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高祖劉知遠

後漢王朝的開國皇帝。沙陀部人。居住太原。後唐時﹐石敬為北京(即太原)留守﹐以知遠為押衙。敬瑭密謀稱帝﹐以稱兒﹑稱臣﹑割地﹑歲輸金帛為條件﹐求契丹主出兵助己滅後唐。知遠進諫﹐認為稱臣已可﹐以父事之太過﹐只用金帛賄賂也可以使契丹發兵﹐不必割地﹐否則﹐恐異日為中原之大患。敬瑭不從。天福元年(936)敬瑭即位﹐先後以知遠為陝州﹑許州﹑宋州﹑河東節度使﹐鄴都﹑北京(太原)留守﹐加侍中。七年﹐敬瑭死﹐侄重貴嗣位﹐是為出帝﹐封知遠為北平王。時吐谷渾部歸附河東﹐後來又有反覆﹐知遠殺其首領白承福等﹐收其精騎﹐得其財畜﹐河北富強冠於諸鎮。開運年間﹐契丹軍南下中原﹐知遠不出一兵支持朝廷。開運三年(946)冬契丹陷開封﹐滅後晉﹐出帝北遷。知遠派王峻至開封上表奉賀﹐契丹主耶律德光賜詔﹐稱“知遠兒”。次年正月﹐耶律德光稱帝﹐國號遼。二月﹐知遠見遼帝貪殘不能統治中原﹐於是在太原即位﹐仍稱天福十二年﹐意在爭取後晉舊臣歸附。三月﹐遼帝在中原人民的反抗下﹐被迫北返。遼所署的汴州節度使蕭翰矯稱遼帝命﹐擁立後唐明宗子李從益知南朝軍國事。知遠乘虛入洛陽﹐從益被逼死於開封。知遠入開封﹐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次年正月改元乾佑﹐更名﹐當月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