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孔子廟

彰化孔子廟

彰化孔子廟位於台灣彰化,建於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為當時的彰化知縣張鎬所倡建。孔聖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時精通易經《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地震、龍捲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的著名美學命題。

彰化孔子廟為位於台灣彰化的一座孔廟。建於清朝雍正四年(1726年),為當時的彰化知縣張鎬所倡建。
大成殿
建築物曾於清朝道光10年(1830年)大修。主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配祀孔子眾門生與歷代先賢先儒,是清朝初年台灣學宮體制最完整的學府,過去台灣四大書院之一的白沙書院即設於此。
台灣日治時期,彰化孔子廟的部份建築物因道路拓寬而拆除,現僅存其原始建築物的三分之二。
彰化孔子廟為一級古蹟,現坐落於彰化縣彰化市永福里孔門路30號。與一般孔廟相同,其大門平時深鎖,僅九月二十八日祭孔時會開啟,其他時間需由民生路側門出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