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齊聯

張齊聯

張齊聯,男,1972年開始從事消化內鏡專業,為我國最早開創及從事此專業的學者之一,1972年開始從事消化內鏡專業,擅長消化道癌的內鏡早期診斷,消化內鏡的治療技術。

基本信息

簡介

男,1972年開始從事消化內鏡專業,為我國最早開創及從事此專業的學者之一。現任職於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教授、外科專家,主任醫師,中華消化內鏡學會主任委員,亞太地區消化內鏡學會理事,中華消化內鏡雜誌總編輯,美國胃腸內鏡雜誌國際編委,歐洲內鏡雜誌國際編委,世界胃腸病學時事通訊編委。

專業特長

消化道癌的內鏡早期診斷,消化內鏡的治療技術。

教育背景

1959年畢業於原北京醫學院醫療系

任職兼職

199l年及1996年在中華消化內鏡學會第一屆及第二屆委員會中被選為常委兼秘書;2000年第三屆委員會被選為副主任委員兼秘書,2000年中華消化內鏡學會正式加入亞太地區消化內鏡學會及世界消化內鏡組織OMED後被選為亞太地區消化內鏡學會理事;2002年被選為世界消化病組織OMGE及世界消化內鏡組織OMED聯合教育及培訓委員會委員;2003年10月中華消化內鏡學會第四屆委員會當選為主任委員;2007年4月中華消化內鏡學會第五屆委員會當選為名譽主任委員。

工作經歷

歷任北京醫科大學外科主任醫師及教授;1972年開始從事消化內鏡專業,為我國最早開創及從事此專業的學者之一;1980—1984年在日本國立癌中心及昭和大學專門學習消化道癌的內鏡早期診斷;1993年赴美國DuKe大學;1994年赴德國漢堡EPPENDORF大學專門學習各種消化內鏡的治療技術。

主要成就

近年來在消化內鏡領域內開展了大量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並在消化道內窺鏡檢查及內鏡雷射膽管碎石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1987年首先在我國引進並開展經內鏡扇形掃描超聲檢查術,對食管癌,賁門癌,十二指腸乳頭癌,肝外膽管癌,結直腸癌及消化管黏膜下腫瘤進行精確診斷,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

出版著作

主編及合編有關消化內鏡的著作9本,其中2002年由歐洲及美國Thieme出版社出版,由德國Classen,荷蘭Tytgat及美國Ligbtdale三位教授主編的Gasteoenterological Endoscopy一書中,受邀編寫了有關ERCP的部份章節,為中國大陸唯一受邀的編者。

發表論文

曾在中國、美國、日本及德國期刊中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約30篇.其中1978年在中華醫學雜誌發表的“經十二指腸纖維內窺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及1989年在中華消化雜誌發表的“扇形掃描超聲內鏡的臨床套用”兩篇文章均為當時首先在我國引進,開展的新技術及首次在我國發表的論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