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和天安門廣場建設

1958年,黨中央決定在北京擴建天安門廣場,由彭真親自抓天安門廣場的設計和施工。

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鐘,北京天安門廣場30萬人,隆重舉行了新中國開國大典。在這前一天,毛澤東主席率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代表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從此,天安門廣場成為新中國首都的中心。開國當天,毛澤東、周恩來對彭真講:要把天安門廣場改建成為人民喜愛的地方。毛澤東還講:新中國人口眾多,要把天安門廣場修建成為規模宏大的廣場。

北京市委、市政府遵照黨中央的指示,從開國時起,一直非常重視天安門廣場的擴建。早在籌辦開國大典期間,修繕工作就開始了。原來的天安門廣場東西長365米,南北寬125米,東西兩邊有長長的紅牆“千步廊”,中間有540米長、65米寬的大道,形成一橫一豎的“T”字形,北部東西有兩座“三座門”。10月1日之前,將廣場上積了幾十年的垃圾全部清除,雜樹荒草全部剷平。裝修了天安門,在御河橋兩邊修建了觀禮台,在廣場北部中間新建了新中國國旗台,豎起了第一根高22米的電動國旗桿。開國的那一天,毛澤東就在這裡按電鈕升起了莊嚴美麗的五星紅旗,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開國頭幾年,每逢五一、十一都舉行盛大的檢閱、遊行和慶祝晚會。為了使檢閱、遊行隊伍暢通,讓更多的人民民眾參加盛會,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指示,拆除了東西“三座門”、“千步廊”,把廣場面積從7.5公頃擴大到11.3公頃,將天安門前的石獅、華表向東西移寬,裝修了天安門、觀禮台,使廣場改觀。1954年10月1日舉行了盛大的檢閱和遊行,慶祝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的勝利召開。

50年代中期,北京市委著手設計天安門廣場的擴建工程。1956年10月10日北京市委開會討論規劃時,彭真提出,關於天安門廣場的大小問題,現有三種方案,30公頃、40公頃、50公頃(不包括廣場上的建築用地)。他認為廣場“勢必要大一些,不能太小。因為我們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不能說世界各國還沒有這么大的廣場,我們就不能有,什麼都跟在人家後邊走。要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考慮。”

天安門廣場的擴建時機成熟了。1958年8月,黨中央在北戴河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決定為了迎接國慶10周年擴建天安門廣場,建設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等10大建築。彭真從北戴河打電話給劉仁、鄭天翔等,傳達了中央決定,指示由劉仁、鄭天翔、萬里組成10大工程領導小組,立即從財力、人力、物力及設計和施工方面做好準備工作。

北戴河會議一散會,彭真趕回北京,向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負責同志傳達中央的指示。彭真說:為了紀念國慶10周年,顯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鼓舞全國人民的革命幹勁,黨中央決定在北京擴建天安門廣場,建設包括能夠容納一萬人開會、五千人參加宴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的大會堂等十大工程。這件事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北京市委、市政府要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決定,抓緊籌劃,要廣泛邀請全國和北京市的著名專家精心設計。一定要組織好施工隊伍,切實保證工程質量,如期完工,要建立嚴格的質量檢查制度,絕不能出差錯。

彭真親自抓天安門廣場的設計和施工。他說:“天安門廣場是首都的中心,首都人民的集會場所。這次改建、擴建天安門廣場,一定要設計好。如何設計,我向毛澤東同志作了請示,他指出:要反映出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特點。設計的指導思想是莊嚴宏偉,氣魄要大,使它成為能容納一百萬人集會的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前的馬路要一百幾十米寬,馬路上的電線要改為地下,有軌電車要換為公共汽車。路面要修得堅固,要經得起最重的坦克通過。天安門廣場北起天安門,南至正陽門,東起公安街,西至西皮市大街。廣場西面建設人民大會堂,東面建設革命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東西相距為五百米。”彭真委託劉仁、鄭天翔等率領設計、施工人員到廣場測量,按照毛澤東的指示進行具體設計。設計方案經過黨中央和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審查批准後施工。廣場長880米、寬500米,面積由原來的11.3公頃擴大為40公頃,北面的馬路擴建為1000米長、80米寬,能夠同時通過120列的遊行隊伍。

彭真當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對人民大會堂的設計和施工非常關心。他多次對具體領導這一工程的趙鵬飛、沈勃談話。他對沈勃說:人民大會堂的設計思想要繼承發揚我國建築的風格和傳統,要同天安門、故宮、正陽門、前門相統一,同時要吸收外國的一切好的東西。古今中外一切好的、優秀的東西,都要吸收過來,為我所用。從整體到局部,從外表到內部裝飾,都要反映出中國的傳統,使中國人民喜聞樂見。他特別講道:在封建時代搞的建築體現“惟我獨尊”,資本主義國家搞的建築大都採用拜物教的建築手法。我們社會主義國家首都的人民大會堂要體現“以人民為主”、“物為人用”、“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要使工人、農民一進大會堂,不僅感到莊嚴雄偉,同時也要感到自己就是建築物的主人,不能使人走進大會堂像走進故宮那樣有壓抑感。他多次囑咐:十大工程的設計方案制定出台,要向周恩來總理請示匯報,請他審查。他是國慶工程的總設計師。他多次對負責施工的趙鵬飛講:工程質量一定要保證,十大建築是建國以來首都最重要的建築,是顯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建築,百年大計,質量第一,一定要精心施工,切實保證工程質量;人民大會堂建好之後,其堅固程度要不亞於故宮,要經受得起時間的考驗。

迎接國慶10周年的十大工程,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在中央各部門、解放軍和各省、市、區的大力支持下,如期完工,工程質量在嚴格把關、監督、檢驗之下,全部合格,保證了國慶10周年各項慶祝活動的順利進行。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天安門廣場新建的人民大會堂、革命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建築風格形式雖與天安門城樓不同,但卻是有機的和諧與統一,在建築藝術上是一個創新。東西兩組建築長300米、寬174米,與880米長、500米寬的天安門廣場配合得很協調,相得益彰。外國廣場與周圍建築物高的比例為1:2,1:3,1:4,我國宮廷廣場的比例空間為1:10,顯得比外國廣場開闊。天安門廣場擴建後,天安門高與廣場之比例長為1:12.9,人民英雄紀念碑高與廣場寬比例為1:11.5,兩邊建築物高與廣場寬之比例為1:12.5,這樣的比例使廣場顯得舒展開闊,氣魄宏偉,充分體現了毛澤東主席提出的設計要求。

1959年10月8日,為了慶祝十大工程勝利竣工,感謝十大工程和密雲水庫的建設者,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在新建的人民大會堂舉行了宴會。周恩來總理出席了宴會。彭真在會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今天舉行宴會,是為了感謝大家。宏偉壯觀的十大建築10個月建成,密雲水庫攔洪工程的勝利完成,是獲得解放、掌握了國家政權的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創造的奇蹟,表現了他們偉大的創造性、積極性和聰明才智,表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

40年前天安門廣場的擴建及人民大會堂、革命博物館和歷史博物館的建築,為天安門廣場1976年和1998-1999年兩次擴建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