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源[書法大師]

張藝源[書法大師]
張藝源[書法大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藝源,藝名八司,野鶴軒人,1960年出生於湖北孝感。外祖父是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大師黃庭貴,在他的啟蒙下,張藝源8歲接觸書法、繪畫。1988年考入上海大學工藝設計系,專攻雕塑、國畫、書法等。

概述

張藝源,藝名八司,野鶴軒人,1960年出生於湖北孝感。外祖父是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大師黃庭貴,在他的啟蒙下,張藝源8歲接觸書法、繪畫。1988年考入上海大學工藝設計系,專攻雕塑、國畫、書法等。

人物生平

2008年,他的兩幅字畫當場被以18萬元認捐,善款全部捐給汶川地震災區;
2009年,正值事業高峰期的他突患中風,右半身癱瘓,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不能作畫。在近兩年的康復時間裡,伴隨著周圍人的鼓勵,他漸漸從低落的情緒抽離出來,並且嘗試用左手創作。經年累月的堅持不懈,使他即便用左手,也能揮灑自如。他評價自己的兩手字:“右手字秀美,左手字狂野。”
張藝源老師的藝術生涯並非一帆風順,但是挫折、苦難並未打倒他,持之以恆的努力讓他的藝術創作不斷開創新的里程碑。現如今,他是中國書畫界少有的左手揮毫者,對於社會,他的貢獻不僅僅是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藝術作品,同時,他的個人故事也激勵著一代人。

個人作品

2011年,張藝源的作品以《張藝源書畫集》的形式出版;
2014年,張藝源的作品《三都風光無限天生石蛋》被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博物館收藏。
創作惠州市科技館門前十個雕塑;
創作平潭機場飛行大樓浮雕。

個人生活

突然中風半身不遂

正當張藝源在惠州打造出一番新天地時,一場意外降臨。2009年8月10日,張藝源覺得右半身無力。他騎著摩托,準備去醫院檢查。機車開到醫院門口,整個人下不來了,還是醫護人員幫著將他扶了進去。檢查結果是中風,整個右半身癱瘓。
張藝源將李老闆送給他的小車,作價5萬賣出,用來治病。直到2011年的兩年時間裡,他剪掉長發,不復此前倜儻風範,專心做康復訓練。一開始右手幾乎無法動彈,慢慢地可以將右手舉平到肩膀位置。不過,再用右手寫字和作畫,是不可能的了。
張藝源小時候學寫字,最開始用的是左手。在母親的多次打罵教育下,才改為用右手寫字。中風后,他萌發了寫左手字的念頭。“六合神韻,瞬間印象”是他中風康復期間,用左手寫出的第一幅字。這幅字經過裝裱,放在他的臥室里。“你看我當時的簽名,醜死了。現在再做字畫,簽名可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咯”。 

春節花市賣手寫對聯

張藝源自己評價兩手字---右手字秀美,左手字狂野。他挺喜歡自己的一幅得意字作:“喝斛濃茶歇歇肩,端起茶杯聊聊天。有時點破一句話,勝過低頭忙一年”。他說這幾句話,是自己這么多年生活的感悟,簡單而又實在。張藝源的生活有點窘迫,女兒在廣州讀大學,兒子準備上高中了,學費是很大一筆開銷。這兩年春節,他都在龍豐花市擺個攤,現場手寫對聯賣。現在,張藝源一有空就到江北的一家紅木家私廠里作畫。家私廠給他提供舒適的創作環境,並且寄賣他的字畫作品。他說如果有培訓機構或者學生願意聘請他去做字畫老師,他十分樂意。
突患中風失去靈活右手
2009年8月的一天,張藝源突然感到渾身無力,到醫院一檢查,原來得了中風。在住院一個多月里,不僅花費了他大量積蓄。更糟糕的是,他的右手、右腿受到影響,不能自如活動,這對張藝源是很大的打擊。
張藝源從小喜愛繪畫,1988年考取上海大學工藝設計系,擅長雕塑、國畫、書法等。幾十年來,在書法繪畫上他花了太多的精力,失去靈活的右手對他來說猶如剝奪了生命一般。
出院回到家後,張藝源的情緒低落,為了治病,家裡的積蓄花了大半,一雙兒女還在讀書,未來怎么辦?這個時候,熱情的同鄉伸出援手,免租金給他提供了一套房子居住,一次性給了他5000元生活費,每月還定期寄給他800元生活費。一雙兒女也非常懂事,終日陪伴在他的床前。在周圍人的鼓勵下,張藝源漸漸從低落的情緒中抽離出來,開始每天走路,做康復訓練,身體狀況慢慢得到調整。

學會左手作畫

2010年10月,在家無所事事的張藝源突發奇想:雖然自己的右手抬不起來,但腦海中還記得書法、繪畫的章法,是不是可以用左手重新開始?張藝源把早已收進房間的筆墨紙硯拿出來,第一次試圖用左手寫一幅完整的毛筆字。儘管寫起來很辛苦,但張藝源對自己的創作成果比較滿意。“雖然比起右手的書法創作差距很大,但比我預想中的好多了,我相信假以時日,我的左手也能夠寫得一幅好字。”張藝源對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並把這一幅字裱起來作為紀念,鼓勵自己不要放棄。
從那以後,張藝源每天都會花一個多小時在書法繪畫上,最初用左手畫的國畫實在不成氣候。但大半年後,他已經可以自如地運用手中的毛筆,控制好力道,寫出像樣的毛筆字、畫出漂亮的國畫。
張藝源形容他的作品風格有了很大變化,以前用右手寫的書法更為柔和,而左手創作偏向於狂草,雖然風格有了變化,但都讓他喜愛。在採訪過程中,張藝源現場畫了一幅國畫,竹子、鳥兒栩栩如生。

免費教保全學寫毛筆字

重新執筆後,在書畫創作恢復階段,張藝源找到了一份在私立幼稚園當美術老師的工作。他每天坐公車從上排到河南岸上班,每個月工資只有1000多元。這和以前雕塑所得差距甚遠,但樂觀的張藝源看淡了,能夠重新用左手創作對他來說已經很幸運。
可惜因為身體原因,2011年下半年,張藝源只能放棄這份工作,在家搞起了畫室,教授徒弟。2010年,張藝源收了一位特別的徒弟,名叫付曉輝,是惠城區龍豐街道的一名保全。付曉輝雖然已經40多歲,但對書法很感興趣,工作之餘,經常在保全亭學習寫字,有一日被張藝源的朋友看見,便介紹他跟著張藝源學習。那以後,付曉輝經常利用周日休息時間到張藝源家拜訪,學寫毛筆字。
在授課之餘,張藝源也沒有放棄他原本的雕塑專業。雖然左手不能像以前那樣完成雕塑作品,但他對藝術的理解還在。於是張藝源通過和雕塑師合作,為一些文化場所雕刻作品,事業得以重新起步。

人物評價

中國書法新一體“藝源體”的創立者
中國彩竹繪畫第一人
廣州藝源工作室創始人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長城書畫家協會廣東分會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