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先

1939年冬,張讓先率部夜襲駐浠水縣下巴河日軍,大獲全勝,斃敵一名少佐軍官。 1941年夏,張讓先與蘄春縣長何庭芳聯絡成立蘄、黃、廣三縣民團,張讓先任民團團長,屬何庭芳指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後,張讓先的國民黨鄂東挺進軍獨立支隊,調往河南南陽改編,編入國民黨72軍。

張讓先 

 張讓先,又名榮、字贊,生於1904年1月18日(光緒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二),1951年4月9日(農曆辛卯年三月初四)逝世,湖北省武穴市大法寺鎮張百可村人。張讓先祖輩為農,父親時貧窮,家裡只有一畝三分田地。張讓先生是獨生子,13歲啟蒙於本垸私塾,讀《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也學一些自然科學常識。16歲時,父親的弟弟去逝,留下一個小孩,轉張讓先父親撫養,並有8畝田地也轉歸張讓先父親耕種,生活有所好轉,張讓先父親把張讓先送到山裡名師方倜生手下就讀。1923年他考入武昌啟黃中學,在校讀書期間,張讓先看到軍閥混戰,帝國主義租界裡外不把中國人當人,革命風起雲湧,他與自己同年生的蘄春籍同學胡風一起,辦刊物,宣傳鼓動革命。1925年畢業,回到家鄉廣濟縣後,和一些青年一起參加了一些農會、赤衛隊等革命活動,立志救國。1927年秋,張讓先考入國民革命軍黃埔軍校(北伐後武漢分校改此名)第七期,1930年9月畢業。1930年秋,張讓先回到廣濟,恰逢同垸堂兄長,時在中國工農紅軍第八軍縱隊渡江北上,回廣濟縣開展革命活動的張鳳林常在一起談心,受到張鳳林進步思想的影響,和上灣的張平爾,鋪爾嶺的顧茂甫三人一起經常參入共產黨廣濟地區組織的一些活動。國民黨在對革命根據地進行圍剿的同時,又於1931年改組基層行政組織,強化統治,縣以下設區,區以下設聯保,聯保下設甲,加強清共力度。張讓先隱瞞自己參加共產黨地下組織的一些活動的真相,被國民黨縣政府委任為第二區區長,區政府設在武穴鎮,張讓先在區長任上,為國民黨軍隊征兵籌糧籌餉,推行"五戶連坐法",表現得比較賣力。1933年,張讓先被選入蔣介石在廬山開辦的以剿共為目的收容訓練反共人士訓練班。在學習期間,張讓先結識了復興社特務頭子康澤,受到康澤信任。訓練團畢業後,張在康澤任總隊長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業員別動隊,任少校營長。別動隊是一支不打仗的武裝特務組織,在江西、福建一帶配合國民黨正規軍"圍剿"中央蘇區。1935年1月,康澤率領的別動隊進入四川,按照蔣介石的旨意配合國民黨中央軍薛岳部,監督川軍各部,圍追長征中的紅軍。1936年,張讓先感到在別動隊里,天天剿共,騷擾人民,與軍校校訓講的革命軍是為解除人民痛苦而戰相悖。在別動隊里,互相監督,無人談心,日子難過,借母重病辭職回家。離開了康澤的別動隊。回鄉後的張讓先,決定從教,時廣濟縣地方名士方震投資創辦的私立大公中學,以梅川桑梓園南山寺為校址,張讓先被聘為訓育主任,至1938年離任。在任教期間,以"割豬"為職業來掩護革命的堂兄長張鳳林,住在張百可張讓先家中的"上屋",經常到大公中學與張讓先談心,要求張讓先在國家危難之際,國共兩黨已合作抗日,你應離開學校,出來組織敵後抗日游擊隊,打日寇。1939年初,張讓先與武穴警察局長何庭芳在武穴鎮被日寇攻占後,組織抗日游擊大隊,任大隊長,迎擊日寇,不久率部與時國民黨五戰區鄂東遊擊指揮部十七縱隊三支隊(縣長王丹候為團長)合併,張讓先任三支隊四大隊少校大隊長。1938年春夏,日軍在占領南京後西進,向武漢大舉進犯,廣濟地區和田鎮要塞是日軍攻打武漢的戰略要地,國民黨軍隊調動二、三十萬兵力在廣濟和田鎮要塞阻擊日軍西進。新四軍、廣濟地區的游擊隊、國民黨地方自衛團和挺進軍三支隊都配合正規軍參加阻擊戰,張讓先的第四大隊也參加了戰鬥。1938年9月6日,廣濟失守,日軍相繼占領黃梅、廣濟、蘄春、浠水後,進行燒、殺、搶、姦淫,激起了鄂東地區的人民和國、共兩黨的游擊部隊,與日軍展開了長期的小範圍的拚死戰鬥。1939年中秋節,張讓先率游擊大隊兩個連200餘人,夜龔田家鎮老鼠山日軍炮樓,斃敵數十人,摧毀炮樓二座,繳獲了一批日軍槍枝彈藥、物資。1939年冬,張讓先率部夜襲駐浠水縣下巴河日軍,大獲全勝,斃敵一名少佐軍官。占領下巴河至翌日中午,才奉命從容撤出。此戰受到國民黨鄂東挺進軍總指揮的嘉獎,張讓先晉升為十七縱隊三支隊中校副支隊長。在這次戰鬥中,張讓先繳獲的日本少佐軍刀(長劍),一直放在張百可老家中。1940年春農曆春節之夜,十七縱隊以兩個支隊2000餘人兵力攻打武穴鎮日、偽軍,張讓先率所屬大隊首先攻入居仁街,十七縱隊兩個支隊很快占領了武穴街四個小時,打擊了日、偽的囂張氣焰。隨後,又奉命夜龔黃梅小池日軍,接著又攻擊黃梅濯港,這兩次連續的夜龔,都是攻敵不備,打了就走,主要的是要打擊日軍在鄂東橫行的氣焰。1941年4月,廣濟縣汪偽漢奸縣長劉仲修,奉日軍與偽軍之命,想在廣濟擴建皇協軍一個師,利用自己曾與張讓先都是玩漢流兄弟之名,拉攏策動張讓先率部加入皇協軍,許諾任大隊長,並送一批食鹽、醫藥、錢款饋贈,張讓先因部下意見不一,同本垸中共蘄廣邊縣委專為新四軍籌備物資的民運部長張鳳林商量此事,張鳳林說:"送上門的好生意,張體學(新四軍旅長)那裡和你這裡都缺這些東西,還要爭取他們送槍來,他們提什麼條件,我們答應什麼條件,擺出歸順,投降的樣子,部隊原地駐紮不動,等他們把東西送來了,當場把他們一網打盡"。張讓先聽了張鳳林一席話,心裡開朗了,經過談判,幾天后,漢奸縣長劉仲修派人送銀元一萬三千餘元,步槍五十餘支,還有一些食鹽、藥品等物資,派吳白佗投降,所繳獲的軍用物資,張讓先、張鳳林各得一半。張鳳林把物資送到張體學那裡,張體學和張讓先也有一些交情。汪偽廣濟縣警察朱碧梧向日軍憲兵隊和皇協會司令部以劉仲修"私通敵軍"罪,將劉仲修縣府等13人逮捕,全部處死,這就是廣濟縣日本占領期間有名的日本處殺縣長事件。1941年夏,張讓先與蘄春縣長何庭芳聯絡成立蘄、黃、廣三縣民團,張讓先任民團團長,屬何庭芳指揮。後三縣民團改編為國民黨鄂東挺進軍獨立支隊,張讓先任大隊長。張讓先率部龔擊黃梅仰天鍋日軍,張讓先派人偵察,趁日軍開飯之際,突然襲擊,使日軍措手不及,殲敵近三百人。蘄、黃邊區中共負責人張鳳林看到張讓先抗日積極,找張讓先進行了一次密談,肯定了張讓先在軍事上能互相配合打擊日軍、偽軍。1941年1月,國民黨在安徽南部涇縣包圍襲擊新四軍,新四軍軍長葉挺被扣,政委項英犧牲。"皖南事變"後,國共兩黨破裂,一次,張讓先奉命率獨立支隊在浠水,蘄春交界地帶與新四軍五師李先念部交戰,雙方損失較重,李先念戰後還說,這個張讓先還有兩下子。張讓先在這關頭,決定找張鳳林"問問路",張讓先帶一個警衛排從蘄春縣劉介河出發,連夜找到廣濟大法寺李堂選垸,因夜晚,與張鳳林所帶兵相遇,發生了誤戰,後雙方喊話,才罷戰。“張讓先,你未見我張鳳林談兩黨合作就動起手來,怎么向人民交待,我們共產黨方針不變,是團結抗日的。”受到張鳳林的教育後,張讓先認為共產黨真心抗日,在事後的一段時間,張讓先還是積極抗日,消極反共,兩軍相逢,儘量迴避。1942年7月,趙辛初指揮的新四軍挺進十八團,痛擊了國民黨鄂東挺進軍張讓先部,傷200多人,繳槍180餘支,機槍3挺,子彈10餘箱。敗後的張讓先認為,共產黨軍隊打仗勇敢,雖敗服氣。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後,張讓先的國民黨鄂東挺進軍獨立支隊,調往河南南陽改編,編入國民黨72軍。1947年至1948年初夏,張讓先任國民黨黃安縣(今紅安縣)縣長。原部下連長、同垸堂弟張健來紅安找張讓先要一份工作,張讓先堅決拒絕,他對張健在軍中不守軍紀,被裁減後又當土匪,又聽說參入"團兒隊"大隊長李樹鵠帶領土匪和國民黨軍隊圍捕共產黨蘄廣二縣領導人張鳳林,並殺害了張鳳林。張讓先內心認為,殺死張鳳林,使他曾與共產黨保持單線聯繫無一人可證。原國共兩邊顧及,現只有跟國民黨往絕路上走了。1948年春,張讓先經廬山軍官訓練團班主任康澤(時任立法委員,十五綏靖區中將司令)介紹,到國民黨第六綏靖區司令三兵團司令長官張淦那裡,張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門下將領,時白崇禧駐武漢,是華中剿匪總司令。六綏靖區駐在湖北孝感,管轄武漢周邊各縣,因張讓先不是桂系的,但任少將高參,是個閒差,常在武漢閒居。六綏靖跟隨白崇禧桂系軍隊,不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大軍一擊,就潰退到湖南。此時,已起義在解放軍里工作的原同事勸張讓先起義投解放軍,張讓先表示"婦人能守節,大丈夫豈能異主"而拒絕。在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的前幾天,張讓先在戰亂中,決心隨從武昌西遷到恩施的國民黨省政府到戰時湖北省府恩施,遷逃中的國民黨湖北省政府主席朱鼎卿委任張讓先為湖北省財政廳長,時駐在恩施的華中"剿匪"副司令兼14兵團司令,川、鄂、汀、黔邊區最高決策委員會主任宋希濂在解放軍的追擊下,於1949年10月下旬撤離恩施,向四川移動。在湖北臨時省府恩施的所謂國大代表、參議員以及湖北省政府的委員和省主席朱鼎卿等嚇得驚魂落魄,急得如喪家之犬,拚命的向西逃往利川、萬縣、重慶等地。張讓先帶全家先逃入利川又逃入四川萬縣,安置了家庭後,他在當地農村挑貨擔,當鄉間貨郎維持惶惶不可終日的生活。1951年元月,張讓先突然來到他兒子張德天(利川縣人民政府司法科科長兼法院副院長,1950年武漢大學法律系畢業,共產黨員,武大學潮時進步青年)辦公室說:"我此行是去武漢自殺的,特來見最後一面,武漢有我的老朋友、廣濟老鄉郭錫華,他可給我收屍。我不想連累影響你們,希望你今後給在四川萬縣的媽、妹多寄點錢,幫助他們"。張讓先到武漢後,住在武昌大東門一家飯店裡,與原自己家住漢口花橋街前花樓鳳台旅館(廣濟人來往落腳點)老闆,郭錫華聯繫上了後,就在武昌大東門這家飯店上吊自殺。張讓先在國民黨鄂東軍中任職時,在張百可垸修建了"義學",供全垸孩子上學。他還根據張百可荒山地多特點,身體力行地帶領鄉親們種油桐,增加鄉親們收入。同時還在張百可種樹綠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