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傳統詩歌研究

內容介紹

《彝族傳統詩歌研究》是一部以彝族傳統的長篇詩歌為研究對象的書,它所研究的重點主要是彝族傳統長詩的內容和敘事、抒情藝術。在對一些長詩的研究中還特別考證了版本沿革情況,對不同的版本做出過貢獻的演唱者、版本所有者、蒐集者、整理者、翻譯者、編著者、出版者,少數研究者等還做了明確的介紹或註解,這是為了讓讀者記住這些曾經不記名利為彝族傳統長詩的保存做出過無私奉獻的人們,讓後來者聽到和讀到我們祖先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藝作品。
與其它類似圖書相比較,《彝族傳統詩歌研究》發掘了更多的彝族傳統長詩,許多長詩是通過集中的形式第一次向讀者介紹的。
《彝族傳統詩歌研究》重點研究了彝族的英雄史詩,婚戀長詩,奇幻式敘事長詩,其特色還在於介紹和研究了一彝族傳統五言詩的形式寫作而成的彝族古代文藝理論長詩。我們把這一系列文藝理論長詩稱作“彝族詩學理論長詩”,而且從《彝族古代詩學史》的角度給予了重點介紹和研究。

作品目錄

尊嚴與樂趣——序《彝族傳統詩歌研究》
第一章彝族英雄史詩及英雄的成長性分析(上)
第一節童年時代的英雄
第二節少年時代的英雄
第三節準英雄時代的英雄
第二章彝族英雄史詩及英雄的成長性分析
第一節龍鷹驕子:支嘎阿魯王
第二節夜郎王之歌
第三節神鷹之子:俄索折怒王
第三章彝族英雄史詩及英雄的成長性分析(下)
第一節捍衛民族生存權的英雄群像:銅鼓王
第二節英雄的衰落與英雄史詩的式微
第四章彝族婚戀長詩概述(上)
第一節 人神通婚
1、《嫩妮和阿珠》
2、《竹仙》與《竹家莊的竹娘》
3、《賈斯則》與《賈斯則與朱武斯》
4、《漏臥魯溝的婚禮》
5、《則谷阿列與依妮》
6、《賽玻嫫》
第二節 奪妻之恨與殉夫悲歌
1、《婁赤旨睢》與《婁仇阿朵與朵姆格魯》
2、《閃光的荷包》
3、《一雙彩虹》
4、《布珠篤汝》
5、《兩顆明亮的星星》
6、《米谷姐婁啥》
7、《力芝與索布》
8、《朵卜若與頡薇妮》
9、《哲珠嘍幾和帶布汝珠》
第五章 彝族婚戀長詩概述(中)
第一節 救助妻子或殉妻悲情
1、《蓋臥布珠和洛蒂舍芝》
2、《珠尼阿依》
3、《彩雲情》
4、《木荷與薇葉》
5、《賣花人》
6、《妮薇與塔培茨》
7、《戈阿婁(一)》
第二節 等級婚姻的反叛
1、《婁克布汝與丕婁能妮》
2、《麻舍都諸》
3、《紅白杜鵑花》
第六章 彝族婚戀長詩概述(下)
第一節 婚姻的救贖與抗爭
1、天神的救贖:《山海經》
2、兄賢救妹:《阿詩瑪》、《烏魯諾紀》
3、兄賢救弟:《何歌與李矣規》
4、叔賢救侄:《舉嘍賽歌記》與《唄勒娶親記》
5、情人互救或逃婚:《太陽姑娘與月亮小伙》、《逃到楠密去》、《逃婚的姑娘》、《甘嫫阿妞》
第二節 戀情詩與哭嫁歌
1、女兒的苦情:《媽媽的女兒》
2、女兒的悲歌:《阿依阿芝》
3、傷心的哭嫁:《母鳥送小鳥》
4、男兒的哀歌:《我的麼表妹》
第七章 彝族奇幻式敘事長詩(上)
第一節 神與神的鬥爭
1、天神之間的鬥爭——《天神爭王》
第二節 人與神、妖、獸的鬥爭
1、人與神之間的鬥爭——《人神相爭》
2、人與妖之間的鬥爭——《降妖捉怪》
3、人與獸之間的鬥爭——《哪哩斗虎》
第八章 彝族奇幻式敘事長詩(下)
第一節 人與人之間的鬥爭(一)
1、畢摩流派和葬式起源的寫照——《眨眨昂里》
2、彝漢文化交流的讀本——《阿落家故事》
3、孤兒的苦難與幸福追求——《牧羊人史郎若》
第二節 人與人之間的鬥爭(二)
1、兩代人的恩怨情仇——《阿諾楚》與《撒俄迷麥汝》
2、封建孝道思想的譯本——《鳳凰記》
3、孤女的復仇——《達思妹與魯汝朵》與《達思美復仇記》
第三節 人與人之間的鬥爭(三)
1、天災人禍逼遷徙——《南山恨》
2、逃婚逃到好地方——《八石山》
3、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神奇的錦帛》
第九章 彝族古代詩學史(上)
第一節 古代文藝理論的開山鼻祖
——舉奢哲及其《彝族詩文論》
第二節古代詩學的奠基
——阿買妮及其《彝語詩律論》
第三節 換韻說靈感說和議論入詩的首倡
——布獨布舉及其《紙筆與寫作》
第四節 詩歌題材的大力拓展
——布塔厄籌及其《論詩的寫作》
第五節 把尋根和音樂美引入詩學理論
——舉婁布佗及其《詩歌寫作談》
第六節 繼往開來的理論大師
——實乍苦木及其《彝詩九體論》
第十章 彝族古代詩學史(下)
第一節 創新的詩魂理論
——布阿洪及其《彝詩例話》
第二節 前輩詩學理論之集大成
——布麥阿鈕及其《論彝詩體例》
第三節 探尋詩學歷史之根
——佚名《彝詩史話》
第四節 追求形式與內涵的完美
——佚名《詩韻與詩魂》
第五節 揭示想像與思維德詩學本質
——佚名《論彝族詩歌》
第六節 詩學之根的哲學考察
——漏侯布哲及其《談詩說文》
參考文獻與資料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