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集鎮王莊犬肉

王家煮製犬肉,其工藝要求非常講究。 2、置鍋於火上,下鍋煮肉,去沫。 狗肉屬大補食品,冬季食用效果更佳。

“六十年的狗肉湯子——老味啦。”這句民間歇後語,源出於哪裡?就出自我縣彭集鎮王莊犬肉坊。王莊犬肉相傳創製於明朝年間,迄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目前,全村有7家犬肉坊,以村民王廣千煮製的犬肉為正宗且最負盛名。
王家煮製的犬肉色鮮味美,肉質細嫩,無腥味、異味,食之不膩,老少皆宜。因口感好,味道美,除暢銷本地,還遠銷北京、天津、遼寧、吉林等省市。
王家煮製犬肉,其工藝要求非常講究。首先,選料嚴格。王家買狗,以散養家狗為主,家狗又以三四齡的為好,這樣的狗出肉率高,肉嫩,煮熟後肉香;不買病狗、瘦狗;也不買以宰殺牛羊為業的屠戶家的狗,據說,屠戶家的狗,肉食多,煮熟後的犬肉含有腥味、膻味、異味;儘可能選買農戶散養,以吃剩飯雜糧長大的狗,這樣的狗宰殺煮熟後味正香醇。其次,善存煮狗肉的老湯。以老湯燉煮是保持犬肉獨特風味的關鍵,每次將肉煮好後,用來盛老湯的器皿,必須以沸水沖燙消毒,以確保老燙潔淨不腐,下次再用。三是要掌握好火候。
王家犬肉的製作工序是;
1、將無病活犬宰殺、剝皮。然後,把整犬刀割為數塊,洗淨。
2、置鍋於火上,下鍋煮肉,去沫。過半熟後弱火慢燜3個小時。
3、待肉煮熟至七成,立即脫湯,上火硝、施色。晾透,放入配有精鹽、陳皮、肉寇、丁香、人參、蘋果、大小茴香等十幾種調料的老湯鍋里焐2—3小時,撈出即可食用。
狗,又名黃耳,地羊。狗是被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老子《道德經》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唐代“五坊”中有狗坊,是皇帝畜養獵犬的場所。狗肉入饌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遠在西周時期狗肉即已成為筵上佳饌。《史記?荊軻傳》:“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築者高漸離。”可知當年刺秦王的一代猛士荊軻,挑選的助手原來是個善於宰狗的屠夫。那時候,宮廷宴飲,祭祀大典,均有狗肉。周天子所食“八珍”之一的“肝 ”,就是用加佐料的狗肝在火上炙成的佳肴。這是我國最早的狗肉菜譜。
狗肉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能防治多種疾病。明代大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狗肉以黃狗為上品,黑白次之。味盛,酸濕無毒,食之大補元氣。”列舉了吃狗肉的種種好處:益氣、輕身、安五臟、益脾胃、暖腰膝、壯氣力、治五勞七傷等。
狗肉屬大補食品,冬季食用效果更佳。
目前,由於狗源不足,王家犬肉日銷量僅二十公斤左右,加上另外6家犬肉作坊,日銷量也不過百公斤。因為量少,常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