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知識與精品鑑賞

“視”(電視藝術與影視文化)第一節 電視藝術60年(一)電視的產生(二)電視藝術簡史1.電視、電視藝術、電視劇2.電視藝術的發展:1)電視成為藝術 4.影視與戲劇(二)並蒂賽芳華(影視藝術之異同)1.電影和電視的相似性2.電影和電視的差異性(三)走進新輝煌(影祝文化的展望)1.再現風采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自從國家教委以(96)教體字5號文即《關於加強全國普通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的意見》提
出開設《影視鑑賞》課要求之後,不少高校都在積極回響,抓緊準備。在影視專家還未編寫出
專門教材之前,為解燃眉之需,填補空白,現由國家教委高校美育教材主編之一伍湘濤教授組
織廣播電影電視部管理幹部學院、天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浙江青年學院,瀋陽航空工業學
院等院校的有關專業老師共同編寫了這本《影視知識與精品鑑賞》,作為第一本面向全國各類
專業普通高校學生,以普及影視基本知識,提高鑑賞能力為宗旨的入門性教材。
本教材有“講”有“賞”,以“講”帶“賞”,並以“賞”促“講”,集科學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
性於一體,信息量大,覆蓋面廣,既切合當前大學生的實際需要,作為開課用教材;又可供文學
藝術專業細改或供未開課院校學生自學。全書先按“戲”、“影”、“視”三單元介紹其基本知
識、原理、評論寫作方法等,最後結合“影”、“視”精品,展示“影視鑑賞與評論原理”和“影視精
品導賞”。全書結構合理,選材得當,內容新穎,簡潔實用。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單元“戲”(戲劇基本知識)
東一節戲劇藝術引論
(一)綜合論――戲劇文學、戲劇藝術、第七藝術
(二)“三一”論――從《茶館》的地點和播雨》的時間談起
(三)典型論――高爾基、魯迅論典型
1二原裝型――話劇《劉胡蘭》、《董存瑞》、《孔繁森》
2.包裝型――京劇《空城計》、舞劇《紅色娘子軍》
3.總裝型――戲曲《秦香蓮》中的包公
(四)生活論
1素材、題材和列寧、毛澤東等論文藝與生活
2.《白毛女》、《楊子榮》與生活
《五)衝突論
1.衝突就是“戲”與周恩來談衝突
2.兩個家庭、8個角色、28條線組成的《雷雨》人物衝突網
(六)懸念論
1.編導頭腦中的懸念――鄭君里談《林則徐》中的懸念
2.讀者(觀眾)心目中的懸念――《雷雨》第一、四幕中的懸念
3.懸念寫作中的規律――鋪墊一懸念一拖延一解決
$二節戲劇。B紅樓式
《一)情節展開
1確立主題一展開情節一形成高潮
2.《林則徐》的開頭和展開
3展開的步驟――交代~系扣一解扣一結局
4.清代戲劇家李漁談戲劇結構
(二)場景安排
1.舞劇《紅色娘子軍》分場
2.分幕分場原理
(三)人物設計
1.伯林斯基等談戲劇與人物
2.劇作家與劇作中人物塑造經驗歸納――“少”(老舍)、“深”(曹
禹)、“比”(高爾基)、“新”(郭沫若)、“狠”(《林沖夜奔》)
第三節 戲劇語言規範
(一)台詞種類
1.對話 2.獨白――《丹心譜》 3.旁白――《沙家濱》
(二)台詞要求
1.言之有物――人物、事物、景物
2.言之有情――有情、有“義”、有性格
3.言之有戲――動作性、潛蓄性、音樂性
第四節 戲劇演繹創造
(一)為什麼用“演繹”
1.科普蘭談音樂與戲劇演繹
2.“劇本中心論”、“導演中心論”與“演員中心論”
3.《高山下的花環》與劇場效應
4.表演藝術家金山《萬尼亞舅舅》手記一則
5.塑造形象與表演技巧雜談
(二)馳名國際的兩種歐洲戲劇表演體系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進入角色、最高任務、從自我出發)
2.布萊希特戲劇表演體系(辯證戲劇、間離方法、破除生活幻覺)
3.戲劇形式的戲劇與史詩形式的戲劇對比
第五節 中國京劇藝術
――享譽全球的中國京劇與梅蘭芳表演體系
(一)梅蘭芳的卓越貢獻
(二)京劇藝術體系特徵
1.博採眾菁 源遠流長 中華國萃 五洲飄香
1)角色分行 2)服裝道具 3)臉譜化裝 4)音樂唱腔
5)動作表演
2.精於寫意 工於抽象 虛實結合 形神兼尚
3.美化程式 嚴格規範 聲情並茂 雅俗共賞
(三)以梅蘭芳為代表的中國京劇藝術表演體系將不斷輝煌
1.梅蘭芳的敬業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2.一定要讓京劇藝術再造輝煌
第六節 戲劇主要種類
(一)中國古代戲劇與戲曲
l.中國古代戲劇簡史
2.主要戲曲劇種:1)同宗近腔劇種 2)基本獨立劇種
3.梅蘭芳《宇宙鋒》導賞
(二)歐洲戲劇簡史與種類
1.歐洲戲劇主要類型及其發展簡史
2.悲劇與沙士比亞《哈姆雷特》簡介
3.喜劇與果戈里《欽差大臣》簡介
4.歌劇、舞劇與柴可夫斯基《天鵝湖》導賞
(三)歐洲劇種在新中國生根開花
1.中國話劇、舞劇、歌劇簡史
2.歌劇《江姐》導賞――“江姐”談《江姐》
第二單元 “影”(電影基本知識)
第一節 電影藝術源流
(一)世界電影發展簡史
1.初步形成(1895~1927)
2.技術成熟(1927~1945)
3.完善發展(1945~1959)
4.掀起新浪潮(1960~1989)
5.走向多元化( 1989年後)
(二)中國電影發展梗概
1.第一階段:萌芽出土(1896~1931)
2.第二階段:披荊斬棘(1931~1949)
3.第三階段:花開花謝(1949~1978)
4.第四階段:改革開放(1978以後)――附台灣、香港電影簡介
(三)電影主要片種
1.記錄片 2.科教片 3.美術片
4.故事片:l)戲劇式結構片 2)散文式結構片 3)心理結構片
第二節 電影藝術將征
(一)排行“第八”
(二)砸爛“三一”
(三)放開戲劇――《魂斷藍橋》
(四)交叉時空――《天雲山傳奇》
(五)青畫結合――《人證》、《憤怒的人》
(六)“視覺造型”與視聽合―――《鄰居》
(七)“動作語言”與動靜兼容――《西安事變》
(八)蒙太奇思維――《淮海戰役》
(九)長鏡頭理論――《見習律師》
第三節 電影劇本創編
(一)電影大師們的啟示
(二)“無中生有”者的創造
一《上甘嶺》、《林則徐》、《卡薩布蘭卡》
(三)文學作品改編電影
1.原著選擇標準――有教育意義、有完整故事、有鮮明性格
2.電影改編方法――基本再現法、節選摘錄法、變化重寫法
3.小說走進電影試說――《祝福》小說、電影劇本對照
4.戲劇、電影“金婚”小議――《雷雨》話劇、電影、電視比較
1)逼真化 2)形體化 3)自由化 4)銀幕化
第四節 電影生產流程
(一)世界最大工廠――《攻克柏林》、《大轉折》
(二)首戰“紙上談兵”(第一階段)――《李雙雙》、《蝴蝶夢》
(三)齊心“弄假成真”(實拍階段)――《牧馬人》、《瑞典女皇》
(四)共建“系統工程”(後期階段)――《沙鷗》
(五)電影拍攝中常用術語名詞簡釋
第五節 電影音樂概述
(一)電影與音樂
l.從古典音樂起步 2.與著名歌劇聯手
3.紅極一時的外國電影歌曲與樂曲:1)《愛情的故理》 2)《簡?
愛》主題曲 3)《葉塞尼亞》主題曲 4)《當時光流逝》 5)《奔放
的旋律》 6)《祖國進行曲》 7)《一個全新的世界》等
(二)怎樣使影樂聯姻
1.音樂如何為銀幕服務 2.為電影配樂的工作步驟
(三)電影音樂中的“敏感”問題
1.電影音樂的特點
2.電影音樂的任務
3.畫外音樂的特殊功能――《小花》、《鄉村女教師》
4.生活與民族化――《漁光曲》、《紅色娘子軍連歌》
5.重複演唱同一首歌所構成的“蒙太奇”效果(兼談電視劇音樂
功能)
6.錦上添花、推陳出新
第六節 電影美學探討
(一)電影語言的發展與現代化
(二)電影與戲劇“離婚”
(三)電影與精神分析學淺談
(四)電影與符號學說
(五)電影不是“綜合藝術”
第三單元 “視”(電視藝術與影視文化)
第一節 電視藝術60年
(一)電視的產生
(二)電視藝術簡史
1.電視、電視藝術、電視劇
2.電視藝術的發展:1)電視成為藝術 2)電視藝術發展四階段
3)世界各國電視藝術發展概況
(三)中國電視事業發展概況
第二節 電視藝術特徵
(一)兼容性
(二)參與性
(三)紀實性
(四)連續性與系列性
第三節 影視媒體套用
(一)思想教育
(二)遠程教學
(三)商業廣告
(四)音樂電視(MTV)
第四節 影視文化綜述
(一)江河歸大海(影視與姊妹藝術)
1.影視與文學 2.影視與音樂
3.影視與美術 4.影視與戲劇
(二)並蒂賽芳華(影視藝術之異同)
1.電影和電視的相似性
2.電影和電視的差異性
(三)走進新輝煌(影祝文化的展望)
1.再現風采 2.又譜新篇
3.影視同輝 4.影視文化展望
第四單元 “鑒”(影視鑑賞與評論原理)
第一節 影視鑑賞原理
(一)觀眾審美心態
1.娛樂消遣 2.精神安慰
3.獵奇覽勝 4.擴大視野
5.思考研究
(二)大學生與電影――調查
1.1984年初在北大、清華等首都8所高校調查摘要
2.1996年大學生電影節調查統計
(三)影視鑑賞層次――觀賞、欣賞、鑑賞
第二節 影視評論寫作
(一)影視評論效應
1.為提高評論者自身水平而寫影評
2.寫影評才能提高影評水平
3.影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影視藝術水平
(二)影視精品標準
1.思想精深――《鴉片戰爭》2.藝術精湛――《人到中年》
3.製作精美――《歸心似箭》、《大轉析》
(三)影評類型與寫作方法
1.影視評論常見類型――推薦型、闡釋型、感受型、讚揚型、批評
型、隨筆型、學術研究型
2.影視評論的寫作方法――細讀原著、深化感性、理性傾斜、精
心設計、精心施工
3.影視評論的理論研究
(四)《紅櫻桃》獲獎影評選介
第五單元 “賞”(影視精品導賞)
一、《一江春水向東流》的藝術成就
二、起死回生的崑曲《十五貫》
三、榮獲奧斯卡五項全獎的《音樂之聲》
四、奧斯卡七項金獎得主《辛德勒名單》
五、美哉、法國名片《女歌星》
六、《戰地浪漫曲》依然浪漫
七、《遠山的呼喚》仍在呼喚
八、《沙鷗》――拼搏者的頌歌
九、引人深思的《黑炮事件》
十、長影1996獲獎片《九香》
十一、1997獲獎新片《紅河谷》
十二、 《開雷鋒的日子》
十三、《侏羅紀公園》、《龍捲風》與電腦電影
十四、“五個一工程”中獲獎的越劇電視連續劇《秋瑾》
十五、不朽的旋律永恆的精神――細讀《一曲難忘》
尾聲
複習思考提綱與藝術實踐嘗試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