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學名: Spr.)天南星科,馬蹄蓮屬中除白花馬蹄蓮外其它種及雜交品種的統稱。 球根花卉。肉質塊莖肥大。葉基生,葉片亮綠色,全緣。肉穗花序鮮黃色,直立於佛焰中央,佛焰苞似馬蹄狀,有白色、黃色、粉紅色、紅色、紫色等,品種很多。盛花期3-4月。節處生根,根系發達粗壯。葉莖生,葉片圓形或戟形,按段尖銳有光澤,全緣,多數品種葉片有半透明斑點。 原產非洲中南部,彩色馬蹄蓮在歐美各國及日本等地廣受歡迎。自20 世紀80 年代進入中國市場,因其奇特的花型和豐富的色彩,常用於製作花束、花籃、花環和瓶插,矮生和小花型品種盆栽用於擺放台階、窗台、陽台、鏡前,配植庭園,叢植於水池或堆石旁。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彩色馬蹄蓮屬於旱生型花卉。其營養體是塊莖和球莖,而白色馬蹄蓮的營養體是根莖.這是兩個種群間最重要的區別。彩色馬蹄蓮葉片基生,具有長葉柄。葉型有箭型、戟型,先端尖銳。全緣,有的品種葉表有透明斑點。佛焰苞依品種不同,顏色各異,有金黃、橙黃、紫紅和粉紅等亮麗色彩。

生長環境

喜溫暖、潮濕、光線充足。要求疏鬆、排水良好、肥沃或略帶黏性的土壤。在華北,一般夏季休眠,休眠期不澆水,置於乾燥、有柔和光線處。越冬溫度10℃以上。以分球繁殖為主,其次播種。

溫暖耐嚴寒,生長適溫為18~23℃,夜間在10℃以上能正常開花,但最好低於16℃,能忍耐4℃低溫,高於25℃或低於5℃易造成休眠,0℃時球莖就會凍壞,喜陽光,但夏季要避免陽光直曬,對水分要求嚴格,要避免過分乾旱或積水。

分布範圍

原產非洲南部的河流、沼澤地中。

盆栽技術

1. 基質要求:彩色馬蹄蓮屬旱生型花卉.基質要求保水保肥.同時排水良好,通透能力強,不含病原體、雜草種子及有毒物質,pH值為6.0~6.5。pH>7.5,易誘發軟腐病。生產上一般用泥炭與大顆粒珍珠岩4:1比例混合作為栽培基質。使用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以防感染病菌。一般採用蒸氣消毒效果較好。

2. 種球處理及種植:商品用開花種球一般直徑4-6厘米以上,是由脫毒組培苗種植至少2年以上生產出來的。且已經過預處理。因此要生產優秀盆花,一定要從正規供貨商處購買,以減少不必要損失。沒經過預處理的種球可用50~100毫克/千克的赤黴素浸泡5~10分鐘,以增加花朵數量。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造成畸形花。之後用800倍多菌靈浸種10分鐘。種球取出風乾後即可種植。種植盆徑從12~20厘米不等,花莖短的品種應選擇盆徑較小的花盆栽培,保證株形美觀大方。種植時芽眼(即生長點)要向上。表層覆蓋4~5厘米基質,定植後澆透水,並噴灑800倍科博等殺菌劑。

3. 水肥管理:應預先檢測使用水質的元素含量和pH值。特別是氯和鈉離子含量。同時,確保水中不含真菌。種球定植後,塊莖需水較多,規律澆水對根系發育很重要。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防止基質過濕,造成病菌感染機會。葉抽出後進入旺盛生長期,要注意見乾見濕。彩色馬蹄蓮屬於需肥較少的花卉。一般每周施300毫克/千克的20-20-20的液肥1次。莖葉旺盛生長期可酌情增加肥料濃度或次數。

4. 溫度與光照:生長適溫白天為18~25℃。夜間13~160C。生長最低溫度13℃,最高氣溫及土溫不要超過25℃,否則會影響花色及增加細菌性軟腐病的感染機率。生根理想溫度為16℃,因此種植前兩周儘量保持此溫度,以形成發達的根系。生長後期溫度可適當低些。光照應控制在3萬勒克斯左右。光照不足易造成花朵著色不良,降低商品價值。

5. 病蟲害防治:彩色馬蹄蓮的主要蟲害是薊馬和蚜蟲。因為蚜蟲能傳播病毒,因而控制很重要。一般用吡蟲啉、萬靈等殺蟲劑進行防治。主要病害是細菌性軟腐病,發病適溫25℃。塊莖受害後很快軟化腐爛,產生惡臭,地上部隨之黃化枯萎。由於此病不易防治。因此以預防為主。栽培時要求種球無菌,生產區嚴格消毒,使用無菌介質,生產中加強溫室通風。每兩周用2000倍根菌清灌根1次。通過環境調控和水肥管理,增強植株抗性。發現病株及時清除,並噴灑農用鏈黴素等。

栽培技術

土壤

深翻:栽培床準備分4個步驟,即深翻土地,消毒,做床和施基肥。首先將土壤深翻20-30cm。

消毒:將深翻後的土壤在烈日下暴曬幾日,或可用蒸汽、氯化苦、溴甲烷、五氯硝基苯等消毒。栽培床一般採為高床,床寬80cm,步道40cm,或者床寬40cm,步道40cm。高出地面10cm,高出步道20cm左右。基肥用量一般為每667m 溫室施膨化雞糞400Kg,磷酸二桉50Kg;或消毒過的腐熟農家肥2000-3000Kg,磷酸二銨50Kg。

移栽

種植時間:一般品種在8月末種植,11月份至5月份為產花期。馬蹄蓮也可在3月份種植,6月至8月為產花期。如溫室條件較好,可春秋種植,四季產花。但四季產花的也要讓植株在冬季或盛夏有個挺葉休眠期,以便植株得到營養補充和休整,保證較高的產花量。

種植密度:以4cm一個芽眼的種球為例,寬80cm的床可種植4行,行距20cm,株距12-20cm;寬40cm的床種植2行,株距10cm。前者每m 種植約25-40株;後者每m 種植約50株。每667m 溫室約種1.7萬-1.7萬株。如果是多芽的種球或大於4cm的種球,要適當疏植。不能種植過密,否則通風透光不良,易生病蟲,產花量也下降。

栽培深度:冬季覆土約5cm,夏季覆土深度要在8cm左右。

激素處理:種球種植前如用赤黴素GA3,GA4,GA7或細胞分裂素Ba處理,則有利於花芽分化,促產量,同時也能使種球發育的更好。赤黴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為500-100mg/L,浸種球10-30min,撈出陰乾。

水分

馬蹄蓮喜濕,在旺盛生長季節,要經常澆水,使土壤經常濕潤。生長環境中的空氣濕度也要高,因此,四周地面也要經常噴水。但若用噴灌,則噴濕葉面即可,以防水分在葉鞘中積存,引起腐爛。盛花期過後,要減少水分,以促進其休眠。

營養

彩色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生長初期,追肥量要少,如土壤肥沃,可不追肥,但進入花期,要追肥,可將無機化肥和有機肥交替施入。無機化肥採用氮、磷、鉀1:1:1的比例混合,配成0.5%-1%的水溶液,隨水澆灌,每15d一次,每667m 溫室一次追入10-15Kg,澆灌後馬上用清水沖洗葉面和葉基部,以免肥水流入葉鞘引起“燒苗”。有機肥可用腐熟豬糞、雞糞等,每株下面距根頸5cm處挖坑施入,每株50g左右,整個生長季可追施有機肥2-3次。盛花期過後停止追肥,促進休眠。

溫度

四季如春的溫度(12-25℃)可使馬蹄蓮周年開花,在北方冬季生產需加溫,南方夏季生產需降溫。

光照

夏季陽光過於強烈時,要適當遮陽,一般可採用遮陽率30%-50%的遮陽網;秋冬季需要較充足的陽光,不必遮光。北方冬季栽培,如能額外補光,生長開花更佳,下午放下草簾後連續光照3-5h效果好。

剝老葉

在生長開花旺盛期,如葉片過於繁茂擁擠透,要及時剝去外部已抽過花莖的老葉片,從基部剪除,目的是避免葉片過多影響光和通風,促進花莖生長,提高產量。如老葉不多,但新葉過於旺盛,內部通風差,花莖少,還可以進行拉葉處理,將葉片輕輕壓向四周,使株叢開展,這樣再結合合理的水肥措施,可提高產花量。

通風

整個溫室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措施,如日光溫室春秋季可採用前底腳或後窗通風,冬季可採用溫室頂部通風,而夏季則需要更強的對流通風措施,否則病害嚴重,開花不良。

切花要點

彩色馬蹄蓮 彩色馬蹄蓮

綑紮 成束:花梗修長是馬蹄蓮最適宜用來製作花束。在製作中儘量使花朵排布的顧盼有致、輕鬆自然,扎口不宜過緊以免勒傷花梗。將綑紮處裝飾後不妨露出參差不齊的基部,使花束看上去更加自然。如插入花瓶之前,一定要將基部剪齊,有利花材吸水保鮮。

劍山固定:馬蹄蓮的莖桿比較粗壯,可材用傳統的劍山(花插)來固定花材。可以同時將4枝馬蹄蓮並列,用鉛絲在莖桿上平行穿兩道刺,將其連線成一個漂亮的弧面,成為作品的觀賞焦點,這樣不僅傳統構圖增添了新意,同時也擴大了馬蹄蓮莖桿的截面面積,固定在劍山上更加穩定,避免了單支馬蹄蓮在花徑過長時由於頭重腳輕,花梗內部疏鬆而固定不牢容易倒伏的現象。

巧用花序:當馬蹄蓮開始凋謝時,剝去萎靡的苞片,黃色的肉穗花序亦是很好的構圖材料。將花梗剪短後,花序就很容易插入花泥中,為了使得圓柱形花序顯得更奇特美麗,用葉材或花材把花梗完全遮擋住。

主要價值

馬蹄蓮莖桿修長柔軟、花型奇特,是著名的切花品種。在製作花藝作品時,採用不同的方法製作產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