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評論學初探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月1日) 叢書名: 廣播影視藝術系列叢書 平裝: 208頁 開本: 16開 ISBN: 7504348120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影視評論學初探》嘗試從影視評論學概念解析入手,幫助大家理解影視評論的相關概念、類型以及寫作的特點;然後結合百年影視藝術發展史中的經典作品實例,分析影視視聽語言具備的美感;接著闡釋三大類型(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後現人主義影視藝術)的基本理論生成和相應的影視運動及作品內的反映;最後回到對影視評論的實例分析,體現了認識論中由表及里,由淺入深,最終生新認識和理解事物的思維方式。在具體論述的過程中,也有作者自身對中國影視現象、作品的一些看法。
希望本書能對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鑑賞影視作品,以及具體展開影視評論的寫作,提供一些切實的幫助。

編輯推薦

本書是廣播影視藝術系列叢書之一,它從影視評論學概念解析入手,幫助大家理解影視評論的相關概念、類型以及寫作的特點,並結合經典作品實例,閘釋了影視理論。本書理論與實例相結合,能對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鑑賞影視作品,以及具體展開影視評論寫作,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幫助。

作者簡介

畢磊菁,1974年7月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93年考入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97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97年考入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現當代文學專業研究生,師從郁炳隆、吳炫教授,主要從事當代文學作家作品研究,2000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考入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研究生,師從汪介之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思潮與中國文學比較研究,目前博士在讀。2000年起任教於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寫作學、影視美學等課程教學與研究。曾在《江蘇社會科學》、《文學世界》、《傳媒觀察》、《新聞知識》以及《中華讀書報》等期刊或報紙上發表文章數萬字。

目錄

第一章 話語中的影音世界
——影視評論學的基本含義
第一節 “影視評論學”概念的當代表達
1.“傳播的聲音”——當下狀態中的影視評論
2.影視評論與影視鑑賞的關係
3.影視評論與影視美學之間的關係
第二節 影視評論寫作的特點
1.追蹤熱點的“快”——對當下影視新現象的敏銳把握
2.跟隨目標的“長”——對影視動態的長期關注和影視規律的
漸進掌握
3.闡述文字的“精”——對現象的描述準確概括,語言文字型
現活潑通俗的特色
第三節 影視評論的類型
1.前瞻型、述評型、總結型、爭鳴型影視評論和情感感悟型影評
(1)前瞻型影視評論
(2)述評型的影評
(3)總結型影視評論
(4)爭鳴型影視評論
2.不同對象的影視評論類型(影人訪評、影視文化評論、影視語言分析)
(1)影人訪評
(2)影視語言評論
(3)影視文化批評
3.不同媒介上的影視評論類型(期刊、報紙、電視、網路)
第二章 讀懂聲色
——對影視藝術構成和影視語言的解讀分析
第一節 影視美學的基本含義
1.影視美學的內涵研究
2.電影美學與電視美學的同質與分流
(1)綜合性和技術性
(2)逼真性與假定性
(3)造型性和運動性
3.世界影視作品與中國影視作品的內在審美關聯
第二節 美在聲色影音中
1.影視語言中的“影像感知”與畫面、光影運動之美
2.“聲像感知”論中的聲音之美(話白、音樂與音響的聲像
構成)
3.關於“蒙太奇”理論
4.充滿哲思的“長鏡頭”
第三節 審美之眼——影視作品的審美特徵與審美接受
1.談談電影的“雅”與電視的“俗”
2.接受美學背景下的觀眾審美接受
第三章 我思故我在
——對影視藝術的哲理思辨的梳理
第一節 現實主義風格與影視藝術的聯繫
1.“現實主義”的形成與審美原則
2.影視理論中的現實主義反映及影視作品的現實主義呈現
3.相關影視評論的實證
第二節 現代主義、精神分析學說、存在主義與現代電影的聯繫
1.現代主義文藝思潮、弗洛伊德理論及影視表現概述
2.榮格的“集體無意識”論及拉康的鏡像論對電影理論的啟示
3.運用精神分析理論所作的影視批評實例
4.存在主義思想及影視表現
第三節 後現代語境與當代影視的關聯
1.後現代主義理論概述
2.影視作品中的後現代主義體現
3.相關影視評論的實例
第四章 論說風雅
——中國影視評論學的發展與評論實例分析
第一節 中國影視評論學的發展概述
第二節 影視評論實例分析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