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明[重慶工商大學教授]

張賢明,男,1955年生,漢族,重慶人,中共黨員,二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重慶市第一、二屆學術技術帶頭人。曾任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現任教育部廢油資源化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機械工程學科帶頭人、環境工程學科帶頭人,全國分離機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個人簡介

張賢明,男,1955年生,漢族,重慶人,中共黨員,二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重慶市第一、二屆學術技術帶頭人。曾任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現任教育部廢油資源化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機械工程學科帶頭人、環境工程學科帶頭人,全國分離機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該同志還兼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博士後工作站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長江學者計畫項目評審專家、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評價專家、《中國機械工程》董事等社會職務。

研究方向

該同志從事廢油處理技術與裝備研究29年,在分離機械、廢油綜合利用設備研究領域成績突出,主持了國家項目7項和國防科研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30多項,提出國家節能減排支撐計畫項目2項,開發了230多種規格型號的油處理產品,授權和受理國家專利69項,其中發明專利34項;發表本領域論文110餘篇,其中核心和重要期刊60多篇。

參與項目

他主持的特種環保裝備曾用於秦山核電站、葛洲壩工程、50和60周年天安門國慶閱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駐港、駐澳部隊、台灣核能電廠、長安、宗申、隆鑫、華能珞璜、重慶電建等重要工程,並推廣到美、日、德等30多個國家,如德國西門子、瑞典ABB、日本東芝、三菱等;多次前往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秦山核電站、總裝備部、總後等重要基地或工程解決節能減排難題;成果被社會採用後,節能節油價值達數十億元,產生顯著的軍事、經濟和社會效益;

個人榮譽

1999年與袁隆平同批獲國家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章;

成果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電力部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3項;

2006年8月在人民大會堂獲全國科技成果自主創新特別貢獻獎;

2009年12月在人民大會堂獲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特等獎;

2010年4月獲得重慶市十大節能減排先進實用技術項目獎;

2013年10月獲得2012年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廢油節能減排裝備研製領域,在國內具有一定研究積累,教育部已將廢油資源化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設定在該校,中國政府網、新華社、央視國際、科學網、中國環境報、中油網、全球製造網等權威媒體以 “我國首次研製成功磷酸酯抗燃液再生設備”為題,報導了他的節能節油新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