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公集

說事跡具《唐書》本傳。 《唐書·藝文志》載其集三十卷,今所傳本止二十五卷。 然說在當時,必無訛誤,知《唐書》之疏舛多矣。

古籍簡介

《張燕公集》·二十五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四庫提要

唐張說撰。說事跡具《唐書》本傳。其文章典麗宏贍,當時與蘇頲並稱。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號曰燕許。《唐書·藝文志》載其集三十卷,今所傳本止二十五卷。然自宋以後,諸家著錄並同,則其五卷之佚久矣。集中《元處士碣銘》稱,序為處士子將作少監行沖撰,而《唐書·行沖傳》乃不載其為此官。《為留守奏慶山醴泉表》稱,萬年縣令鄭國忠狀,六月十四日縣界霸陵鄉有慶山,見醴泉出。而《唐書·武后傳》載此事乃作新豐縣。皆與史傳頗有異同。然說在當時,必無訛誤,知《唐書》之疏舛多矣。此書所以貴舊本也。集首《永樂七年伍德記》一篇,稱兵燹之後,散佚僅存,錄而藏之。至嘉靖間,其子孫始為梓行,而訛舛特甚。又參考本傳及《文粹》、《文苑英華》諸書,其文不載於集者尚多。今旁加搜輯,於集外得頌一首、箴一首、表十八首、疏二首、狀六首、策三首、批答一首、序十一首、啟一首、書二首、露布一首、碑四首、墓誌九首、行狀一首,凡六十一首。皆依類補入。而原集目次錯互者,亦詮次更定。仍厘為二十五卷,庶幾復成完本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