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䴉鳥

彩䴉鳥

彩䴉(學名:Plegadis falcinellus)為䴉科彩䴉屬的鳥類。分布於歐洲南部、亞洲、非洲、美洲中部,包括中國大陸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地,主要生活於棲息在湖沼間。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奧地利、義大利。

外形特徵

體型略小(60厘米)的深栗色帶閃光的䴉。看似大型的深色杓鷸,上體具綠色及紫色光澤。虹膜—褐色;嘴—近黑;腳—綠褐。

叫聲:帶鼻音的咕噥聲,於巢區發出咩咩及咕咕的叫聲。

分布範圍

全世界。

分布狀況:是否在中國有繁殖尚不肯定。偶見於長江下游及東南部、廣東、香港及海南島等地的湖泊周圍。

編號:1398

拉丁目名:CICONIIFORMES

中文目名:鸛形目

中文科名:䴉科

拉丁科名:Threskiornithidae

中文屬名:彩䴉屬

拉丁屬名:Plegadis

拉丁種名:falcinellus

定名人:(Linnaeus)

年代:1766

中文名:彩䴉

ogenus:Tantalus

原始文獻:Syst. Nat. ed.12, 1:241

模式產地:奧地利, 義大利

英文名稱:Glossy Ibis

生境:棲息在湖沼間

類型:2

國內分布:上海, 浙江(寧波), 福建(福州), 廣東

國外分布:歐洲南部, 亞洲, 非洲, 美洲中部

保護級別:二級

資料來源:中國動物志 鳥綱 第一卷:169-170, 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

生活習性

結小群棲居沼澤、稻田及漫水草地。夜晚成直線排列或編隊飛回共棲處。與白鷺及蒼鷺混群營巢。

種群現狀

據國際水禽研究局1992年組織的隆冬水鳥調查,亞洲共有8000~9000隻左右。彩䴉鳥繁殖區域在歐亞大陸,主要在地中海周圍和非洲越冬,在我國則僅偶見於上海、江蘇、浙江寧波市、福建福州市、河南龐寨、海南和廣東沿海島嶼等地。

亞種分化

彩䴉指名亞種(學名: Plegadis falcinellus falcinellus)。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包括中國大陸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