蘭縣委書記、瀋陽衛戍區政治部主任。建國後,歷任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副司長、司長,駐阿爾巴尼亞、挪威、敘利亞大使(1962),外交部副部長(1965),文革後任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1979-1982)。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徐以新陸紅夫婦及孩子在延安窯洞前.徐以新陸紅夫婦及孩子在延安窯洞前.

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1927年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曾任中央軍委機要秘書。參加了南昌起義。1928年赴蘇聯莫斯科勞動大學學習。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回國。後任鄂豫皖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參謀主任,西北軍委參謀主任。參加了長征,任第四方面軍總部高級參謀。後任中共西北工委副書記、延安魯藝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幹部科科長、中央直屬機關黨委書記、中共依蘭縣委書記、瀋陽衛戍區政治部主任。建國後,歷任外交部蘇聯東歐司副司長、司長,駐阿爾巴尼亞挪威敘利亞大使,外交部副部長,駐巴基斯坦大使。是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生平經歷

十六歲就追隨周恩來參加南昌起義。從蘇聯回國後被分配到鄂豫皖根據地,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兼鄂豫皖蘇區外交委員會主任,年僅20歲。到川陝蘇區後負責與楊虎城部的統戰工作,與楊簽定互不侵犯協定,派武志平建立秘密交通線。後因反張國燾被關押,直至三大主力紅軍會師才被釋放。後參加西路軍,部隊打散後,歷盡艱苦,回到延安。在延安先後任魯藝政治部主任、中直機關黨委書記兼中央管理局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先在黑龍江任縣委書記,後任東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建國後任駐外大使,外交部副部長等。1994年逝世後錢其琛曾撰文悼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